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的有效工艺及其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试验确定从葡萄皮渣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酶解与超声波辅助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超声波处理时间30 min,料液比为1∶35,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75℃。提取物的白藜芦醇平均含量为0.968 5±0.025 mg/g。优选的制备工艺可行、稳定,检测方法快速、简便,适用于葡萄皮渣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法从葡萄穗轴废渣中提取白藜芦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超声波法从葡萄穗轴废渣中提取白藜芦醇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用薄层层析法分离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得出白藜芦醇的提取率。考察了不同提取时间、温度、占空比、固液比对白藜芦醇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提取剂为体积分数60%的乙醇,超声作用时间为6 min,占空比1∶2,提取温度为70 ℃,固液比为m(葡萄穗轴废渣质量):m(乙醇溶液质量)=1∶13,白藜芦醇一次提取率达0.33%。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方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虎杖为原料用乙醇浸提法、碱提酸沉法、超声波萃取法、CO2超临界萃取法4种方法提取白藜芦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验虎杖中白藜芦醇含量。以白藜芦醇收率为考察标准,进行提取方法的比较。综合比较分析得出超声波萃取法是以上4种方法中最好的。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刘长路 《应用化工》2014,(11):2133-2134
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考察了超声波功率、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乙醇,料液比1∶20 g/m L,超声波功率700 W,提取时间70 min。  相似文献   

5.
以白藜芦醇的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了用乙酸乙酯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1∶15,在75℃,提取2 h,从虎杖中提取的白藜芦醇质量分数可达2.33%(一阶导数光谱法),3.76%(紫外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6.
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耿艳辉  李梦青  刘桂敏  张晴 《应用化工》2005,34(11):708-710
采用溶剂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研究了不同溶剂、温度、料液比等各种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提取条件为:60%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2.5 h,一次提取率达2.38%。按此工艺提取,粗品中白藜芦醇含量高。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提取法从花生红衣中分离白藜芦醇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利  吕会超 《广州化工》2013,(21):63-65,91
白藜芦醇是一种多酚类物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活性作用,研究发现在花生红衣中含有白藜芦醇。实验以花生红衣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技术提取花生红衣中的白藜芦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萃取次数对白藜芦醇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浸泡时间为4 h,超声波提取时间为40 min,提取温度为30℃,萃取次数为9次。最后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检测得到的粗提取物中确实含有白藜芦醇。  相似文献   

8.
从葡萄穗轴废渣中提取白藜芦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藜芦醇的提取主要以有限资源虎杖为原料。作者开发了以新的原料葡萄穗轴废渣提取白藜芦醇的工艺。经薄层层析法对提取液分离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确定了白藜芦醇的含量。考察了不同提取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不同乙醇体积比、温度、时间、物料比对白藜芦醇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体积分数50%的乙醇为提取剂,提取温度70℃,m(葡萄穗轴)∶m(乙醇)=1∶13,提取时间4.0 h,白藜芦醇一次提取率达0.34%。  相似文献   

9.
谢兵  王臣兰 《广东化工》2011,38(11):29-30
以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研究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等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液中白藜芦醇的吸光值以计算其提取率,研究虎杖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研究结果表明:乙醇为提取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固液料比1∶15、用80%乙醇浓度作为提取剂、提取温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杏花中黄酮含量和探索超声波辅助下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方法]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黄酮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波辅助下提取杏花中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杏花中黄酮含量为11.79%;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为50%,料液比为1:10,超声功率为150W,超声波辐射时间为90 min。[结论]杏花中黄酮含量高,完全能够作为提取黄酮的来源。  相似文献   

11.
正交实验优化异甘草素超声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法提取乌拉尔甘草中异甘草素,通过乙醇体积分数、液固质量体积比(g/mL)、超声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异甘草素提取率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体积分数80%乙醇,液固质量体积比(g/mL)10∶1,超声20 m in,提取3次,异甘草素的提取率为0.37‰,是乙醇热回流提取的2.06倍,是索氏提取的1.54倍。超声提取浸膏中异甘草素的质量分数为0.55%,是乙醇热回流提取的3.24倍,是索氏提取的1.45倍。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甘草中异甘草素具有提取温度低、速度快、提取率高、纯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索建兰  王瑜 《应用化工》2012,(3):544-545
以当归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过程中水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醇沉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8倍用水量,提取时间3 h,提取次数2次,醇沉浓度为60%。  相似文献   

13.
以乙醇提取大豆粉末粗卵磷脂,考察了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40℃,固液比为1∶3.5(g/mL),萃取次数为2次、提取时间为40 m in时,大豆粉末中粗卵磷脂提取率达10.3%。  相似文献   

14.
丙酮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酮提取姜黄中的姜黄素,考察了丙酮浓度、固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姜黄素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提取姜黄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20倍量70%丙酮,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在此条件下姜黄素含量达到5.17%(HPLC法)。  相似文献   

15.
以油茶饼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对茶皂素进行提取分离。以茶皂素纯度和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液浓缩程度和丙酮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结果表明:体积分数95%的乙醇为提取溶剂,乙醇与预处理过的油茶饼粕液料比为9:1(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液浓缩至刚好有固体析出,丙酮用量为4倍浓缩液体积量时提取分离效果较佳,得到的茶皂素纯度为85.17%,得率为9.82%。不同溶剂打浆对产品纯化效果的比较发现:丙酮、乙酸乙酯、无水乙醇、体积分数95%的乙醇作为打浆纯化溶剂用于提高茶皂素纯度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云南化工》2017,(8):34-37
以昭通天麻中天麻素和浸出物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溶剂、天麻粒径、料液比、提取次数对天麻中天麻素和浸出物含量的影响,经过实验得出50%乙醇、1:25料液比、50目粒径、沸水浴回流提取2次为最佳提取条件,测定出昭通天麻干燥块茎中天麻素含量为0.43%,浸出物为18.18%。  相似文献   

17.
何俊婷 《陕西化工》2014,(4):692-695
响应面法优化金银花多糖水提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银花多糖提取最优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2 mL/g,提取次数3,提取时间116 min,金银花多糖提取率为3.01%。  相似文献   

18.
姜玉梅 《云南化工》2010,37(6):13-15
研究了金银花中提取绿原酸的方法和工艺,确定索氏提取法为最佳提取方法。通过不同溶剂、溶剂浓度、虹吸次数3个因素对绿原酸提取效果的研究,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质量分数为50%,预浸2 h,索氏提取回流4次。本方法工艺简单,提取条件温和,提取率高达2.18%,可为提取绿原酸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张宇洁  张小莉  徐玥 《应用化工》2012,41(4):679-680,684
用80%乙醇回流提取长春七中的异欧前胡素,考察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式对异欧前胡素提取率的影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欧前胡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适宜的实验条件为:用7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在此条件下,可以获得较高的异欧前胡素提取率。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CO2萃取香椿叶总黄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交实验法优化了超临界CO2萃取香椿叶总黄酮的工艺。在原料50 g,分离室Ⅰ温度35℃、压力7 MPa;分离室Ⅱ温度35℃、压力与储罐平衡条件下,超临界CO2萃取香椿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 h,夹带剂用量为3 mL/g原料,CO2流量35 L/h,提取5次,前2次用无水乙醇、后3次用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做夹带剂。在此条件下1 g香椿叶中提取的总黄酮质量为8.8369 mg,总萃取率为51.06%,提取物以总黄酮计的清除2,2-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基(DPPH)自由基的IC50为5.080 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