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Zn-Fe(III)双金属催化剂(DMC)催化合成了CO2、环氧丙烷(PO)和邻苯二甲酸酐(PA)三元共聚物(PPCPA)。研究结果表明:PA参与了三元共聚反应,并且共聚物中CO2的含量为54.27%;PPCPA的降解分2个阶段进行,在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20 K/min的条件下,其第1阶段最快降解温度分别为240.9、256.3、264.1、268.3℃,第2阶段最快降解温度分别为309.9、319.6、325.8、328.5℃;通过Kissinger方程可计算出PPCPA热降解反应动力学参数,其第1阶段、第2阶段热降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05.801、201.907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1.319×1010、1.574×109min-1。 相似文献
2.
在端双羟基聚苯乙烯和聚丙二醇中加入偶联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采用一步法或二步法制备了苯乙烯-环氧丙烷多嵌段共聚物。结果表明,由二步法制备的共聚物较一步法制备共聚物中均聚物的含量少。粗产物可分别用乙醇及十氢萘萃取,以除去未反应的聚丙二醇及端双羟基聚苯乙烯。纯化物经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凝胶渗透色谱法、膜渗透压法和元素分析法测试表明,试样为聚苯乙烯与聚环氧丙烷的多嵌段共聚物。 相似文献
3.
4.
以甲基丙烯酰氧丙基聚硅氧烷大单体(PDMS-MA)与苯乙烯共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梳状接枝共聚物(PSt-g-PDM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组成,研究了聚硅氧烷大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共聚合活性的影响,并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单体PDMS-MA的共聚合活性随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投料比的增加,共聚合转化率下降.与纯聚苯乙烯相比,PSt-g-PDMS的热稳定性提高.而且,随着大单体PDMS-MA相对分子质量和它在共聚物中含量的增加,接枝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5.
6.
7.
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Zn3[Co(CN)6]2·xZnCl2·yH2O.zL(L代表有机配体)(DMC)催化作用下,对邻苯二甲酸酐(PA)、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醚二元醇(DLL 400)和环氧丙烷(PO)进行聚合反应,探讨了聚合反应机理,考察了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DMC催化作用下,PA、DLL 400与PO发生了配位插入的开环共聚合反应,在温度130℃、时间5 h、DMC质量分数400×10-6的最佳反应条件下,PA转化率达到100%,共聚物的羟值(KOH)、酸值(KOH)、相对分子质量、分子量分布和黏度分别为114.8 mg/g、0.05 mg/g、977、1.10、2 450 mPa·s。 相似文献
8.
9.
10.
以丙烯酸羟乙酯(HEA)、丙烯腈(AN)为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β-巯基乙醇(β-ME)为链转移剂在甲醇溶剂中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HEA-AN共聚物。用红外光谱(FT-1 1IR)、H核磁共振(H-NMR)以及热重分析(TG)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链转移剂用量等对聚合反应中的黏均分子质量、转化率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一次投料和连续投料2种方法合成的共聚物的羟值,发现连续投料法合成的聚合物在反应过程中羟值变化很小,合成的聚合物结构组成均匀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12.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6,(1):59-63
采用双金属氰化络合物(DMC)催化剂进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醚二元醇(DLL400)、ε–己内酯(CL)和环氧丙烷(PO)阴离子开环共聚反应,合成了聚醚酯多元醇。凝胶渗透色谱(GPC)分析和CL单体转化率、羟值、黏度等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最佳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5 h,催化剂用量为150 mg/kg。通过FT–IR(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1H–NMR(核磁共振)、13C–NMR对该共聚物进行表征,表明所合成共聚物具有预期结构。 相似文献
13.
14.
以邻苯二甲酸酐(PA)、一缩二乙二醇(DEG)和甲基丙烯酸(MA)为原料,合成邻苯二甲酸酐-一缩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简称PA-DEG-MA酯).通过试验得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A与DEG摩尔比例为1∶2,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8h,制备PA-DEG酯,产率达到84.67%;然后再与甲基丙烯酸(MA)为原料,加入0.8%(总质量的百分比,下同)的吩噻嗪作阻聚剂,3%的对甲基苯磺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作带水剂,在85℃的温度条件下反应8h,制备PA-DEG-MA单体,并对所得到的产品进行红外分析测试,确定为目的产品,其产率为89.17%. 相似文献
15.
以聚乙二醇和L-乳酸直接熔融缩聚法制备端羟基聚L-乳酸预聚物(HO-PLLA-OH),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端羟基丁腈橡胶(HTBN)进行反应,合成了端异氰酸酯基丁腈橡胶(ITBN),然后再将端羟基聚L-乳酸与端异氰酸酯基丁腈橡胶发生偶联反应,合成了乳酸-丁腈橡胶嵌段共聚物,其分子质量高于原料端羟基聚L-乳酸,分子质量分布也比端羟基聚L-乳酸宽. 相似文献
16.
用苯乙烯(St)、丙烯腈(AN)2种单体和乙烯一辛烯共聚物(POE)进行溶液接枝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OE-g-SAN),探讨了接枝共聚反应条件,并对POE-g-SAN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共聚反应的接枝率(GR)和接枝效率(GE)均随着St/AN(质量比)的减小而稍有增大,当POE/St-AN(质量比)为50/50时,GR与GE达到最大值;增加BPO用量有利于接枝反应;当反应物POE与St-AN在甲苯中的质量分数为27.5%时,GR与GE达到最大值;在反应前10 h,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GR增大,GE在4 h时达到最大值77.8%,在反应10 h后,接枝反应几乎不再进行;在POE与St-AN接枝共聚反应中,POE已接枝了SAN支链,且GR越大,SAN支链越多;POE-g-SAN有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约为-50℃和110℃;随着GR的增大,POE-g-SAN中POE相的Tg升高,熔融温度和熔融热均降低;随着共单体中AN配比量的增加,POE-g-SAN中SAN相的Tg升高. 相似文献
17.
18.
《精细化工》2017,(7)
以β-石竹烯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环己酮为溶剂,在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的作用下,合成了β-石竹烯-马来酸酐共聚物(BCPMA)。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物质的量比,溶剂用量以及引发剂用量对BCPMA产率的影响,并采用FTIR,1HNMR,GPC,元素分析对BCPM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TG)测定了BCPMA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145℃,反应时间1 h,n(马来酸酐):n(β-石竹烯)=2∶1,m(环己酮):m(β-石竹烯)=2∶1,DTBP加入量为4.5%(以β-石竹烯质量为基准,下同)时,BCPMA的产率最高,为92.9%。该共聚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70.6℃,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