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低铅溶出量粉彩瓷研制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彩瓷是景德镇的传统瓷产品之一,历来深受国内外人民欢迎。但因其铅溶出量高于国际规定标准,影响出口量的扩增。为了尽快地解决粉彩瓷铅溶出量的问题,景德镇市科委根据外贸部门的要求,将降低粉彩瓷铅溶出量作为攻关项目下达到轻工业部陶研所和江西省陶瓷公司。攻关组设在轻工业部陶研所,经过一年的研制时问,于今年一月五日,由景德镇市科委召开了技术成果鉴定会,并由与会代表亲自对试制的样品瓷进行了现场测试,其结果是:全部粉彩瓷铅溶出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我国出口的日用陶瓷铅镉溶出量高。近年来,世界各国对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之要求是越来越严格了,早在七十年代就有二十五个国家制定个本国的允许铅镉溶出量之标准。现将部分国家关于铅镉溶出量允许之标准列于表一。而我国出口的日用陶瓷之铅镉溶出量往往超出上述各国之规定数字很多,直接影响到出口成交,尤其是不少被评为我国各级优质产品的粉彩瓷,虽然是装饰效果获得了国内外人民的喜爱及好评,但由于其铅镉溶出  相似文献   

3.
传统粉彩颜料及其无公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总结了景德镇传统名瓷一.粉彩瓷的发展历史,叙述了传统粉彩颜料的种类、使用原料、制备方法、生产工艺。总结了国内为降低粉彩瓷铅溶出量所做的工作及其局限性,并分析了当前粉彩瓷面临的问题,对无公害粉彩颜料的研究提出了思路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景德镇的粉彩瓷,是一向为国内外人士所喜爱的一种独特的工艺品。她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今天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食具的卫生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粉彩瓷中的饮食器皿,不仅要求保持其传统的外观特色,而且对其内在指际——铅溶出量,也作了相应的限制。一般地说来,其铅溶出来不能超过7P.P.m(即百万分之七,P.P.m,为parts permillion 的缩写)。最近,美国对盛装食液的深凹容器又作了新的规定,不能超过3P.P.m;其他国家也有要求愈来愈严格的趋势。瓷器的铅溶出量来自画面,而画面又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颜料。粉彩画面比新彩或其它彩饰画得满而厚,颜料的用量就多,这也就给铅溶出量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因此,对提高  相似文献   

5.
利用景德镇市瓷用化工厂生产的粉彩胭脂红颜料,加入一种釉料即是料-13(成份见表11)所配制的低铅溶出量胭脂红颜料,不改变传统彩绘工艺,彩烤温度为820℃,成品外观合格率在90%以上,铅溶出量(扁平器)低于7μg/ml.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粉彩颜料的铅溶出量与其他组份元素溶出量测定发现,由于钾、钠溶出为锅容出提供隧道,因而,铅溶出量与钾、钠溶出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硅溶出量与组份含量比值最低,耗尽层浅,对铅溶出起阻挡作用.硼在结构中独立状态造成其对铅溶出量有明显线性关系,但对铅溶出量增加贡献很少.铅在结构中有促使硅氧四面体网格形成,但由于钾钠溶出造成电荷补偿失配,以及部分的六面体配位,造成其高溶出量,但与铅溶出无明显线性相关.铜的加入,起着破坏玻璃体结构的作用,同时较大的耗尽层,造成了对铅溶出量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前言七十年代以来,陶瓷餐具画面铅、镉溶出致毒问题日益引起人们注意,因此,陶瓷餐具铅、镉溶出量,是陶瓷餐具的重要质量指标.一般国际规定,铅溶出量不超过7ppm,镉溶出量不超过0.5ppm.目前测定铅、镉溶出量的方法一般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虽然其试样制备简单,测定结果准确性也较好,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比较昂贵.而对于铅的溶出量的测定,亦曾使用过二硫腙分光光度法,但其灵敏度  相似文献   

8.
釉中彩彩烧工艺及设备张进(唐山市陶瓷研究所,唐山063020)大约在70年代,我国出口的陶瓷产品因铅、镉溶出量偏高而受到严格限制。当时轻工部邀集各地专家组成专门小组,考察了备大瓷区生产中出现产品铅、镉溶出量偏高的原因,其中得出两条重要结论。其一是在彩...  相似文献   

9.
软质瓷低铅熔块釉的开发秦丽娟(唐山市陶瓷研究所.唐山0A2090)1前言降低铅溶出量是日用陶瓷生产上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目前,国外用户对铅清出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各个陶瓷出口厂家都在努力寻找降低铅溶出量的途径。为此试制了一种低铅溶出的熔块釉,有效地...  相似文献   

10.
粉彩以其淡雅柔丽的风格,数百年来唤起了人们的无限美感。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粉彩由于其铅镉溶出量的超标,作为日用陶瓷的装饰似乎已没有发展前途,可能要寿终正寝,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1.
粉彩作为一个陶瓷装饰的画种,在我国的陶瓷艺术园地独树一帜,并以其淡雅柔丽的风格,数百年来唤起了人们的无限美感。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粉彩由于其铅溶出量的超标,作为现代日用陶瓷的装饰已经不能适应。这就给人们一个错觉,似乎粉彩没有发展前途,可能要寿终正寝,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锆熔块是工业陶瓷、卫生洁具瓷、骨灰瓷和釉面砖等釉料中的重要组分。熔块中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陶瓷釉面抗酸碱腐蚀的能力。在粉彩颜料中加入适量的锆熔块,可降低粉彩瓷的铅溶量。测定熔块中锆含量时,通常单独用碱金属碳酸盐或者与硼砂混合作熔剂:在铂金坩埚里熔融分解熔块,然后用重量法测定Zr/m含量,如果试样中具有铅,则事先应除去。也可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前者是经典的标准方法,需经过滤,分  相似文献   

13.
为不影响我国日用陶瓷制品的出口,必须严格地控制出口瓷的铅、镉溶出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如何才能快而准地测定是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叙述了用Jarrell—Ash8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陶瓷制品及其装饰材料铅、镉溶出量时,各种不同工作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及测定最佳工作条件的选择。通过实验,测定灵敏度可达到铅为0.24μg/ml/1%,镉为0.2μg/ml/1%,相对标准偏差在2%以下。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一轻局于4月27日在唐山召开了降铅会议。会上传达了轻工部关于出口陶瓷降低铅溶出量会议的精神,并强调各出口陶瓷厂必须把陶瓷画面的铅溶出量控制在规定指标以下,保证质量,扩大出口。代表们听取了省局关于降铅工作报告。唐山市第一瓷厂、第二瓷厂分别介绍了蒸汽降铅和稀码快装降铅的经验。邯郸市第一瓷厂、第二瓷厂分别介绍了酸浸降铅和煤烧辊道窑烤花的经验。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唐山市第一瓷  相似文献   

15.
国外对日用瓷画面铅溶出量的指标要求,依器型不同分别为2.5PPM、5PPM和7PPM。在实物质量和其它理化指标完全合格的情况下,事实表明了铅溶出量问题的愈来愈突出。即是说,因铅溶出量指标不合格在港口返箱、拒收的情况屡有发生,生产厂对完成其指标又往往措施不力。费时耗资,问题严重。而在食品卫生日益被世人瞩目的今天,国外对铅溶出量的指标要求日甚苛刻,不肯放松。因而,如何有效地完成铅溶出量指标,则特别应当提出了。现将我国陶瓷行业解决铅溶出量的十种常用办法暂列于表:  相似文献   

16.
化学降铅法     
食用陶瓷画面中的铅,是对人体有害的主要元素。实际上目前各工厂生产出来的食用陶瓷,仍有相当数量铅溶出量超过国际一般限制(7PPM)。这些产品出口不行,内销害人,存之不利,毁之可惜。最近石家庄商检局研究了一种化学处理方法。处理后的产品,铅溶出量显著降低。陶瓷画面中的铅能被酸溶出,主要是化学作用。各种酸溶液对陶瓷中的铅溶出的效  相似文献   

17.
牛林材 《山东陶瓷》2006,29(2):30-31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陶瓷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原来炻瓷因关税低、强度大而畅销国际市场,但因其重量大、外表装饰效果差,以及其白度、规整度差,而精陶产品由于其装饰手段多,色彩鲜艳、白度高、釉面质量好,但价格效高,随着关税降低,其价格有所降低,加上它本身较炻瓷优越的特点,逐渐占据了大部份市场。而精陶本身却有其弱点:易龟裂及铅镉溶出量较高,为了解决铅镉溶出量高的问题,研制无铅精陶透明熔块釉成了精陶厂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市场情况的变化,不少国家(尤其是第一世界的高级市场)对于出口陶瓷的铅溶出量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釉上贴花纸装饰的产品越来越不受欢迎。鉴此,我们想从釉下贴花纸方面进行探索,扭转此一局而.因为釉下贴花纸的画面在釉层下面,不仅没有铅溶出量问题,而且经久耐用永不退色。青花产品是我国传统各瓷之一,历来受国内外欢迎。所以就选定了釉下青花花纸作为课题,进行调墨平印釉下贴花  相似文献   

19.
<正>日用陶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使用安全性直接关乎身体健康,作为我国十大类轻工出口产品之一,其中最大的隐患为铅镉溶出量超标。近日,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选取日用瓷"定窑阴模滚压印花碗"送检国家权威检测部门"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江西)",经检测,安全指标全部达标,其中有毒金属元素铅溶出量低于国家最低限量20倍,镉溶出量低于国家最低限量30倍,为真正的"绿色环保餐具"。检测结果显示,定窑日用瓷耐高温,强度大,耐酸碱,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吸水率、微波炉适应性等性能,适合日益增长的对日用瓷餐具高品质、高层次的市场需求。河北省曲阳定瓷有限公司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文增的领导下,恢复了失传八百年的定瓷绝技,日用瓷是该公司当代转型时期的主打产品,以生产中高档日用瓷为主。定窑日用瓷为高温  相似文献   

20.
从七十年代起,各国陆续颁布了陶瓷餐具铅、镉溶出量标准。与此同时,有关陶瓷釉彩颜料及釉料铅溶出量方面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多。但是,其中探讨铅溶出量与釉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