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瑞士日内瓦市的电网中安装了1台高温超导配电变压器,这台由ABB公司和法国电力公司、日内瓦电力公司共同参与开发研制的三相变压器将18.5kV的电压降到420V,其投资约为3500万美元。为了维持其绕组处于超导状态,采用了液体氧冷却。这台变压器将在实际电网中接受长期性能监测,利用超导材料电阻为零输送电力的优势,与常规变压器相比效率更高。该变压器所用的陶瓷金属超导材料由美国超导公司提供。陶瓷超导材料太脆,通过与金属(例如银)相结合,更能适应超导线圈的要求。高温超导材料的商业化需要若干年的时间,但美国超导公司正致力于…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电力专家设计了一种利用低温超导技术的电能储存装置。它实际上是一个用超导材料制造的巨型线圈,线圈直径890m,高9m,其工作温度是-269℃,因此它必须置于低温恒温器中。整  相似文献   

3.
正超导电力技术是一门前沿高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革命性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实现电能的快速存取、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因而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实现安全、高效、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超导电力技术被誉为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已成为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超导电力技术是一门前沿高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革命性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实现电能的快速存取、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因而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实现安全、高效、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超导电力技术被誉为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已成为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超导电力技术是一门前沿高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革命性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实现电能的快速存取、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因而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实现安全、高效、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超导电力技术被誉为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已成为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超导电力技术是一门前沿高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革命性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实现电能的快速存取、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因而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实现安全、高效、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超导电力技术被誉为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已成为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超导电力技术是一门前沿高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革命性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实现电能的快速存取、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因而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实现安全、高效、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超导电力技术被誉为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已成为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超导电力技术是一门前沿高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革命性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实现电能的快速存取、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因而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实现安全、高效、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超导电力技术被誉为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已成为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据日本《日经产业新闻》报导: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与东芝公司合作,成功地开发出交流电用的世界最大容量(500千伏安)的超导线圈。这一超导线圈,大大超过了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去年10月创造的100千伏安的世界纪录。电力中央研究所评价说:“超导线圈耗电量极少,即使包括用于维持超低温的电力损耗在内,效率也很好。这使超导发电机和超导变压器等电力设备,朝实用化迈进了一步。”将超导技术应用于电力,关键是开发能通大电流的超导线圈。这次,电力中央研究所将约1.5万  相似文献   

10.
《电源技术应用》2014,(11):61-61
超导储能技术(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SMES)利用超导线圈产生的电磁场将电磁能直接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将电磁能返回电网或其它负载,可用于充放电时间很短的脉冲能量储存。由于超导线圈的电阻为零,电能储存在线圈中几乎无损耗,其储能效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1.
改进桥路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基本桥路型超导限流器对短路电流稳态值限流效果较小,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桥路型高温超导故障限流器。正常工作情况下,限流器四个桥臂上的二极管均导通,对系统无影响;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后的前100μs内,该限流器像基本桥路型限流器一样立即限制短路电流峰值,其后利用固态开关的切换,将二极管和偏压电源从限流器中退出运行,超导线圈的电感能限制故障电流峰值和稳态值,利用限流电阻与超导线圈串联限流,进一步提高其限流能力,从而使装置能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稳态值。实验表明,该限流器具有很好的限流和重合闸能力,能显著减少暂态及稳态的故障电流,有效提高系统动态稳定性和电网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2.
超导电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超导电工技术涵盖了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超导强磁场科学技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超导电力科学技术,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单机容量和电网的输送容量并大大降低电网的损耗,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电能的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电压等级、提高电网的安全性,降低电网的占地面积和电网的造价及电网  相似文献   

13.
在电力系统中采用超导技术,可扩大电网的输送容量,降低传输损耗,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改善电能质量,并有利于保护环境。超导材料的发展促进了超导应用技术的发展,超导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是21世纪电力科学技术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之一。超导材料在超导电缆、超导变压器、超导电机、超导故障电流限制器、超导储能器等超导电力设备中的实用化将把电力科技的发展带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多年前,美国电力研究院就开始研究和开发故障电流限制器。故障电流限制器的新方案是使用高温超导体。一种方案是:利用超导屏蔽层,围绕屏蔽铁芯,使之免受正常线圈磁场的影响。这样,铁芯看起来就像一个空气芯。当发生故障时超导层被激励大大加强线圈的感抗而限制通过电流。另一方案是:使用差式限流  相似文献   

15.
赵慧元 《电气应用》2005,24(7):85-87
超导储能装置(SMES)的超导线圈在充电时,要求其充电速度比较快,同时要求电流超调量不能太大,保证磁体在超导态下运行。超导线圈电流达到稳态,SMES处于待机状态时希望电流保持恒定,以减少磁体电流变化带来的损耗。本文设计了主电路电气参数和控制电路-电流调节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并基于传统电流调节器进行了工程上的改进,最后对超导线圈充电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开关元件及超导线圈的过渡过程曲线,为选择电力元件及设计超导线圈提供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16.
<正>超导电力技术是一门前沿高技术,是电气工程领域的革命性新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电网的输送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实现电能的快速存取、有效地限制短路电流,因而可以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实现安全、高效、坚强的智能电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超导电力技术被誉为21世纪电力工业唯一的高技术储备,已成为国际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高温超导电力技术已进入示范应用与准商业化应用阶段:高温超导限流器、变压器、磁储能与超导变电站均已示范运行,高温超导电缆已准商业运行,但高温超导电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尚有一定距离,还有  相似文献   

17.
运行于电力系统中的超导电力装置可能会遭受交流过电流故障,从而导致超导态转变到常态(失超),因此检测失超是超导电力装置实际应用的重要基础。然而在交流工作条件下,超导线圈产生很大的电感电压,其幅值远大于超导线圈失超后的常态电阻电压,给失超判断带来困难。笔者应用超导线圈在交流下电感电压和电阻电压的相位变化关系原理,经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基于相位变化的超导线圈在交流下的失超判断方法,为超导线圈在交流下的失超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方军 《电气时代》2006,(7):118-120
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应用使得变压器的体积变小,重量减轻,PET可保证线圈一二次有良好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并具备良好的控制特性,有利于电网的稳定和不同地区电网间的联网,用电力电子变压器能极大地提高电能质量,是建设“绿色电网”和“数字电网”的关键设备之一,有极好的应用前景,对其进行研制和使用可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成为了热点技术。与传统电能传输方式相比,无线电能传输更为方便、安全,并已被应用于多个领域。由于无线电能传输效率取决于发射与接收线圈本身的电阻,线圈电阻越小,传输效率越高。超导体所具有的直流零电阻、交流低损耗的特性,使得超导材料用于无线电能传输具有显著的效率优势。介绍了超导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中国科学院应用超导重点实验室关于超导无线电能传输方面已经开展和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指出了超导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针对信号与电能同步传输的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CPT)系统中信号耦合线圈对电能传输效率影响的问题,基于LCLP型ICPT系统谐振拓扑结构,利用在原、副边增设耦合线圈对信号进行加载和拾取,实现了信号与电能的同步传输;通过分析原、副边电流的关系,利用耦合变压器、信号发射耦合线圈和信号接收耦合线圈的互感反射阻抗,建立了信号耦合线圈与电能传输效率之间相关联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分析了信号耦合线圈对传输效率的影响,给出了相对应的电能传输效率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谐振补偿参数进行优化,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同类型信号传输方法,优化后的系统信号传输误码率有所降低,电能传输效率有所提高;波特图表明优化后的信号传输电路并未对电能传输造成较大影响,负载处谐波畸变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