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车用测距雷达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车用测距雷达广泛应用于汽车前向碰撞报警系统、主动避撞系统以及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等先进汽车主动安全技术之中。它对于降低道路交通事故和提高汽车主动安全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车用测距雷达进行了分类和对比,介绍了当前车用测距雷达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今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徐魁  赵修岭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22):164-166
汽车雷达系统中77GHz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给汽车雷达网络的普及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简要介绍了发展中的毫米波汽车雷达网络的结构原理、多传感器组网的关键技术以及77GHz汽车雷达网络系统的研究现状。为国内汽车雷达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型机与应用》2017,(12):33-35
设计一款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可实现自主导航和手动控制的多功能导航智能小车。该系统中,红外避障传感器通过调节与障碍物的距离实现躲避,红外巡线传感器按照给定黑线实现自主导航,超声波传感器在避障的同时实现距离的测量。该系统设计为智能交通无人驾驶汽车提供支持,自动导航代替人为驾驶,减少了因人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上汽推出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汽车近日,上汽集团在上海国际车展上推出了一款突出智能汽车技术概念的高科技展示车i GS。据悉,这款以名爵锐腾为原型的智能驾驶汽车,完全由上汽自主研发,以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视觉计算等技术为核心,将驾驶员彻底从传统"人—车—路"闭环使用体系中解放出去。该智能驾驶汽车在时速60~120km/h的工况下,可以初步实现远程遥控泊车、自动巡航、自动跟车、车道保持、换道行  相似文献   

5.
自适应巡航控制是一种先进的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减轻驾驶员的工作量并且可以提高驾驶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目前一般都是通过MatLab仿真曲线来检验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但该方式不够直观形象。基于Eclipse平台,用JAVA语言搭建一个具有动态效果的车辆巡航控制仿真平台。该平台可以模拟多种典型驾驶工况,直观有效地展现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结果。最后,在该仿真平台上设计最优PD控制算法和智能驱动驾驶(IDM)控制算法验证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结果。结果表明,该Eclipse仿真平台能够有效地模拟多种驾驶工况,且能够直观有效地验证多种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个模拟人类驾驶行为的智能巡航控制器。在分析现有巡航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车流前后车辆的相对速度和间距信息的智能巡航控制算法来选择正确的控制行为,从而平顺跟车行为,使车辆能保持由驾驶员指定的理想跟车距离。仿真结果显示,在此智能巡航控制下能保证车辆和车队在前、后两个方向上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智能汽车环境感知领域中;雷达和摄像机的空间标定是伴随信息实时融合的道路检测技术的基础;结合智能汽车的实际应用,提出了针对激光雷达和摄像机的空间标定方法;通过特制的标定板来获得雷达数据和图像数据,选取激光雷达坐标系作为世界坐标系,通过参数拟合的方法来求取图像坐标系与雷达坐标系的变换关系,进而实现两种传感器的空间配准;该方法只需要标定板就能够完成激光雷达和摄像机的空间标定,标定精度高,实现了多个传感器世界坐标系的统一,避免了后续处理中数据解释的二义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单准确,满足系统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毫米波雷达射频、信号处理以及超分辨测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ystemVue进行汽车雷达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算法设计的方法。首先,利用SystemVue自带的射频库和通用算法库进行雷达系统设计,真实模拟了毫米波射频、天线及目标环境的相互影响;其次,针对快调频的FMCW信号波形,给出了完整的汽车雷达目标距离、速度和角度的信息处理算法流程;最后,针对汽车雷达系统测角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酉变换MUSIC的测角算法,大大降低了汽车雷达超分辨求角的运算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解决了汽车雷达的链路设计、射频指标对雷达信号处理性能影响的评估问题,更真实、更全面地反映了汽车雷达系统的性能,为雷达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英飞凌公司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技术,着重介绍连续波雷达技术及智慧照明.概述了英飞凌公司和eluminocity及英特尔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创新性照明解决方案,并着重介绍了其涉及的一些主要技术,如OPTIGATM安全解决方案、智能接近感测及24 GHz工业雷达芯片BGT24LTR11、附加的感应功能及传感器、照明控制及XDPL8220等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自主导引车(AGV)的已有导引方式灵活性差和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使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实现AGV自主导航并设置合理的导航模型参数。分别建立AGV的运动学模型和传感器的观测模型,为了表征实际的系统误差,基于一致性检测原理为过程模型和观测模型添加乘性或加性噪声。仿真结果表明:设置适当的噪声参数大小,可以实现AGV沿基准路线的自主导航运动。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炉料面形状特点,提出了雷达传感器布置原则和优化布置的综合评价函数,该函数为环形定义域内约束优化问题。提出基于环域搜索的乘子罚函数法求解该优化问题。以某钢厂实际高炉为例进行雷达传感器优化布置,结果表明:优化布局的评价函数值比初始手动布局提高1.5%,说明该方法能有效优化高炉雷达传感器布局。  相似文献   

12.
孟丽霞  陶霖密  孙富春  刘华平  褚涛 《机器人》2012,34(4):449-454,459
针对脑机接口信噪比低、准确率差和延时长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机器智能辅助的室外移动机器人脑机接口导航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脑机接口与双激光雷达的移动车导航系统.该系统首先采用了基于双激光雷达的改进的角度势场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然后结合脑机接口系统获取的导航意图,经过融合决策给出控制命令,驱动一辆经过机械系统改装的电动汽车.实验表明,该系统能根据环境障碍信息和脑机控制意图实现智能避障与人机协同导航,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容错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汽车巡航智能控制问题,基于模糊理论提出了节气门与刹车综合调控的智能控制策略.建立了安全跟随距离与相对速度的双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结合某轿车实车数据,采用Simulink设计了巡航系统智能控制仿真模块,针对城市道路典型运行工况实施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具备自动起步与停车及智能跟随前车且保持安全车距等集成控制功能,可有效提高汽车行驶的主动安全性,其研究成果可为系统dSPACE原型搭建及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扫描式激光雷达的基本原理和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工作要求,指出了对激光雷达扫描平面进行定位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2个点目标和楔形块斜面进行扫描测量,确定了激光雷达扫描透镜即激光探头在光学保护罩内的深度和激光扫描平面的高度,并进行了补充实验对测量结果加以验证,证明测量误差在1 cm以内,为确定激光雷达在汽车上的理想安装位置,减小系统误差,避免ACC系统发生误报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为了研究雷达诱饵抗反辐射导弹ARM(anti-radiation missile)的有效技术方法,从雷达诱饵诱偏ARM的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雷达诱饵对抗ARM的现有技术措施,并对影响雷达诱饵诱偏效果的参数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诱饵参数的研究,并根据当前的诱饵技术进展,得出了一种告警系统加时序控制的技术实现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介绍和定性讨论;经过分析讨论,该技术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对ARM的诱偏,较理想地保护好了雷达;该方法能够为雷达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提供较为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智能车辆所搭载监测设备对障碍物目标的识别准确性,影响行驶车辆的纵横向避障能力。为避免车辆与障碍物发生碰撞,提升智能车辆的纵横向避障能力,设计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智能车辆纵横向主动避障控制系统。在底层控制单元中,按需连接纵横向导航控制元件与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完成智能车辆纵横向主动避障控制系统的部件结构设计。利用毫米波雷达监测所得的车辆避障图像,定义空间坐标系转换条件,通过标定雷达相机参数的方式,实现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智能车辆避障路径规划。建立车辆纵横向运动模型,根据避障安全距离计算结果,完善具体控制流程,联合各级硬件应用结构,完成基于毫米波雷达的智能车辆纵横向主动避障控制系统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可在智能车辆通过障碍物目标时,保证车体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于0.3m,能够避免碰撞行为发生,对于车载监测设备而言,其对于障碍物目标的准确识别能力得到了保障,能够有效提升智能车辆纵横向避障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车路协同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感知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高性价比、可大规模部署等要求被提出来。而毫米波雷达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器件。介绍了一种基于智能网联平台的车路协同的基本组成与架构,阐述其在交通系统中发挥的作用。重点讨论了毫米波雷达感知技术的原理与功能,研究以毫米波雷达为主要感知设备搭建车路协同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毫米波雷达技术在智能交叉路口、智能高速/快速公路、智能停车场三种车路协同场景下的应用。可为毫米波雷达技术在车路协同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