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本简要地分析和概括了垃圾邮件的种类和内容:从技术的角度上介绍了垃圾邮件的制造是如何获得邮件用户的邮件地址,发送垃圾邮件;还介绍了反垃圾邮件系统之一——邮件网关的种类以及及其处理垃圾邮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如何在传统垃圾邮件过滤技术基础上实现垃圾邮件个性化过滤是垃圾邮件过滤领域的重要课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反馈的个性化垃圾邮件过滤方法,一方面将用户反馈应用于邮件分类特征的更新,提取用户个性化邮件分类标准;另一方面,将全局邮件分类标准和用户个性化分类标准综合应用于朴素贝叶斯分类过程,实现用户邮件个性化分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用户邮件分类标准存在差异的环境下,基于用户反馈的个性化垃圾邮件过滤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传统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邮件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大量垃圾邮件问题尚没有十分有效的解决办法。垃圾邮件的传播者总会以不同的方式绕过邮件过滤器而到达用户的邮箱。研究本题目就是为了建立一套类似于网络防火墙的设备,以高效、准确地过滤垃圾邮件,净化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朴素贝叶斯贝努利模型在垃圾邮件过滤时存在的不能体现待分类邮件中文本特征词重要性而导致合法邮件误判为垃圾邮件等问题,引入特征词加权的思想,提出一种低损失的贝叶斯垃圾邮件过滤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降低合法邮件被误判而带给用户的损失,提高过滤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汪曙 《中国新通信》2004,6(10):58-60
本文针对目前Internet上广泛存在的垃圾邮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介绍了垃圾邮件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来源,分析了垃圾邮件的危害,并重点论述了反垃圾邮件的一般技术。  相似文献   

6.
《电子科技导报》2007,(4):79-79
日前,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反垃圾邮件中心承担的2006年第四次中国反垃圾邮件状况调查正式结束。本次调查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垃圾邮件现状,中国电子邮箱企业用户、个人用户反垃圾邮件分析,垃圾邮件每年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韩群 《通信世界》2006,(17A):38-39
长期以来,中国电信一直致力于保持网络安全方面的各项工作。近年来中国电信更是加大了反垃圾邮件工作的力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反垃圾邮件工作体系。一是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和完善垃圾邮件处理办法和流程;二是采用技术手段减少垃圾邮件的发送数量,三是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反垃圾邮件组织、运营商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通过对垃圾邮件的综合治理,中国电信的垃圾邮件投诉量较前两年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张启峰 《通信技术》2010,43(5):109-110,1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邮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通信和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问题也日益严峻,每天收到的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数量已经超过了正常邮件,严重影响了用户对电子邮件的正常使用。文中从长尾理论的概念入手,简单介绍了长尾理论的应用,通过对过滤的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揭示了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也具有长尾现象,从中得出了防止和控制垃圾邮件和病毒邮件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垃圾邮件泛滥的趋势,作者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垃圾邮件控制方法-"首次验证法".通过使用邮件策略文件来阻止邮件来源伪造;通过使用首次验证以及信任指数和联系人列表来保证对合法邮件的干扰性降低到最小,同时也对垃圾邮件发送者产生致命打击.鉴于篇幅,全文只是对"首次验证法"的简单介绍,最后给出了作者对于此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垃圾邮件的危害日益严重,反垃圾邮件技术和反垃圾邮件测试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反垃圾邮件网关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反垃圾邮件网关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陆青梅  尹四清 《信息技术》2008,32(2):118-120
邮件过滤技术是反垃圾邮件的重要手段,目前对垃圾邮件的过滤主要有基于内容、基于IP地址和基于信头、信封等方法,这些方法对垃圾邮件的过滤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由于信体是垃圾邮件的最终载体,而仅依据IP地址、信头、信封中的特征容易造成错误判断.在贝叶斯分类器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贝叶斯分类器的反垃圾邮件模型的原理与实现方法,将反映垃圾邮件的特征综合在一起统称为"属性",避免了单纯基于IP、信头、信封过滤的规则性太强的缺点,降低将正常邮件判断为垃圾邮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邮件过滤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垃圾邮件及其防范技术进行全面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特征过滤技术的被动防范和能力不足问题,提出了利用多邮件地址分类使用的主动防范技术,并通过一个使用户可以自主地扩展自己邮件地址的原型系统,与传统的特征过滤技术配合,形成了更为有效的垃圾邮件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杨雄  朱宇光  云晓春 《通信技术》2009,42(4):127-128
分析了Email蠕虫与传统蠕虫在扩散传播行为上的不同,着重研究了网络拓扑结构对Email蠕虫传播行:匆的影响,通过对power law网络模型,小世界(small world)拓扑模型和随机拓扑模型三种网络结构的分析设计与仿真实验,提出了Email蠕虫在power law拓扑模型传播速度最快并且易于感染高连接度节点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对合法邮件的误判,提出一种基于朴素贝叶斯和层次聚类的两阶段垃圾邮件过滤方法。该方法将邮件划分为“合法邮件”、“可疑邮件”和“垃圾邮件”3类,在第一阶段,利用朴素贝叶斯算法速度快、分类性能好的优点,对邮件进行初步分类;在第二阶段,基于垃圾邮件的发送特征,利用层次聚类算法进行相似性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垃圾邮件的查准率,降低对合法邮件的误判,更加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
传统电子邮件业务使用明文方式传送电子邮件,一旦窃听者捕获电子邮件报文,通过对邮件报文进行分析就能获取邮件内容。尽管当前存在一些解决方案能够提高电子邮件的安全性能,但只要窃听者拥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数据安全仍将无法保证。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信道通信的邮件传输系统。在邮件传输过程中,将量子信道与传统信道结合使用,建立基于量子传输的SMTP协议和POP3协议。最终仿真结果表明,当邮件内容数据长度达到30比特时,量子邮件内容被窃取的可能性接近于0。因此,与传统的电子邮件传输系统相比,量子通信邮件传输系统能够保持较好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电子邮件是APT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攻击中常用的攻击载体,本文针对APT邮件攻击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度分析的APT邮件攻击检测方法。首先,提取邮件头部和邮件正文信息,邮件附件文件还原;然后,分别通过邮件头部、邮件正文、情报检测、文件内容深度检测、邮件异常行为检测和邮件站点自学习等多维度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将邮件归类为普通邮件和可疑APT攻击特征的邮件。本文提出的方法既结合传统的邮件威胁攻击特征,并融入情报检测和附件深度检测,且考虑邮件异常行为分析,最后结合客户业务进行自学习分析,有效地提高了APT邮件攻击的检测准确率,为APT邮件攻击检测提供一种良好的检测方案。  相似文献   

17.
Identity‐based key encapsulation scheme with wildcards (WIB‐KEM) is very useful in email systems for confidential communication, as it enables the effective encryption of email to a range of users simultaneously whose identities match a certain pattern. In this paper, I propose a WIB‐KEM scheme achieving simultaneously high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level. Our scheme achieves the low computational cost because during the decryption phase the bilinear pairing operation of decryption is constant. Moreover, the private key size shrinks as the identity depth increases. I further prove its adaptive chosen ciphertext security under decisional bilinear Diffie–Hellman assumption in standard model. The scheme not only can meet security demands but is also efficient in terms of compu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ur scheme is tested on a modern st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its suitability for large‐scale email systems.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8.
低端PDA设备一般没有操作系统,而只有简单的监控程序来管理用户界面和PDA资源.因此在这种PDA设备上无法提供相应的开发平台和开发工具,并且PDA设备本身具有资源较少、速度较慢的特点.从而使得在PDA上开发网络应用软件相当困难。本文介绍了如何针对PDA设备资源有限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来实现PDA电子邮件系统中所需要的网络协议模块。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H.323多媒体邮件系统的开发,介绍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软硬件平台,重点讨论了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多操作系统的多线程机制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