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住房制度改革推行以来,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为市场红火而欢欣鼓舞的除房地产发展商外,恐怕要数各家银行了。 今年初,国内务商业银行遵循央行有关扩大个人住房信贷业务、促进经济增长的信贷政策,不断降低个人住房信贷“门槛”,加大信贷力度,欲在个人住房信贷(简称“个贷”)业务上多占些份额。且看今年各家银行在个贷市场上的动作。 建行:欲执牛耳 多年来,建行形成了品种较为齐全的个人消费贷款体系,一直把持着个贷的大部分市场。目前建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基本覆盖了全国大多数的重点城市及地区中心城市,办理个贷业务的机构网点达3000多个。到2000年底,建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
个人消费信贷是商业银行获取盈利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本文深入分析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防范措施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住房抵押消费贷款增长很快,违约风险已有抬头趋势"现在大多数老百姓买房都要用到个人住房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情况既直接关系到老百姓购房消费,也直观地反映着楼市的冷暖。来自南京最新的统计数据,2007年南京个人住房贷款稳步增长,南京人用在个人住房上的新增贷款达到了240.91亿元,比2007年初增长五成多。与此同时,房贷违约现象也时有发生。尽管房贷一直是银行的重头业务,也是银行业公认的优质资产,但央行早已对房贷业务公开  相似文献   

4.
早在前年的春天,为鼓励个人投资买房,中国人民银行就在《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中规定:所有银行均可向消费者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住房贷款的首期支付比例由30%降到20%。随即,各商业银行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个人住房贷款的措施,但令人不解的是,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累计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仅有1%,个人住房贷款为何少人“爱”呢?  相似文献   

5.
发展房地产证券化分散金融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已占银行总量的相当大的比重,房地产金融风险越积越高.以上海为例,截至2006年底,上海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自营性房地产贷款累计增加1023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比例高达7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增加728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中占中长期贷款增量的比例高达48%.-旦房地产经济发生波动,企业的经营风险,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波动、贷款利率的调整等突发事件,估计不足导致的风险会转嫁给银行,增加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7)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着传统的竞争格局,导致竞争范围日益扩大,竞争环境也越来越复杂。近年来,银行业务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本文介绍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状况,详细阐述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政策不完善、信用环境不健全、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存在缺陷等,并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银行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3)
"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更加重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防范。目前,个人住房贷款的潜在风险十分令人担忧,通过分析2011年11家银行房地产贷款情况、全国20个大中城市的个人住房贷款风险情况等相关数据,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审核评级制度不完善、购房的需求与购房贷款还贷能力之间不平衡、房价与住房抵押贷款人的收入之比超过被认定的控制范围及利率变动是造成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建议严格审核个人住房贷款人的信用级别、提高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定量化分析水平及完善银行体系的内部控制。实现我国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的定量化、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保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正>"无论是抵押债权证券化还是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其成功运行都需要比较稳定的收益流基础"经过几年的高速增长,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已占银行总量的相当大的比重,房地产金融风险越积越高。以上海为例,截至2006年底,上海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自营性房地产贷款累计增加1023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比例高达76%,其中个人住房贷款累计增加728亿元,新增个人住房贷款中占中长期贷款增量的比例高达48%。一旦房地产经济发生波动,企业的经营风险,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波动、贷款利率的调整等突发事件,估计不足导致的风险会转嫁给银行,增加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各商业银行为了控制贷款高速增长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开始着手紧缩贷款规模。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业务由于风险较低、收益较高,并没有被列入限制范围,一些开发商便抓住银行政策的漏洞,通过“假按揭”为房地产开发融资,部分购房者也与房地产中介合谋,通过抬  相似文献   

10.
最近在某市一家商业银行搞调研.发现这家银行从2001年开始办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到目前已发展个人按揭贷款近万户.贷款额达8亿多元,没有出现一笔风险贷款.按时收贷、收息达100%。这对于当前个人贷款信誉普遍下降.风险增加无疑具有良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