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烹饪艺术历史悠久、享誉中外,但是在技艺传承方面“以师带徒”的传授形式根深蒂固,其教育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出现了短期培训、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烹饪职业教育,正规的烹饪教育事业(主要指学校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得到了空前发展,逐渐步入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2.
一位大厨的造就,需要有两位师父。一位师父是手艺师父,即传统的师带徒,厨师是技术工种,手把手地口传心授,一方面保证了技艺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使厨师规范快速地掌握烹饪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烹饪解疑     
厨师朋友们,从本期开始将为您们献上一个新栏目——“烹饪解疑”.在我们接触的厨师中,经常有人提出一些烹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烹饪化学、烹饪营养、烹饪工艺等多方面知识.为了帮助厨师们深入理解烹调技术的科学原理,进一步提高烹饪技艺,我们特地邀请了一些烹饪学校的老师和营养专家等来解答这些问题,希望能对厨师们的工作有所帮助.欢迎厨师朋友继续提出问题,我们一定给您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烹饪技艺一直以师徒的形式传授,经历了数千年的悠悠岁月,比较正规的烹饪教育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发展成熟阶段。烹饪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分支,办好烹饪教育是提高国民饮食水平,发展餐饮文化的重要途径,而烹饪技能课则是烹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烹饪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烹饪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邵万宽 《美食》2007,(6):8-9
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和中外交往不断深入。特别是2008奥运餐饮的制作需求。现代的中国厨师迫切需要学习和吸收外国烹饪技艺。21世纪的中国大厨.更需要用“国际餐饮观”来武装和丰富自己.以使自己能够适应现代餐饮的接待需求。这就要求当代厨师具有一定的吸收与包容能力。去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技术空间,吸收外来的烹饪资讯,把本不是本土的莱品制作方法能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表现在创制的作品中,而不是固步自封,死守着祖上流传下来的传统东西不放。烹饪生产制作是一项吸收性很强、更新变化较快、顾客求新欲望强烈的工作.不学习不交流就难以适应和进步,也难以胜任现在的餐饮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厨师到国外工作的人数逐渐增多,这是好现象。证明了中国烹饪在国外具有的魅力和世界人民对品尝中餐不断增强的愿望;也证明了我国与世界上的饮食文化技艺交流进入一个新的启程点。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厨师衡量自身,觉得有出国条件,便通过各种渠道走出国门,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也有些人,压根儿不是厨师,听说厨师  相似文献   

7.
《餐饮世界》2013,(6):52-53
为促进海内外中餐厨师切磋技艺,相互学习和交流,提升中餐烹饪技艺水平,促进中餐菜品创新,推动中华餐饮事业的发展,使中华餐饮文化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发扬光大,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主办,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北京烹饪协会承办的“老恒和杯”第三届国际中餐青年厨师争霸赛于2013年5月9—11日在第八届中国(北京)餐饮·食品博览会期间举行。同期举办的还有由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和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l3’京港澳台烹饪职业精英邀请赛。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中的食品,属于烹任系统的占有相当的比重.历史说明,厨师是烹饪的主要创造者.《中国食品》面向千家,当然也面向厨师.厨师是《中国食品》的读者和作者,《中国食品》则是厨师的家.我们热切希望全国城乡厨师,将自己或同事的心得、见解、新作等写成文字,寄给本刊《厨师园地》专栏,使这块园地,成为各地厨师交流技艺、发表佳作的阵地.——编者  相似文献   

9.
资讯     
第三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暨首届国际中餐青年厨师争霸赛将于厨师节期间开赛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每两年一届的烹饪专业技能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国家级评委担任评判工作。旨在检验全国中餐厨师的创新成果,提高烹饪技艺,交流烹饪信息,满足行业发展和人民日益提高的饮食质量新需求。发掘一批厨界新秀,壮大餐饮业厨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资讯     
《烹调知识》2009,(9X):8-10
<正>第三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暨首届国际中餐青年厨师争霸赛将于厨师节期间开赛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烹饪协会主办,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每两年一届的烹饪专业技能大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国家级评委担任评判工作。旨在检验全国中餐厨师的创新成果,提高烹饪技艺,交流烹饪信息,满足行业发展和人民日益提高的饮食质量新需求。发掘一批厨界新秀,壮大餐饮业厨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场美女与大厨的完美组合。这是家庭主妇与专业厨师的跨界合作。这是一次家常小炒与酒店味道的热烈对碰。2010年,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打造一组烹饪界民间高手PK专业厨师的绝佳舞台。新煮妇是一个爱好美食的烹饪高手与专业厨师切磋技艺、相互交流的平台,如果你是爱好烹饪的民间高手,如果你有独特的私房秘籍。尽管前来报名,我们会热切期待你的加入,让新煮妇因你而精彩。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法国大厨中国讲学 为推动中法两国饮食文化交流,提高 国内西餐厨师的西餐技艺,中国烹饪协 会、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法中协会经 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在法国文化年中安排法 国餐饮文化中国行活动。其中特邀请法国 保罗·奥吉埃旅游饭店学院的法国烹饪大 师到上海等中国部分城市进行西餐厨师培 训。培训主题为法式西餐的发展和流行趋 势.通过法国大师对新的观念、新的材料 和餐饮营养理念的介绍,以及现场演示传 授当代法式西餐的具体做法.让中国厨师 学到最新的、最正规的法式西餐的理论和 实际操作技能。日前,这项交流活动已在 选定的城市开展。据了解,随着中国与世 界交流的频繁.西餐在中国的发展很快. 请进来,走出去.近年来中国西餐厨师不  相似文献   

13.
切肉机、切莱机、削皮机、斩拌机……在烹饪机械大行其道的当下,有的厨师不注重提高包括刀工在内的职业技能,不像前辈厨师那样“一把菜刀间天下”。这种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北京东来顺涮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立新,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强调“手艺人不能丢了手艺”,他说:“烹饪自古重刀工。刀工是厨师的基本功。虽然现在有了烹饪机械,但厨师练好刀工仍然十分重要,轻视不得,疏忽不得。”  相似文献   

14.
重视刀工是中国烹饪的优良传统,早在两千多年前,即有“割不正不食”之说。割烹二字几乎代表了厨师的全部技艺。  相似文献   

15.
从厨四十年,李启贵获得的奖牌和荣誉无数;他是中国第一个在奥林匹克世界烹饪大赛获得金奖的厨师。曾代表中国为27个国家的高级厨师讲授中国烹饪技艺,他被评为中国十佳烹饪大师,他制作的“中华八珍宝鼎”被誉为“天下第一美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烹饪协会正在编撰《中国名厨大典》,秘书处曾来函约请我编撰清代的厨师。最近,在我身边的女儿熊军协助下,搜集、整理了六十余位厨师的材料。在选材的过程中,发现清代厨师有些厨艺十分独到,即使在今天烹饪技艺已很发达的情况下,还有学习和借鉴作用。中国烹协有“继承、发扬、开拓、创新”八字方针。要弘扬中国饮食烹饪文化。恐怕首先还是要继承优良传统,才有可能发扬光大。否则就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有鉴于此,笔者按清代厨师事庖的场合分题向烹饪界从事技术工作的同仁作些介绍。其中,有少数中馈虽不是专业厨师,但其技艺超凡,也一并介绍于后面。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民族的美食在国际上是较闻名的。意大利烹饪为欧洲大陆烹饪之鼻祖,其烹饪技艺可与法、英两国媲美。事实上,意大利饮食文化比法国更深厚。据说,佛罗伦萨的麦第奇世家贵女嫁到法国宫廷时,随身的意大利厨师技艺之精巧,就叫法国人叹为观止。 意大利人把吃视为一桩大事,无论是街边快餐店一碟普通的意大利粉,或在高  相似文献   

18.
最近,记者采访了国内贸易部直属的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部主任、教授、特二级烹调师,去年从新加坡传授川菜技艺归来的罗长松先生。 记者:请问罗教授,你认为当前省内外烹饪学校和厨师培训班层出不穷说明了什么? 罗教授:烹饪专业培训是一种职业教育,烹饪技术作为一种技能必须通过学习方能够去熟练掌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有了更高的要求,众多烹饪学校的出现正是顺应了这样的形势。 记者:我们杂志社经常收到一些信函或电话,揭露个别烹饪学校存在着乱收费和教学质量差等情况反映,不过更多的还是要求我们替他们推荐一所信得过的高水准培训学校,我们了解到贵校成人教育部就是一所对学员认真负责的去处,这里请罗教授就此问题谈谈。 罗教授:中国烹饪文化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许多方面也正在与现代科技接轨。不过有的学校因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19.
“中西两餐、红白两案、民汉两灶”这是新疆烹饪界的厨师们对张元松大师精湛而全面的厨艺的称颂和总结,业内公认他为厨师中的“老大”,是因为他的技艺和品格真正让新疆的厨师们心悦诚服了。  相似文献   

20.
《师说》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古代对于老师一职的高度概括。在我国的一些行业中,时至今日依然沿袭了师徒的教学方式,而对于技艺要求颇为讲究的厨师行业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俗话说:"师徒如父子。"这句话在厨师行业体现地更为贴切,因为一名烹饪老师往往不仅要在烹饪技术上倾囊相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