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 1.感应熔化炉的特点: 无心工频感应电炉是一种先进的可熔化不同金属的新型熔化设备。由于直接使用50赫芝的工频电流,无需变频设备,所以结构简单,使用与维修方便。在我厂熔化活塞环合金铸铁已达十年,工频炉有许多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无心工颇感应电炉简介无心工频感应电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熔炼黑色、有色、合金等金属的感应电炉的一种。直接用50赫工频电源。在工频感应电炉中,根据炉子结构有无铁心贯穿被熔炼金属的熔池,分为有心工频炉和无心工频炉。  相似文献   

3.
无心工频感应电炉以金属利用率高、更换合金品种方便、控制容易、热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等优越性,在国内外运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有色金属及铸铁(钢)的熔化和保温中运用更为普遍。但筑炉工艺比较复杂,由于各单位筑炉和使用条件差异,炉衬寿命相差较大,有的新筑炉衬刚使用便开裂而报废。下面介绍我厂熔铜的无心工频炉的酸性炉衬的筑炉工艺和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4.
(3)各种感应熔炼(保温)炉的特点、对比、分析和选型 如表3所示,感应电热设备主要分熔炼和加热两大类。熔炼炉基本上形成系列产品,已标准化。感应熔炼炉有以下优点: a.功率密度高,可达到高的熔化率,以铸铁(钢)为例,工频炉一般为200~500kW/t,中频炉可达500~1000 kW/t。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无心工频感应炉(以下简称工频炉)在铸造行业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围绕着提高炉子寿命的问题,大家都作了许多探讨。主要是研究炉体的坩埚材料,例如,铸铁坩埚、石英砂烧结坩埚以及耐火材料成型坩埚。但是,却忽视了感应线圈对延长炉子寿命的作用。我认为在这方面也应作一些探讨。如果能同时从两方面进行改进,那么对提高工频炉的寿命将会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前 言 工频无芯感应电炉是近十几年发展迅速、用途广泛、技术先进的一种熔化设备。由于它具有熔炼迅速、出铁水温度高(可达1540~1620℃)金属损耗少、功率控制方便、化学成分易调整、容易实现机械化、成本低和劳动条件好等一系列优点,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在全国活塞环同行业工厂中,目前只有江苏仪征活塞环厂和长沙正回厂使用三吨无芯工颇感应电炉熔炼活塞环毛坯用合金铸铁铁水。 本文将对无芯工频炉的构造、感应熔炼的基本原理、炉衬捣筑工艺、熔炼工艺、常见故障及排除等若干工艺措施作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大吨位工频有心感应铸铁保温炉炉用耐火材料的使用条件和损毁机理,介绍了感应器、炉膛、炉盖等耐火材料的研制过程,并与国外同类材料进行了性能比较和实际使用后的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厂0.5吨无芯工频感应电炉用于活塞环合金铸铁的熔炼。过去,一般在40至60炉次时,炉子底部严重浸蚀,中途要经过5~7次补修炉衬,由于炉子容量和体积小,修补炉底很不方便,加大了熔化工人的工作量。炉衬熔炼80~120炉次左右便报废.我们用调整精制石英砂和硼酸的配比以及变换打结方法来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后来我们改进和完善了烘烤与烧结工艺及加强维护,获得了新筑炉衬最高炉令104炉次,大修炉令272炉次的效果。 烘炉通常要求是低功率,由于我厂没有调压装置,故采用“空炉断续通电、缓慢升温”的办法。实践证明只要工艺制订合理,仍然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表1是我厂对0.5吨无芯工频感应电炉炉衬烘烤与烧结断续通电的时限工艺。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大吨位工频有心感应铸铁保温炉用耐火材料的使用条件和损毁机理,介绍了感应体干法耐火材料的研制过程,及XL102耐火材料的性能及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战斗在无铁芯工频感应电炉生产线上的有关人员,积极开动脑筋,寻找窍门,苦干加巧干,为工频炉的提高炉龄,简化电路,改进操作等各个方面,作出了不少贡献。不久前,在工频炉上成功地采用了交流高压真空接触器,为今后工频电炉的电路设计、安装和操作,创造了新的经验。 无铁芯工频感应电炉的起炉供电操作,过去一般是采用低压操作方式,即电炉感应加热器的电源是通过操作低压侧交流接触器来送入或切断的;并且,为了减少冲击电流对网路的影响,在初始供电之际,还必须先经过起炉电阻,然后才可转为直接供电,再切除起炉电阻。这样,就需要使用三只大电流低压交流接触器(限于接触器的电流容量,1.5吨工频炉  相似文献   

11.
影响工频有心感应电炉炉底石(特别熔沟内衬厚度)寿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工频有心感应熔钢炉沟衬的分析一文中已对硅砂的粒度及配比、筑炉、烤炉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除必须掌握以外,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要想继续提高炉龄必须改进熔沟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冷却水隔勺维修处在运动中的工频有心感应镀锌炉熔沟的施工方法。隔勺的使用为工频有心感应镀锌炉的不停电液态维修熔沟,找到了一个安全可靠的途径,从而使得工频有心感应镀锌炉成为一种更理想的高效节能、连续生产型的工业炉。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传统1.5t工频有心感应熔铜炉主要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技术不足,重点介绍了新开发1.5t工频有心感应熔铜炉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情况,指出新炉型充分吸取了铜感应炉各项先进技术,采用了上、下炉体可分离技术及大断面熔沟结构设计技术,炉型结构设计合理,技术指标先进可靠,并在多合金品种熔炼生产中得以成功应用,炉衬使用寿命也显著提高,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炉型的各项技术不足,是传统老式1.5t工频有心感应熔铜炉理想的替代炉型。  相似文献   

14.
WJ85579 工频无心感应熔炼炉节能操作1984年,Vol36,No5, (日文) 日本东洋工业株式会社炉容量为12吨铸铁熔化用工频无心感应熔炼炉采用严格控制炉子通电时间,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题条件下,有效利用浇注设备的升温,降低熔炼炉的出铁温度,降低保温功率等措施,取得了单位电耗降低10%的节能效果。本文重点介绍了日本东洋工业株式会社工频无心感应熔炼炉的节能操作试验。图14幅,表2个。 [陈留根摘]  相似文献   

15.
一、硼铸铁汽缸套在转产中遇到的问题 目前国内中小型汽缸套普遍采用金属型厚涂料离心铸造工艺进行生产,这种生产工艺在转产采用硼铸铁材质代替原有的合金铸铁或高鳞铸铁生产汽缸套时,一般都要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外表面容易激冷产生料硬白口,一是内孔容易产生疏松针孔,不少工厂,特别是采用电孤炉或工频电炉熔炼硼铸铁的工厂,常常因为这两种缺陷过分严重,而无法正常投产,试产一段时间后又停了产。我厂是采用无芯工频电炉熔炼的,一九七五年试验、一九七六年小批投产,生产硼套近万只比较正常,铸废率15.1%,一九七八年试产硼套三万只,问题比较多,铸废率31.12%,被迫恢复高鳞铸铁生产,直到一九七九年三月才正式投产硼铸铁汽缸套。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介绍了GWB系列长(双)线圈工频无心感应铸铁保温炉。感应器分段设置功率,且应用独特的筑炉工艺提高炉衬耐急冷急热性和减少炉衬蓄热量,该设备具有冷炉升温迅速、电耗低、炉衬寿命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铸铁的熔炼工艺中,经常使用的是冲天炉、电弧炉、工频感应炉和火焰炉等。每种炉子都有它的优点和缺点。选择炉子,一般是从它的热效率和操作性能等来考虑的。 从铸铁的各种熔炼方法所需能量的多少比较,利用重油进行固体加热和融化加热,利用工频感应炉进行过热,这种二重熔炼工艺的热效率是最高的。 当然,全面衡量一种炉子,是要从各方面,例如设备费用,对装入料的形状要求、炉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铝材的用量日益增加。目前我国熔炼铝及其合金,大都采用燃料炉,其缺点是效率低,耗能大,质量不稳定,污染严重,使用工频炉能够克服上述缺点,又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等优点。近年来,虽发展一些小容量的铁坩埚工频熔铝炉,但满足不了生产工艺要求。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发展高水平工频熔铝炉取代燃料炉,势在必行。GWL系列工频感应熔铝炉是福建电炉厂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同类型感应炉的优点,进  相似文献   

19.
“高温、优质、低耗”,这是当前铸造业对铸造熔炼设备及工艺所提出的要求。多年来一直是国内铸造工作者探索的方向。 八十年代初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提高球墨铸铁铸造质量的要求出发,我们研制的短线圈工频感应前炉(也可简称工频前炉),已在省内外铸造、冶金行业获得推广应用。投产以来,在提高温度、铁水调质,提高球铁质量、合理使用能源方面,尤其是利用该设备进行铁水连续净化脱硫方面取得较大的突破,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一、短线圈工频感应前炉双联熔炼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电炉熔炼已在铸铁熔炼中得到应用。它可以满足铁水温度和提高铸件质量的要求,但基本购量费用大且需消耗较大的电能,因此,它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当前,在机械行业中,焦炭冲天炉仍是熔炼铸铁的主要设备。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尤其是生产球墨铸铁,对冲天炉铁水质量和合理使用能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较一下冲天炉和感应炉溶化的特点,冲天炉熔化热效率高(60%),但是过热铁水的热效率很低(仅7%),尤其当使用较差的焦炭时,即使焦炭的耗量成倍增长,铁水温度也很难得到显著提高,而感应电炉熔化效率较冲天炉低,但其过热效率较高(60%)。双联熔炼工艺则是充分利用冲天炉熔化效率高与电炉过热效率高的 22  相似文献   

20.
工频感应熔炼炉分坩埚式和熔沟式两种。工频坩埚式熔炼炉工艺转换灵活,电效率低(75~83%),主要适于铁系金属及易产生熔渣的青铜、铝等金属的熔炼。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工频坩埚式熔炼炉是美国的60t/21MW炉。熔沟式工频熔炼炉电效率高(90~96%),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