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非水溶性钾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是一个水溶性钾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70%以上的钾肥依靠进口,但非水溶性钾资源极其丰富。通过介绍非水溶性钾研究现状,提出如何利用好非水溶性钾资源是解决我国钾肥短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钾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70%以上的钾肥依靠进口.近年来.国际钾肥市场高度垄断,价格一路上扬,严重影响了我国钾肥产业,因此利用我国丰富的非水溶性的钾资源制造钾肥势在必行.安徽省应该抓住机遇,加快钾长石资源的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3.
王晓丽  高洪  周萍 《广州化工》2015,(4):12-13,24
难溶性钾矿资源在我国拥有相对丰富的储量,可用来制备矿物钾肥。采用不同的方法分解钾矿物,将非水溶性钾转化为水溶性钾,能够达到高效利用难溶性钾矿资源的目的。本文介绍了难溶性钾矿的提钾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烧结法、高温熔融法、水热法、低温分解法等,并对提钾工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简单分析了难溶性钾矿提钾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钾长石高温煅烧能耗高的问题,在900°C下加入复方活化剂对钾长石进行降温煅烧,并对制得的活性钾肥肥效进行玉米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活化钾肥产品的水溶性钾含量明显提升,较未活化前增加26倍;在钾养分减少45%的条件下,活化钾肥的肥效与氯化钾相当,其淋溶钾损失减少,作物吸钾量提高。活化钾肥是实现"减量增效"的新型肥料。  相似文献   

5.
钾长石综合利用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简要介绍了利用钾长石制钾肥的几种工艺方法,并比较了这些方法的利弊,特别介绍了原化工部长沙设计研究院开发成功的钾长石综合利用新工艺及其特点,这对我国利用不溶性钾矿制取钾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非水溶性钾资源制取钾盐技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洁高效利用非水溶性钾资源是解决我国水溶性钾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利用非水溶性钾矿制备钾盐/钾肥的石膏—石灰石烧结法、熔盐离子交换法、微生物分解法、无机酸分解法和水热碱法的实验原理,对其工艺过程进行了概略评价。水热碱法分解钾长石因反应条件温和、资源利用率高、综合能耗显著降低且环境相容性好,因而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腐植酸钾是以泥炭、褐煤或风化煤等为原料的腐植酸结构中的酸性基团与氢氧化钾反应而生成的,主要包括干法工艺制成的腐植酸钾和湿法工艺制成的腐植酸钾,是一种新型钾肥来源。概要了两种腐植酸钾的生产工艺及其在新型肥料生产中的应用,干法工艺生产的腐植酸钾可广泛用于复合微生物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等基肥生产,而湿法工艺生产的水溶性腐植酸钾是水溶性肥料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钾素原料。腐植酸钾作为新型钾肥在改良土壤、刺激作物根系发育、防止钾素固定以及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氮肥》2001,(3)
四川盛祥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河南省太行化工有限公司研制、开发成功“天杰”牌有机钾肥。该有机钾肥是将无机钾和不同农作物所需微量元素无机物与有机酸通过化学反应 ,合成为高含钾有机物 ,再配以助剂制成的复合肥。此种有机钾肥的含钾量达 18%以上 ,有机质含量达 38%以上 ,均高于国标要求 ,填补了世界化肥领域没有有机钾肥的空白。我国钾资源贫乏 ,南方土壤 10 0 %缺钾 ,北方土壤 6 5 %缺钾 ,国家每年从国外进口无机钾肥的资金高达 10 0亿美元。长期使用无机钾肥 ,已经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和作物减产、品质下降等不良链锁反应。而有机钾肥…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我国将组织实施农用肥料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战略。(1)将重点支持利用非水溶性钾资源开发的无氯钾肥和含钾复合肥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技术示范与技术开发,以及利用水溶性钾资源开发的30万t含氯钾肥大规模生产技术示范;(2)针对我国氮肥企业的结构调整,选择小氮肥、中氮肥生产装置各1套,通过集中示范煤(焦)富氧连续气化以及气体净化技术、NHD等各种先进脱碳工艺、低位能热量回收利用技术,采用先进催化剂以及各种先进的氨合成塔等项技术,解决中、小氮肥企业扩产增效的技术瓶颈问题,使中小氮肥企业实现向装置大型化…  相似文献   

10.
《腐植酸》2020,(3)
正腐植酸是土壤肥力的核心要素,钾是改善农产品品质的重要养分。农业用腐植酸钾/黄腐酸钾主要以含腐植酸的风化煤、褐煤、泥炭为原料,经与氢氧化钾化学反应制得的盐基水溶性腐植酸钾,干燥后常温下为固态物质,是制造含腐植酸钾/黄腐酸钾肥料的基础原料。经过40多年的田间试验验证,腐植酸钾肥/黄腐酸钾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快速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钾肥吸收利用率、促进作物增产、改善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能力等作用,产品附加值高,在国家开展的"化肥使用量零增  相似文献   

11.
我国缺钾情况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氮肥发展较快,但氮钾施肥比例失调。本文从我国施钾效果、农作物结构变化、钾肥价格和钾肥能耗等方面,论述应重视施用钾肥。我国缺少钾源,应利用国际“两资”,与钾源丰富的周边国家合建钾肥供应源地  相似文献   

12.
以不溶性含钾岩石和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的硅钙钾肥中含有水溶性硫酸根离子,其含量是影响硅钙钾肥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硅钙钾肥中的水溶性的硫酸根含量.于420hm波长处,硫酸根浓度在20~160μg· mL-1范围内与铬酸根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5.6815x-0.0242,r=0.9...  相似文献   

13.
王石军 《化肥设计》2001,39(1):8-10
分析我国钾肥工业的发展现状,提出解决我国钾肥短缺问题的设想,立足国内,加速已有钾资源开发步代,推广科学篱肥,提高钾肥利用率,加大对非常规钾资源的科研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国外钾资源和国际市场,在邻国建立钾肥生产基地,适当进口钾肥满足农业需求。  相似文献   

14.
汪家铭 《上海化工》2011,36(5):33-36
0前言我国钾资源和钾肥严重不足,影响了氮、磷肥效的发挥,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我国又是不溶性钾矿资源大国之一,在国内许多地区广为分布。开发利用不溶性钾矿资源、生产矿物钾肥  相似文献   

15.
提出并研究了非水溶性钾矿烧结-明矾石法并联处理工艺。以霞石、钾长石等非水溶性钾矿为原料,采用碱石灰烧结法生成含钾铝酸钠溶液,用该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溶出明矾石矿或合成纯明矾石,为溶液中引入SO2-4,在高浓度、低温度的条件下使K2O、Na2O与SO2-4结合成钾芒硝析出,实现铝钾分离和溶液净化,形成循环。同时提出钾芒硝纯化为硫酸钾的方法和新工艺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6.
建国三十年来,我国氮、磷肥工业迅速发展,而钾肥工业由于受到资源及技术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产量还很少。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缺钾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因此,加快钾肥工业发展,多产钾肥,便成为当前化肥工业的一项迫切任务。最近几年,国内许多地区和部门普遍开展了利用钾长石制造钾肥的研究和生产。建材部水泥研究院工艺研究所和常州水泥厂在回转窑中利用高钾原料同时生产水泥和钾肥  相似文献   

17.
一、国外钾肥生产简述草木灰是最早用来肥田的钾肥。钾肥的工业生产是随着水溶性钾盐矿的发现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水溶性钾盐矿在世界上的分布不广,勘探也较困难,1839年在德国的施塔斯富特发现第一个水溶性钾盐矿,1856年开始采矿,1861年建成钾肥厂投产。其它国家钾盐矿的发现和建厂投产,几乎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如苏联的止卡姆矿是1926年发现,1933年投产;美国新墨西哥矿1925年发现,1931年投产;而加拿大的萨斯喀彻温矿的发现更晚,是1946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与世界钾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论述钾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世界和我国钾资源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我国钾盐产品的生产、消费及进出口情况(我国90%的钾肥需依赖进口,2003年我国钾盐消费465.3万tK2O,而产量仅62.5万tK2O)。提出建立我国钾资源稳定供应体系的设想,逐步形成由国际钾肥市场,国内钾肥生产基地和境外钾肥生产基地三大部分构成的供应格局。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钾资源及钾肥生产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肥的产量和供给关乎着国家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我国钾资源缺乏,对外依存度高。我国钾资源主要集中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区,盐湖钾矿是我国钾肥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我国超过80%的钾盐是采用浮法进行生产。目前由于过度单一开采,钾矿品位逐渐降低,严重影响钾盐的产量和质量。通过综述国内外钾资源概况和钾肥生产现状,为钾肥工业开发综合利用新模式提供背景基础。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物法分解钾的技术取得成功,内蒙古自治区白云鄂博铁矿将正式进行钾肥生产。钾肥是我国紧缺农用物资,每年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进口。多年来,我国一直沿用化学法生产钾肥,耗资巨大。白云鄂博铁矿是我国最大的钾板岩富矿,每年因开采铁矿剥掉的钾板岩数量巨大。包钢高级工程师赵长有从事钾板岩研究多年。1996年,他得知有关信息后,将钾板岩运到北京,请中国农科院进行生物法制钾肥研究。1997年,该矿的钾肥在河北昌黎试用,油菜增产28%,玉米增产6%,水稻增产10%。去年3月,《白云鄂博铁矿富钾板岩综合利用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