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为单体,(NH_4)_2S_2O_8,NaHSO_3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PAM)。研究了PAM的结构、性能和相对分子质量,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及单体、引发剂和链转移剂的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及PAM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谱图中998 cm~(-1)处C=C双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消失以及在X射线衍射谱图中衍射角为20°~23°出现PAM特征弥散衍射峰,表明AM聚合生成了PAM。PAM热分解分3个阶段进行,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引发剂和单体质量分数都可以提高单体转化率。升高反应温度、降低单体质量分数、增加引发剂和链转移剂质量分数均可以降低PAM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2.
3.
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聚丙烯酰胺的性质,国内外各种合成方法以及它的应用.1前言聚丙烯酞胺是一类水溶性的功能高分子产品, 由于它具有高分子量、高粘度、有氢键、易吸附等特点,因而被广泛用于分散、浓缩、润滑、粘附、成膜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作者用一种新型方法,即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在碱性条件下用乙二醛交联的方法合成了交联聚丙烯酰胺凝胶。详细地考察了合成过程中诸如交联反应时间、交联反应温度、配比、干燥过程等条件对凝胺平衡溶胀比的影响,制得了性能较为优良的凝胶。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酰胺(AM)单体为原料,采用复合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制备出了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研究了聚合体系的pH值,单体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聚丙烯酰胺分子量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8.
介绍聚丙烯酰胺合成技术现状,对比了各种聚丙烯酰胺合成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合成聚丙烯酰胺的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及聚合物在水处理、造纸、采油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国内外的生产和消费状况,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研究了含有链控剂的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合。对在链控剂甲酸钠存在下,反应温度、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引发剂中氧化剂与还原剂配比以及溶液pH值对聚合物分子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单体质量分数为10%,引发剂质量分数为单体的0.13%(m(氧化剂)∶m(还原剂)=3∶2),体系pH值=6.0,当链控剂甲酸钠的加入量在0.8%~2.5%时,可以合成分子质量在(37~100)×104之间的低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12.
使用聚乙二醇与聚丙二醇的共聚物(PEG-PPG)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为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合成末端有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聚氨酯。该反应性聚氨酯在催化剂XCT.cat57及固化促进剂XCT—cat37的存在下,再与一种低黏度双酚A型环氧树脂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由此组成了低黏度环氧树脂/反应性聚氨酯固化体系。研究了低黏度共混物的黏结效果,评价了其固化物的黏结强度。研究结果显示,当m(环氧树脂6002):m(反应性聚氨酯)等于50:50时,共混树脂固化物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14.
为改善深度酸化效果,降低储层二次伤害风险,合成了一种低黏吸附型酸化缓速剂。采用AM、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FLZ-1)、C-18、SSS 4种单体,通过自由基水溶液聚合得到一种低黏且具有吸附作用的酸化缓速剂。通过单因素法筛选出最佳的合成条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与设计的结构相符。通过考察酸化缓速剂添加量对缓速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缓速剂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7%时,缓速效果较好且具有较低的表观黏度(10mPa·s以下),有利于酸液的注入与返排。并在75℃下对缓速剂与其他酸液常用助剂的配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配伍性良好,且各种助剂之间不影响各自的使用效果。排水采气、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缓速剂在酸岩反应的过程中在岩石表面发生了吸附。 相似文献
15.
16.
采用环氧树脂E-51,稀释剂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622)和四氢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711),固化剂3-氨甲基-3,5,5-三甲基环己基胺(固化剂A)和α-(2-氨甲基乙基)-ω-(2-氨甲基乙氧基)聚[氧(甲基-1,2-亚乙基)](固化剂B)制备了4种环氧体系,通过粘度和力学性能测试及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对其加工性能、固化特性、耐热性及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E-51,711,固化剂A和B的质量配比为95∶5∶12.05∶17.10时,环氧体系综合性能最佳,30℃下初始粘度为0.4 Pa.s,适用期为40 min,固化后的拉伸强度为70 MPa,断裂伸长率为6.1%,可用于湿法缠绕成型或液体模塑成型。 相似文献
17.
低门尼黏度氢化丁腈橡胶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不同牌号的丁腈橡胶(NBR)N 32和N 21加入液体丁腈橡胶(LNBR)以及自由基捕获剂制备低门尼黏度氢化丁腈橡胶(HNBR),考察了制备HNBR的影响因素,并与进口HNBR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质量比分别为60/30/10/0.3和40/50/10/0.3的N 32/N 21/LNBR自/由基捕获剂作为加氢基础胶,在铑络合物催化剂的用量为180×10-6、氢化压力为7 MPa、温度为80℃的条件下氢化10h,可获得氢化度大于90%、门尼黏度为70~80的HNBR产品;选择含—NH—的防老剂作自由基捕获剂,有利于提高HNBR的氢化度和降低门尼黏度;所制备的H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耐热老化性能与进口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18.
合成方法对共缩聚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第三单体对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进行共缩聚改性,研究了共缩聚反应工艺条件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ηinh)的影响。结果发现,当CaCl2用量为4%-6%时,单体摩尔浓度为0.35-0.45mol/L,爬杆后升温至80-85℃,总的反应时间30—40min,加入Ca(OH)2中和20min,制得的共缩聚PPTA的比浓对数粘度可达到2.50-3.37dL/g。不同的第三单体含量和不同的初始投料比对PPTA溶解性和ηinh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水胶比、骨料、硅灰、超细矿粉、减水剂类型等参数对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粘度、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低粘度超高性能混凝土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水胶比、细骨料比例、减水剂类型,提出了适宜配合比参数范围:水胶比为0.16,硅灰掺量为15%,超细矿粉掺量为10%,细砂比例≤20%,骨料选用精制石英砂,减水剂选用降粘型液体减水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