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文是2000年5月在武汉工业大学“城市.设计.文化.遗产”多国设计研讨会上宣读论文。文中对于欧洲建筑与城市遗产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呼呈人们对于历史性建筑与城市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不但历史悠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直接影响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一带,在世界建筑和文化史上与埃及、两和流域、印度并列为世界4个最古老的建筑艺术(和文明)的发源地。直到20世纪西方近代建筑的许多“先驱者”还从我们的文化遗产中吸取了许多有启发性的概念和手段,突破了欧洲学院派的束缚。例如中国建筑的构架体系和由此形成的空间关系和艺术形式与西方  相似文献   

3.
该文是2000年5月在武汉工业大学“城市·设计·文化·遗产”多国设计研讨会上的宣读论文。文中对于欧洲建筑与城市遗产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呼吁人们对于历史性建筑与城市遗产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4.
裘鞠  邓帆 《河南建材》2021,(7):149-151
建筑遗产作为国家民族的历史承载物,正在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部分,不论对国家还是对城市来说,拥有丰厚的物质建筑遗产,既是财富也是挑战,文章以日本的建筑遗产法规中的优点为引,浅析日本遗产保护法规对中国遗产保护现状的启示,虽然中日的政治和文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日本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的进步对国内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近来随着同中国邦交正常化和濒繁的往来,学建筑的人们也开始加入了这个行列。特别是考察中国古建筑的机会多起来的原因,当然一方面是由于堵塞了的路被打开了,另一方面是如果不知道在东方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建筑,对了解韩国和日本建筑有很多困难。中国古建筑的多姿多彩是无与伦比的,它不仅留有众多的遗址,而且比较完整地保存各个时期的宫殿、官衙、陵寝、城廓、民居以及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等的各种建筑。又由于这些分布在非常广大的地区,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特征,部分的考察只能形成短见,弄不好还容易误入歧途。要完整…  相似文献   

7.
8.
CIPEA——中国国际建筑实践展(China International Practice Exhioition of Architecture)立足于建筑、艺术和历史的多元视角,拟建一个以建筑艺术为主并融合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性艺术会展中心。2003年,建筑实践展在南京正式启动,由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浦口区政府、东南大学建筑系等部门联合主办,预计未来2-3年内,在南京珍珠泉风景区佛手湖畔一片约23.3ha的地块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自清代以来发展了一百多年,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识经历了遵从传统、借鉴西方、自我思辨三个阶段.文章通过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发展历程的梳理,从实例的角度,列举了价值认识的特殊之处并剖析其内在原因,以期为中国特色建筑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喻学才 《华中建筑》2008,26(2):26-30
中国历史上见诸官方记载的国家级遗产保护活动,当始于周朝初年。其标志为《祭法》和《谥法》的问世,距今有3100多年的历史;由国家推动对历史名人的陵墓进行保护则始于汉高祖刘邦建国之初,距今约2200年;而最早的关于建筑遗产保护范围划定的“国家标准”制定实施则始于495年。将名山大川的保护和历史名人的保护结合进行、重视对社会精英的文化基因和生物基因的一体化传承保护、重视建筑物和建筑环境的协同保护,为中国建筑遗产保护的三大传统。  相似文献   

11.
前言“文革”后 1977年我到国家文物局时 ,国家经济困难 ,百废待举 ,不可能有很多财力、物力用于维修、保护古建筑。另一方面有些古建筑维修后闲置无用 ,如北京法海寺修缮后“铁将军”把门 ,无人照料 ;八里庄塔用围墙封起来 ;云居寺被日寇炸毁已成废墟 ,珍贵的石经“坚壁”在仓库中 ,无人问津……而“破四旧”的后遗症远未肃清 ,如普陀山就有人认为是“四旧” ,反对恢复。社会舆论和认识对传统古建筑也有不同的评价 ,北京北二环路规划即认为德胜门箭楼“碍事”拟予以拆除……而对文物古建的保护政策 ,其时也仅仅是 :“保持不塌不漏 ,坏了的…  相似文献   

12.
百年来中国建筑的变化多矣.我以为最重大也最根本的变化是在过去100年中.我国建筑领域逐步实现了历史性的转轨与转型。于是.在今天的中国到处都可见到两类建筑.一类是老式建筑.一类是新型建筑.前者是中国传统的建筑.后者非中国固有.是百年来建筑转轨与转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谢易兵  熊瑛 《城市建筑》2021,(9):137-139
建筑遗产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城市化迅速蔓延的今天,建筑遗产与城市更新之间的矛盾愈发愈烈.本文利用VOSviewer对中国知网CNKI论文数据库中,有关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进行分析.从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建筑遗产个体保护、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建筑遗产保护技术4个方面,对21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4.
广智院 中国最早的博物馆建筑之一。自1905-1952年该馆经营近五十年里,主要着眼于“广智”两字,对开拓人们的眼界,启蒙人们的科学知识,开启民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广智院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中西风格交融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一、韩国建筑与中国地理环境是影响古代建筑文化发展的最大的因素。濒繁的文化交流对地球上任何半岛国家都是一样的。特别是韩国半岛建筑文化的交流,从其内容看,可以说是大陆建筑文化向一个方向的转移。在其他领域也有同样的实际情况,只是在程度上有所差异而已。大陆文化的冲击越深,越明显地看出中国建筑文化给韩国建筑留下的影响。由于经过数千年的韩国与中国的关系通过各个领域显示出多样性来,因而对建筑风格留下什么程度的影响还不太明显,但可以认定产生影响是事实。日本人侵略韩国前对韩国的建筑进行调查以后①,作了这样的叙述,…  相似文献   

16.
当大量的玻璃幕墙、各种奇异的西洋建筑在中国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时候,中国古建筑怎么办?中国传承已久的优秀建筑传统怎么办?近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中国古建筑文化高峰论坛上,政府官员、古典建筑专家、建筑工作者济济一堂,纷纷为目前中国古建筑现状与发展献策,大家一致认为中国古建筑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与价值,现阶段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发掘,使它的价值能够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品牌。  相似文献   

17.
赵源 《南方建筑》2004,(3):12-13
本结合实例并参考大量史料,就中国古代色彩崇尚现象对古建筑用色的形成与演变所产生的影响,作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8.
从50年代开始的当代中国建筑艺术创作,曾走过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50年代中期以前。以当时被称作“民族形式”的创作方式为主导,是20~30年代开始的“民族形式”建筑运动的延续。主张将宫殿、庙宇等传统建筑样式应用于新建...  相似文献   

19.
20.
金磊 《城市住宅》2017,(12):11-15
<正>近年来,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建筑思想、建筑艺水及技术的发展脉络出发,论述20世纪建筑遗产对当前及未来的影响,解析20世纪建筑与建筑师被关注的原因,研究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的建筑,从多方面探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要点,分析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