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运用中西药物治疗各种皮肤病是众人知晓了。但是,除了药物之外,皮肤的健美更多地取决于食物。中医认为“医食同源”、“药食同用”,食物应用得当,也可起到治疗即药膳的作用。食物之所以有美容作用,是由于食物也和药性一样,具有寒、热、温、凉(平)四气(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即食性同药性。所以,根  相似文献   

2.
“药食同源”与食物“四性” 中国传统医学最重要的一项主张就是“药食同源”,认为有些药就是食物,而基本上食物都具药性和药用价值,通过“食补”、”食疗”治疗某些疾病.比吃药好得多。由此,也将中医理论中药物具有“四性”、“五味”的观点引入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认为食物同样具有“四性“、“五味”.每一种食物性味的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就不同。因此.人们有必要了解不同食物的性味,以便“辨证“饮食,才能够适当搭配,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讲究食物的“四气”、“五味”,即食物的“性味”。在日常生活中,了解食物的“四气”、“五味”,合理选配食物,既能防病治病,起保健作用,又能促进食欲,增加营养,强健身体,延年益寿。 食物的“四气”是指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叫四性)。四性又可分为两类,即寒凉类和温热类,凉仅次于寒,温仅次于热。寒凉类的食物有大米、小  相似文献   

4.
雁群 《烹调知识》2013,(1):24-25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但如果食之不当,就会造成饮食失衡。中医认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于它们本身具有的若干特性所决定的。中医养生学在饮食养生上讲究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凉、温、热,五味指甘、酸、苦、辛、咸。中医合称"四气五味"为"性味"。食物性味不同而功能各异,人们选择食物时,尤其是进行"食补"时,就得根据各种食品的性味合理选择,因人施补。《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中医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人们知道各种食物的性味后,就可以依照中医这一原则合理选择食物。从历代中医食疗书籍所记载的300多种常用食物分  相似文献   

5.
温霖 《中国食品》2021,(5):124-125
当前,美容养生会所遍地开花,而中职学校美容美体专业致力于让学生通过食疗美容和美容美体手法及养生理论知识,做到审因施养,在做好美容美体养生服务的同时,也成为养生食疗文化的传播者。一、食疗养生法在中职学生美容养生课程中的作用食疗养生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运用中医学说中的阴阳五行、藏象学说、四气、五味来辩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自古便有"药食同源"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有些食物同样也是药物,二者之间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划分。在古代许多医学家就已经将中药的"四性"、"五味"这一理论运用到食物当中,并且认为每一种食物也同样具有"四性"、"五味"。在《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就曾经提到过"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  相似文献   

7.
正药膳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宝藏,其结合了饮食文化和中医文化,是医学与烹调智慧相结合的产物,也是连接古代先贤智慧与普通百姓生活的桥梁。我国素有"药食同源"之说。传统中医学认为,药物与食物一样,具有五谷般之"五色"、酸苦甘辛咸之"五味"、寒热温凉之"四气",并据其特质总结归纳出药物的归经与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食疗理论把食物的味分为五类,即甜、酸、苦、辣、咸,五味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这是世界上一种特有的食疗理论。通过长期的食疗实践,中医学者们认识到,具有特殊味道的食物与药物一样,对某一内脏有亲和性,由此产生了五味各入一脏的理论。据《宣明五气篇》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甜入脾,是为五  相似文献   

9.
正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它是中药学基本理论的组成部分,是中医用来解释、归纳中药的作用和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根据之一。同时,食物的五味也是解释、归纳食物效用和食疗方选用的重要依据。中药学重要著作《本草备要》说:"凡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缓,辛者能散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药物的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有收、降、补、散、软的药理效用,食物的五味亦具有同样的功效。了解不同食物所具有的性味,有助于正确地选用食疗方中的食物,以取得预期的  相似文献   

10.
唐黎标 《烹调知识》2013,(10):52-53
五味是指酸、甜、苦、辣、成五种味道,也可以说是酸、甘、苦、辛、成五种味道。即指食物因营养价值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成等味,既是食物价值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食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五味之中以甘味食物最多,成味与酸味次之,辛味更少,苦味最少。  相似文献   

11.
正传统医学认为粮食食物同药物一样,都有四性五味之特性。四性,即温、热、寒、凉四种属性;五味,则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四性中、寒与凉、热与温有其共性,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温次于热,凉次于寒;而介于寒热之间者则为平性。寒、热、温、凉四性,是与疾病寒、热相对。常见食物中,平性食物居多,温热性食物次之,而寒凉性食物则较少。温热食物多有温经、散寒、助阳、补虚、活血、通络等食疗作用,适合寒证、平素  相似文献   

12.
一、从古至今话药膳 药膳亦即饮食疗法,是中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几千年间,人类在同疾病作斗争,追求防病强身、疗疾延寿的生活实践中,就发现某些天然食物有强身治病的特殊功效。经过长期的不断探索和研究,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食疗经验,并逐步形成许多珍贵的关于食疗的学术思想和专著。中医药学认为,药食同源。食物同药物一样,用之得当,可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因为食物也同样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之性,在食养、食疗时,亦须注意食物的饮食禁忌等。故此,饮食疗法非常强调辩证食疗,辨病施膳。 秦汉以后,食疗药膳有了进一步发展。晋代养生家葛洪的《肘后方》中记载了许多食疗药膳性质的民间配方,如海藻治瘿病,羊肝治雀  相似文献   

13.
周建新 《美食》2007,(5):68-68
人体有心、肝、脾、肺、肾五脏,食物有酸、甘、苦、辛、威五昧。人体的五脏对五味各有所喜。此乃中医所讲的“酸入肝、甘入脾、苦人心、辛入肺、咸入肾”的五味八五脏理论。中国烹饪讲究五味调和.和是饮食之美的最高境界。合乎时序为美。古人要求“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成.调以滑甘”(《礼记》),以适合人体四肘之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则提出“夏宜增辛减郁苦”。他认为夏季心火当令,而苦味入心,苦多则助心火而伐克肺金,为防止肺气受伤。故多吃辛味.以补肺气。但这未免有些机械,现实生活中.还是以甘寒清凉为主,再适当加些清心火的食物,以防中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许磊 《餐饮世界》2009,(1):57-59
五味理论是中医五行学说中的一个分支,具体内容见左表:与烹饪中提及的“五味”有差异的是,中医的五味是指食物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膳食结构是指组成一个国家或民族膳食中主要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我国目前的“高谷物”型膳食结构是由我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人口和农业资源的平衡所决定,同时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饮食经验累积而成。我国文化巨人孔子对我国传统膳食结构的论述“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以及“黄帝内经”中关于膳食结构的理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不仅明示了膳食结构中以植物型食品为主,动物性食品为辅的荤素之比,而且蕴含着更为科学的食物多样化、膳食平衡的内容。谷肉果菜各有气味,膳食中不仅要广为摄取,而且食物的气味(寒热温凉四气,辛甘苦酸咸五味)之间当须和合平衡,方能补益人体精气,否则对人体无益。  相似文献   

16.
获得滋补官府菜专利注册的焦明耀师傅说,药食同源是中华医学养生学的精髓之一,大自然中的各种动物,植物果受天地阴阳之气而生,具有四气五味,药亦养,食亦补,人体要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7.
早在2000多年前,《皇帝内经》中就特别提出"五味"合理搭配的重要性,称"谨和五味,古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5种不同的味道。辛味是指具有辛辣味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中医理论认为,辛入肺,辛味食物具有祛风散寒、解表之痛、行气行血的功效。如生姜、葱白等,  相似文献   

18.
传说,当年神农遍尝百草,尝出莱类甚多,已收入《神农本草经》之中。明代的李时珍用自己独道的眼光和严谨的科学方法,把天下可食之莱都写进自己的《本草纲目》里,说这些非但是菜,更是药物,可以医治人类的疾病。由于蔬菜、粮食、水果等食物与其他草木一样,都有各自的“四气”(即寒、热、温、凉)和“五味”(即甘、  相似文献   

19.
《美食》2011,(4):33-33
“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对身体各有不同的好处。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看来,相对最适合老人的就是酸味食物。因为他们的味觉多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退化,还面临消化吸收上的困难,酸味食物不但可以开胃,也有促消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据行家分析认为,中药在世界医药园地里是一枝奇葩,在治疗、保健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并指出,目前已开发的品种有: 1.中药美容化妆品。目前用于生产美容化妆品的中草药达500多种,如中草药美容制剂、药性乌发素、发乳、洗发精、美容霜、人参营养霜、润肤霜、防皱霜、当归雀斑霜、川芎粉刺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