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二酰化明胶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穆  黄明智 《化工科技》2002,10(3):17-19
研究了明胶与丁二酸酐的酰化反应,揭示出酸酐用量,明胶浓度、反应体系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氨基取代度的影响规律以及明胶丁二酰化的合适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 测定酞酰化明胶的取代度通常多采用甲醛滴定法。此方法的优点是简便、快速。其原理是:在pH中性和常温条件下,明胶分子侧链上的氨基酸能很快地与甲醛发生缩合反应,在固定甲醛量不变的情况下,滴定时所消耗的碱量直接当作该明胶改性前原有的和改性后尚存留的氨基数的一个量度。其反应式为: 具体方法是,准确称取1克明胶,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溶胀  相似文献   

3.
<正> 一、概述众所周知,酞酰化PA改性胶是苯二甲酸酐与明胶的氨基发生酞酰化作用,以及与明胶的羟基发生酯化作用而使明胶改性的产物。当然,酞酚化是其中主要作用。随着改性反应时酞酐加入量的不同和反应条件控制上的差别,以及采用改性胶与非改性胶混合的办法,会使改性胶的结合酞酐值在颇大范围内变化而形成系列。根据收集到的国内外PA改性胶样品,经测定以结合酞酐值表征改性度,最低为0.14毫克分子数/克(或2.1%),最高为0.48毫克分子数/克(或  相似文献   

4.
快速溶胀pH敏感明胶水凝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琼  范晓东 《精细化工》2005,22(10):739-743
明胶具有生物降解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被广泛用于照相、食品及医药工业。为开发明胶的新用途,用乙二胺四乙酸酐(EDTAD)成功地对明胶进行了乙酰化改性,研制出了酰化明胶水凝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确定了酰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为:调节w(明胶)=1%水溶液的pH到12,在室温下反应2~3 h。酰化后明胶溶液的等电点向低pH方向移动,改性明胶所生成的水凝胶达到溶胀平衡所需的时间大幅度减小,平衡溶胀率呈几十甚至几百倍提高,且当m(EDTAD)∶m(明胶)<1∶15时,随着酰化剂用量的增加,改性明胶水凝胶的平衡溶胀率最高可达110左右。且水凝胶具有pH敏感性和离子强度敏感性,pH敏感点为pH≈4。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明胶和酰化明胶溶液的沉降性能,考察了试剂用量及pH值对沉降性能的影响,找出了一些基本的规律,发现了氯化钠盐析与乙醇、丙酮溶剂沉降时,明胶和酰化明胶沉降效率的不同,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以胰蛋白酶为催化剂,琥珀明胶为底物的酶解反应体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不仅可以切断琥珀明胶主链上的肽键,对琥珀酸分子上羧基和侧链氨基所形成的酰胺键也具有反应活性,导致降解产物的酰化度下降。研究了胰蛋白酶降解琥珀明胶的反应中,底物质量浓度、反应时间、温度、pH值和酶用量等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规律。找出了胰蛋白酶催化水解琥珀明胶的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T=40℃,底物质量浓度约为100g L,体系pH=8 5,酶和底物质量比≥0 005。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明胶的改性是指明胶的侧链末端基团的化学改性,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取代,也可以是基团的完全变化。测定改性程度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紫外光谱法是其中的一种。邻苯二甲酸酐与明胶分子链上氨基进行酰化反应,及与羟基进行酯化反应,这样就将苯核引入明胶分子中,因此在改性明胶的紫外吸收光谱中出现了276nm处的紫外吸收峰。利用这种新增加的紫外吸收峰可测定明  相似文献   

8.
化学改性明胶物理抑制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明胶的官能团对物理抑制性的影响。官能团因明胶的化学改性发生了变化,即酰胺化反应使羧基减少,苯氨基甲酰化、邻羧基苯酰化、邻对二羧基苯酰化使氨基减少,羧基增加。 物理抑制度随酰胺化比率上升(羧基减少)而升高,随羧基增加而降低。随着由于苯氨基甲酰化引起的氨基减少,物理抑制度还显出了少许的上升。钙离子的物理抑制作用也随此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以不同分子量的皮明胶和月桂酰氯为原料的酰化反应,并从产物的氨基取代度及其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力、乳化力和去污力等性能,考察了反应原料配比对产物表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PA明胶与明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众所周知,明胶是天然胶朊降解得到的一种变性蛋白质,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正因如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感光工业及各行业中作为乳化剂、成膜剂等。由于明胶分子上有许多活性基团如,α、ε-氨基、羧基、羟基、咪唑基等,因而可以通过化学改性以调变明胶分子的性质。PA明胶就是其典型代表之一。 PA明胶即酞酰化明胶。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酞酸酐能与明胶分子上的氨基进行反应。从反应式可看出,酞酰化的结果,明胶上氨基数减少,羧基数增加,从而改变了明胶分子的某些性质。又由于制备条件的影响,也  相似文献   

11.
明胶/合成高聚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明胶/合成高聚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明胶作为高分子材料添加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木瓜蛋白酶水解明胶制备多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欢  罗儒显 《广东化工》2010,37(1):36-38
以明胶为原料,用木瓜蛋白酶降解制备多肽。试验中用甲醛滴定法和三氯醋酸法(TCA)测定明胶水解度,并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甲醛滴定法简单易行便于过程控制,适合于工业生产需要。并系统的研究了pH、温度、酶量、底物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明胶降解的影响,确定了制备护发调理剂最佳的水解工艺条件:底物浓度5%(w/v)明胶溶液,pH=7.0,木瓜蛋白酶量0.20%~0.3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pH和酶量对固定化AS 1 398中性蛋白酶催化明胶水解反应过程的影响 ,讨论了固定化AS 1 398中性蛋白酶促明胶水解制备水解明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本报告中就碱法骨胶(B)型、酸法骨胶(A型)为代表的两种类型的表面胶,分别作了冻力、粘度、凝冻时间、坚膜性能及离子含量的测定,并讨论了A、B两类胶在物化性能方面的区别。把A、B两种类型的表面胶应用于油彩正的护膜、隔层,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电位法测定明胶的还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30种不同类型的LAG明胶的还原性,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工艺过程,不同原料所制造的明胶的还原性大不相同。即使是同属于一种类型的惰胶,它们的还原性仍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别。由于工艺条件的不同,明胶中还原组份的组成和化学本性可以有较大的差别,从而导致明胶的还原性质也会大不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同一类型的惰胶在照相性能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6.
AS1.398中性蛋白酶制备水解明胶(Ⅰ)--反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考察了游离AS1 398中性蛋白酶催化明胶水解反应时 ,不同温度、pH值、水解时间及酶用量等反应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规律 ,探讨了AS1 398中性蛋白酶应用于制备水解明胶工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缓释药物载体明胶微球酸水解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莎  周亮  李仲谨  余丽丽 《应用化工》2009,38(8):1149-1152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GMS),以柠檬酸为水解促进剂,利用双缩脲法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及pH值对GMS及明胶水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GMS水解的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增长或温度的增高而加快,随水解pH值的增高而减慢;同等条件下,相比于GMS,明胶的水解较为彻底,在酸性环境中不如GMS稳定;GMS水解过程的SEM图进一步表明,在酸液的作用下,GMS溶胀后表面光滑致密,药物只能通过骨架缓慢扩散或交联结构的水解而缓慢释放,避免了药物突释。优化反应条件为:在水解时间3 h,温度80℃,pH值2时,GMS的水解较为彻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血源性传染病的了解及自身输血技术的发展,血浆代用品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回顾了血浆代用品的历史,介绍了常用的几种血浆代用品,并详细地介绍了明胶类血浆代用品的历史、制剂种类、药理作用及其应用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明胶是一种大分子,因其优越的理化性质而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实际生产应用中,明胶的高粘度和易结冻的性质可能是需要克服的一大困难。本文考察了在明胶中掺入水解明胶后明胶的流变性能的变化情况,期望能通过此种方法解决明胶粘性强易结冻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