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眼镜行业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前期,受近视率的提高、太阳镜的流行等需求拉动的影响,眼镜行业的生意特别好做,基本上是开一个店成功一个店,甚至可以从摆地摊起家。但现在眼镜行业内的人都感觉到生意难做了,竞争十分激烈,促销手段也不像前些年那样灵验了,许多曾在眼镜行业叱咤风云的经营者感到过去的经验现在不怎么实用了,更不要说新入行的经营者了。  相似文献   

2.
蔡康永在<鲁豫有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我们的一生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一定是因为每一个年纪遇到的身边的人.东一点.西一点地留下了一些东西在我们身上.我们就一步一步地变成这样子的一个人."是的,职场里面的人也教我们感受着职场这个占据了我们三分之一生命的世界,里面纷繁复杂的工作,形形色色的人等也教会我们很多道理.  相似文献   

3.
目前针对眼镜零售店的各类培训可谓如火如荼,许多厂家及零售店自身也都就产品、服务等对员工进行培训。相对于其它行业而言,眼镜零售行业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培训方面也具有相应的特点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弹指一挥间.中国的眼镜零售行业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在这百余年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我国眼镜零售行业斗转星移.翻天覆地.其变化之巨令世人叹服!目前.全国眼镜零售店数已达3万余家.从业人员达几十万.已不折不扣成为服务行业的一支主力军。  相似文献   

5.
正杭州亿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昌利在峰会上的一句"眼镜行业变天了"引起一片哗然。多种商业模式并存的竞争,似乎让人感觉到眼镜零售市场遍地狼烟,但是西安波涛眼镜连锁公司董事长项岳强却告诉才俊们:"天随时都有可能变,出门一定要记得带把伞。"不管眼镜行业的天怎么变,但  相似文献   

6.
验光收费,是一个敏感的话题。 在上个世纪末期,由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不少眼镜零售企业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除了重视店面的装潢、陈设和眼镜产品的档次外,还采取了“免费验光制”。这种本末倒置的营销策略,虽然在一个时段上熨贴了部分消费者的心理渴望,却极端淡化了行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因为在眼镜零售行业的交易链中,验光环节作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正是行业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2011年的中国眼镜零售行业相对平稳,既无大张旗鼓的跑马圈地.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收购事件,这一年.可以是说是企业修炼内功做精做细市场,深挖内部潜力寻求破冰之路的”养精蓄锐”年。  相似文献   

8.
八问王文正     
<正>对很多业内人士来说,王文正算得上是老朋友了。关于他在眼镜界的导师级地位及行业战略的影响力,不少人都已知之甚详。但是,你也许还不知道,近几个月的王文正频繁地亮相于行业内各大知名论坛,讲互联网思维,讲突破行业发展瓶颈,以及传统行业如何拥抱互联网。他到底在"密谋"着什么?本刊特地对他进行了一次专访,通过浓缩精炼的8个问题,王文正的"镜"界新旅程面纱将会一层一层地在我们面前被撕开。I记者:您最近在论坛上频繁地讲互联网思维,传统行业拥抱互联网,以及突破行业发展瓶颈,请问您为何会思考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尊敬的中国眼镜科技杂志诸位编辑: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从多年前开始就一直受到《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的薰陶。如今,我子承父业,步入眼镜零售行业。最近,我从贵刊今年第3期上看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这个由人力资源.智力资本主宰的时代.中国眼镜零售行业的经营管理者们,究竟应当掌握哪些知识.必须具备什么素质.才能在暗流激荡.波涛汹涌的市场竞争中无往而不胜?这是一个需要系统地理性地认真加以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面临人才紧缺的现状,令许多眼镜零售企业焦虑不安,是自己培养好,还是对外招聘好?常常是奠衷一是,让人头疼不已。为了给企业发展注入动力,引进“空降兵”曾在眼镜行业引发过一阵小小的热潮,但经过一阵喧嚣,尘埃落定后,不少镜企感到“空降兵”无法与眼镜行业的“原住民”水乳相融,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经,于是“空降兵无用”的说法又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眼镜零售业近3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演绎了中国老中青三代眼镜人勇闯天下的精彩历史,这一群人在没有成熟的行业模式和经验的背景下,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中国眼镜零售业态的多条路径,摸索出了中国眼镜零售业态的多重模式,为中国眼镜零售业态多元化进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题记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培训师,每当去到一家店铺,我都会问我的学员们是如何看待眼镜行业的。也许不少做了很多年眼镜零售的朋友都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还记得吗,我们常常在聊天时常说:“我们这个行业,是半医半商的。”无意中吐露箴言:眼镜行业首先就是医疗+商业两个行业,再者,它还是服务业。纵观眼镜零售店,店铺之间的竞争,无一例外地也都是专业、时尚、服务、差异他的竞争。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开始,中国眼镜零售业高峰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了两届,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眼镜零售业层次最高、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行业峰会,其参与者以国内大中型眼镜零售企业的经营者为主体,是中国眼镜零售业发展最具规模的研讨平台,也是企业间互相学习交流、思想观点相互碰撞的最佳契机。经过短短两年的发展,论坛已成为中国眼镜零售业界寄予期盼的每年一次的盛会,通过中国眼镜零售业高峰论坛的这个平台,众多行业的精英会聚一堂,直抒胸臆,为行业的未来把脉诊断,为中国眼镜零售市场快速,健康地发展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眼镜零售行业正快速向品牌化、连锁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地的眼镜零售连锁店数量不断增加。从国外眼镜零售行业的发展过程和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看.国内眼镜零售行业的这种趋势和变化仍会持续。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变化能够提升眼镜行业的整体水平和零售店的竞争力。但对于零售店而言,如何管理逐渐庞大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销售队伍,如何不断跟进和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如何使新员工能尽快熟悉和适应工作,  相似文献   

16.
眼镜人语录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有一个必然的导向。要么是做大、做强,要么是在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眼镜行业是一个逐渐趋于成熟但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行业,还需要呵护与培育,就像一棵幼苗需要好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与水分。作为眼镜企业的领导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眼镜行业做好,  相似文献   

17.
感悟     
<正>我是一个入行3年的眼镜人,当年误打误撞学了视光专业,最终选择从事眼镜行业。在这个职场里,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增长了见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在泰山举行的青年才俊论坛上,汤峰作了主题发言,主要内容包括:对目前行业大势的分析判断;对零售市场尤其是零售商与生产商(供应商)关系的分析;对万新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观的说明。上述问题都是行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汤峰的分析思路清晰,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关注。但是囿于发言时间限制,很多话题没有来得及展开论述。本刊记者在丹阳对汤峰进行了专访,就其在青年才俊论上未及展开的观点和论题,做了进一步跟踪访谈,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正傅冠俊,一个眼镜同行们还不太熟悉的名字,创业几年以来,他一直默默地精心耕耘着自己的眼镜零售事业。与国内大部分眼镜零售企业老板的经历不同,他从事眼镜行业既不是"子承父业",也不是跟着家族兄弟或者朋友出来打拼。出生在重庆一个偏远区县的他,曾经做过培训、销售、司机甚至勤杂工,但因为一直怀揣着远大的  相似文献   

20.
“2008康耐特视光万里行”活动虽然已经圆满结束了,曾参与此次活动的我却感意犹未尽。在经历了5省11市的视光探索之旅后,在与众多眼镜零售企业与生产企业有更深入的接触后,在经受过无数的思想撞击后,方才感悟到眼镜行业蕴藏着许许多多的魅力,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实践的事情。似乎只有“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话才能表达我对这次视光万里行的感受。虽然行业有规模大小之分,但是对于从事每个行业的人来说,其本质都是相似的,无非都是为这个社会不断创造价值,使本行业和本企业得到不断发展和壮大,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以充分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