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北省段交叉建筑物的设计洪水,大多通过设计暴雨间接推求,暴雨点面关系是由点设计暴雨推求面设计暴雨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对暴雨点面关系分析方法作了评述,然后介绍了本次分析各计算区同频率暴雨定点定面关系所采用的方法步骤,经地区综合给出了工程范围内分区的3d、24h、6h、3h的均值及各频率的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并与暴雨动点动面关系怍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北省段交叉建筑物的设计洪水,大多通过设计暴雨间接推求。暴雨点面关系是由点设计暴雨推求面设计暴雨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对暴雨点面关系分析方法作了评述,然后介绍了本次分析各计算区同频率暴雨定点定面关系所采用的方法步骤,经地区综合给出了工程范围内分区的3d、24h、6h、3h的均值及各频率的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并与暴雨动点动面关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简述定点定面关系的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不同水文气候分区内的点雨量及面雨量系列进行频率分析,综合出山西省不同分区、不同历时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并利用公式对定点定面关系进行了拟合,使暴雨点面关系在推求设计洪水中的应用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动态概念处理不同频率的暴雨时-面-深之间关系,并用暴雨体雨深归一化统计分布函数,导出依面积、历时、频率而变的点、面深关系表达式,用动点动面准外包法分析确定出式中的分区参数。用实例计算与省内现引各经验公式做了比数,比以往采用的定点、定面计算点面深方法相对完善,可直接用于水文分析和各类工程设计。同时首次提出暴雨分区所需的千条原则,即:发生同一性原则或称发生学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何系整体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根据以上原则,山西省可分为与省气候巨大体对应的北区、中区、东南区和西南区。  相似文献   

5.
原彪 《海河水利》2001,(5):16-17
用定点定面法。对张家口坝上地区已有实测降水资料进行暴雨点面关系分析,给出了坝上地区不同历时和面积的暴雨点面折减系数。  相似文献   

6.
用定点定面法,对坝上地区已有实测降水资料,进行暴雨点面关系分析,给出了坝上地区不同历时和面积的暴雨点面折减系数,供水利、城建和交通等部门进行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点定面关系是反映固定边界内各站年最大雨量发生于同一起讫时间的程度随面积大小的变化规律 ,是间接计算设计面暴雨量推求设计洪水的重要环节。首次对浙江省的暴雨点面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并介绍了定点定面关系的分析方法和具体分析示例  相似文献   

8.
定点定面关系反映的是固定边界内各站点不同历时的年最大降雨量,与同一起讫时间内面雨量之间的折算系数。通过计算出该折算系数,可以间接的根据点暴雨资料推求流域或者区域内的面雨量,进而推求设计洪水。本文选择黄山市作为分析范围,分为3个流域研究定点定面折算系数,为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短历时暴雨点面关系已有一些成果,为了提高动点动面关系的稳定性、可靠性和代表性,选取了26年来百多场实际暴雨资料,对燕山、太行山迎风区、平原区,不同量级的短历时暴雨的动点动面关系进行分析:经比较采取历时相应法进行动点动面关系的选样;暴雨中心雨量量级按24小时、6小时、1小时三个时段的不同强度划分;采用绝对值平均法和相对值平均法对选出的大暴雨资料进行分区综合比较,可以看出点面折算系数随不同分区、不同暴雨历时和不同暴雨中心雨量而变化。对影响点面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因子,天气系统也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查图法计算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期洪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导流大多数选择在枯水期的数个月内进行,施工导流设计,需要计算施工期洪峰流量。一般情况下,中小型水利工程很难获得分期洪水计算所必需的洪水和暴雨统计资料,通过建立全年H24面与Qm、W24、W3d的关系曲线,获得施工期洪峰流量、24h与72h洪量的方法,合理、简单,且实用。  相似文献   

11.
山区线性工程一般穿越沟谷,因缺乏实测资料,设计洪水通常采用暴雨途径推求,其关键环节是设计暴雨计算。分析了滇中山区线性工程所穿越沟谷的各种频率暴雨量与海拔高程的相关关系,并计算区内沟谷断面集水区各种频率的暴雨量。结果表明,区域内暴雨量与海拔高程和集水面积密切相关,区域暴雨量与高程拟合的经验公式具有较高精度;利用经验公式,结合集水区平均高程计算其点暴雨量,再采用点-面折减系数计算设计面暴雨量的方法符合该区域暴雨特征。  相似文献   

12.
渝东北一直以来都是地质灾害高发地区,地质环境条件脆弱,极端降雨事件频发,是区域地质灾害预警高度关注地区。以2014年8月底至9月初持续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过程为例,运用统计方法,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分析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时间分布与降雨的相关关系,得到该区域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规律特点及临界阈值。结果表明:①奉节、云阳、巫山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巫溪、开县属于地质灾害中等易发区,其他地区属于低易发区;②渝东北地区的降雨模式常见为持续强降雨型(奉节)和暴雨型(云阳、巫山、巫溪及开县);③渝东北地区各区县临界雨强不同,奉节临界雨强为90 mm/d,险情特点有明显滞后性;云阳临界雨强为85 mm/d,巫山临界雨强为80 mm/d,巫溪、开县临界雨强推荐值为(100±5)mm/d;在持续强降雨作用且不小于30 mm/h的雨强下,险情伴随发生概率极高。渝东北地区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险情分析成果,可为系统全面提出一套预警阈值、指导减灾防灾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极端暴雨条件下频率曲线线型及参数问题,分别采用不同偏变比P-Ⅲ型以及广义极值分布(GEV)频率曲线分析,并以山东省小清河流域为实例说明了算法适用性.利奇马暴雨在小清河重现期为120~140 a,利用Rsv=3.5、Rsv=5和Rsv=6三种偏变比P-Ⅲ型频率曲线,以及广义极值分布(GEV)频率曲线拟合1951年 ...  相似文献   

14.
李娜  孟雨婷  王静  俞茜  张念强 《水利学报》2018,49(12):1489-1502
本文使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洪涝仿真模型和洪水风险分析软件(FRAS)对低影响开发(LID)措施的内涝削减效果进行研究。在洪水风险分析软件原降雨产流模型中增加了SCS法,与地面二维水力学模型实时耦合,更精细地反映了LID措施的产汇流过程。结果表明:(1)在5、10和20年一遇24h设计暴雨条件下,LID组合措施在试点区、小流域和街区3个尺度上均能一定程度削减内涝面积,也能在流域尺度上削减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措施在5年一遇降雨下内涝削减效果最为显著,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削减率分别达6.5%和9.7%,在措施布设较为密集的街区内涝面积削减率达48.96%;(2)10年一遇24 h设计暴雨条件下,流域尺度上单项LID措施内涝削减效果各有特点。各措施对积水量的削减效果在降雨过程中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措施对内涝面积的削减效果排序为下沉绿地透水路面绿色屋顶;(3)措施内涝削减效果与措施类型、措施规模、地形、下垫面条件和措施布设位置密切相关,低影响开发设计时应利用水文水力学模型进行多种方案的模拟分析,合理设置LID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天气雷达外推的降雨临近预报其有效预报期通常不超过3h,而数值天气预报的预热问题"Spin-up"往往导致短期内的预报能力较差.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取长补短"设计了一种依据临界成功率指标(CSI)和均方根误差(RMSE)的时效匹配方法,对两者的降雨预报进行融合,并选取了位于大清河水系的阜平、紫荆关流域的4场时空分布均...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区间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1965~1989年三峡区间34个雨量站逐日降水量资料,计算了区间逐年的面暴雨和洪水,初步揭示了区间暴雨洪水的基本特征。指出三峡区是长江流域多暴雨区之一,平均情况下了7月和9月,暴雨出现机会较基他月份多。三峡区间年最大洪峰出现在5-9月,约有1/3的区间洪水可与万县洪水遭遇,区间洪水可使宜昌流量增加,还计算了24h,3d区间面暴雨及洪水的频率,为三峡工程二期围堰安全度汛和施工安排,提供了三峡区  相似文献   

17.
根据巢湖暴雨洪水特性床用风险理论,综合考虑了暴雨和洪量的发生可能不同频率这一普遍现象,在传统防洪计算的基础上,探讨了暴雨洪量综合作用下巢湖市的防洪计算问题,为现有水文资料情况下,合理估算防洪风险以及确定设计洪水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九龙江流域台风期暴雨洪水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立军 《中国水利》2006,(13):48-49
通过研究九龙江流域的暴雨形成原因,分析登陆点与雨量、暴雨中心的关系等问题,对建立科学的台风期暴雨洪水预报体系,提高防汛抗旱的预见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设计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是一条雨洪河流,流域源远流长,大暴雨洪水时有发生.干流自宜昌出三峡后进入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区,河道穿行于广阔的冲积平原,水网交错、湖泊毗连,江湖关系复杂,两岸堤防高筑.遇大洪水时期,堤防的溃决或有意识的分蓄洪,以及江湖对洪水调蓄作用的变迁,致使中下游控制站实测洪水系列具有明显不一致性.在分析长江中下游洪水特性基础上,针对中下游河道行洪特征,采用总入流分析法,分析了中下游主要控制站设计洪水.经合理性分析表明,分析的总入流设计洪水成果可靠,能适应防洪规划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建筑屋面雨水有压回补地下水理念与潜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庚  郭祺忠  练继建  陈亮 《水利学报》2019,50(8):999-1009
城市雨水回补地下水对增加城市地下水资源、减轻内涝灾害具有重大意义。屋面雨水水质较好,且具有高水头特点,并无需外界提供电能、不占据多余空间,可实现雨水收集、快速净化,形成屋面雨水有压回补地下水模式,增加地下水回补率。该技术理念提出后,尚处于研究阶段,故本文以天津大学新校区为研究区,通过水泵加压回补地下水的现场数据推导出了半经验公式,选取与实地状况基本相符的渗透率等相关参数,对该模式进行相关计算与潜力评估。利用天津市暴雨公式计算了不同降雨重现年及历时的设计雨强,并计算出本模式应用于研究区的不同设计情况下的回补率。计算结果显示,回补率与降雨历时(建筑屋面汇水或滞留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假设建筑屋面雨水滞留时间为24 h时,25年一遇以内降雨回补率大于90%,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降雨回补率达85%以上。本文论证了该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对雨水回补地下水技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