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缓解国家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紧缺状况,近年在西部地区开发并确立了一大批选煤厂项目,浓缩池工程是选煤厂工艺中水的浓缩循环再利用工程。在浓缩池施工中如何保证不渗漏,保证底板坡度,是浓缩池施工的重点和难度。论文主要阐述了大直径浓缩池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涣选煤厂浓缩池,直径45m,根据工艺要求,浓缩池整体位于地面以上,浓缩池池壁高7.2m,底板平均支撑高度为地面以上3.5m。该工程成功地采用了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代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很好地消除了大直径浓缩池温度应力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矿井概况伊川县暴雨山煤矿为基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一期矿建工程为主、副并施工,主井设计深度471m,直径4.5m;副井设计深度466m。该工程由黑龙江省鸡西矿务局建设工程公司第五工程公司承建,于1998年9月正式动工,事故发生时,主井已施工373m,副井已施工350m。2事故经过1999年3月2日16时左右,施工主井的掘进一队4点班人员全部入井,放炮员沈某去距井口约500m的炸药库领取火工品,共领取10箱250kg水胶炸药和110发8#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炸药用塑料编织袋盛装,…  相似文献   

4.
刘涛 《煤炭工程》2001,(12):33-36
本文根据产量与采高之关系、国内外对于工作面合理采高的确定、大采高综采的局限性及相应的解决办法、首采工作面围岩力学性质、邻近矿井的施工情况等方面的资料和经验,从煤质、矿压、对底板比压和设备运行角度等方面对寺河矿井大采高工作面留顶煤还是留底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山西离抑矿区沙曲矿井坑口选煤厂513.115m跨河上仓栈桥60m预应力钢桁架的制作 ,安装,预应力钢绞线束的敷设和高空张拉工艺等,并对应力监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预应力钢结构今后应改进的意见。本文对预应力钢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向大距度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行业动态     
煤炭业调整计划指标国家机械局公布生产过剩工程机械类及相关机械产品据国家机械局的资料,以下热门机械产品目前生产能力过剩:(1)凿岩机、凿岩台车、装岩机(立爪装岩机除外)、3m3及以下小矿车、直径2.5m及以下绞车、直径3.5m及以下矿井提升机、矿岩破碎机、磨矿机、40m2及以下端分机、直径700mm以下旋流器、选矿设备、选煤设备、800kw及以下采煤机、斗容35m3及以下矿用挖掘机、矿用及环保用搅拌浓缩过滤设备(真空、加压式)等矿山设备,现有年生产能力过剩;(2)三轮农用运输车。现有年生产能力为3…  相似文献   

7.
霍振龙 《山西煤炭》2021,(1):6-10,32
为解决寺河煤矿二号井97盘区采掘接替紧张等问题,在97307工作面采用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在介绍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原理、施工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结合该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给出恒阻大变形锚索支护参数;结合工程实践、理论计算等,得出顶板切缝高度8.0m、切顶角度80°、孔间距500 mm、单孔装药量3.0 kg、四孔爆破...  相似文献   

8.
1 概 况六矿选煤厂是一座年设计入洗 1 2 0×1 0 4 t的大型矿井动力煤选煤厂。2 0 0 1年初投产。工艺流程为入洗 + 1 3mm的筛上块煤 ,螺旋滚筒加水介质旋流器联合分选 ;煤泥水系统采用高频筛、浓缩池、压滤机进行分级、浓缩、回收 (见图 1 )。  投产初期 ,出现了煤泥水不能闭路循环 ,达不到煤泥水零排放要求。部分煤泥水外排 ,不仅造成水资源、煤炭资源流失 ,而且污染环境。2 煤泥水来源矿选煤厂工艺流程相对简单。利用螺旋滚筒加水介质旋流器做主选设备 ,部分煤泥水充当介质在系统内循环。生产中产生的煤泥水量比其他传统工艺少得多。…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善木垛沿空留巷木料消耗量大、劳动强度高、施工复杂、支护强度较低的问题,高河煤矿采用了高水材料充填墩柱沿空留巷技术,并在E1302回风巷进行了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木垛沿空留巷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286 mm,采用高水材料充填墩柱沿空留巷技术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188 mm,墩柱最大变形量为65 mm,高水材料充填墩柱沿空留巷技术施工工艺简单、墩柱抗压强度大,可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同时增大巷道通风断面有利于风排瓦斯,防止矿井发生瓦斯事故。  相似文献   

10.
筒仓是煤矿地面建筑中常见的构筑物 ,其施工多采用滑模施工工艺。以笔者参与的大秦线 1 8个配套集运站之一———新高山煤炭集运站2 1m筒仓为例 ,对筒仓仓顶结构的施工作一探讨。1 工程概况新高山煤炭集运站末煤筒仓系贮煤量 1 .5万t,三仓一字排列 ,互不相连 ,墙距 1 .1m ,内径 2 1m ,壁厚 0 .5m ,为环形刚性基础 ,仓上结构如图 1。仓上为单层混合结构 ,网架屋顶 ;筒壁内倒“八”字锥壳板及HL -2、HL -3。图 1 仓顶结构示意图2 施工方案因滑模施工已较为普及 ,本文只讨论仓顶结构的施工方案 ,如图 2。(1 )HL -3的空滑处理当…  相似文献   

11.
峰峰矿区断裂构造发育,在深部开采的一些矿井,由于水压高,在高压水头和矿山压力联合作用下,断层上盘开采或掘进时,可能发生突水事故,须留设防隔水煤(岩)柱,但由于水压高,留设的防隔水煤(岩)柱尺寸较大,影响正常生产,也不利于断层的导(含)水性、断层带胶结程度及断层带附近煤岩层完整性精准探查。因此,在保证巷道掘进安全的前提下,重新探讨矿井深部断层防隔水煤(岩)柱的留设,通过分析计算巷道掘进期间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超前距表格及公式等,决定Ts暂取0.10 MPa/m进行计算留设,既能满足巷道掘进期间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及超前距,又能为断层的导(含)水性、断层带胶结程度及断层带附近煤岩层完整性进行探查与治理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以2901运输巷为例,对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基于2901运输巷工程概况,优化了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支护技术,主要为顶板补强及切顶卸压锚索加固技术、巷道临时支护设计及巷旁挡矸支护设计,设计了顶板预裂切缝方案,主要为预裂切缝孔深、双向聚能爆破预裂技术及爆破预裂切缝施工工艺等,并进行了现场巷道围岩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施工方案可有效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保护层卸压开采两煤层终采线合理位置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围岩应力分布演化及其对前方底板巷的动态影响规律,基于采动支承压力在煤层前方及底板内的演化规律,运用FLAC^2D模拟分析了淮南矿区11煤作为13煤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在不同煤柱宽度下的采场围岩应力分布特点,并进行了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留110m煤柱可以减弱采动对前方底板巷道的影响,当开采上方解放层时,应避免两煤层终采线留设在同一位置,错距为30—50m,可以减少采动应力叠加影响。  相似文献   

14.
1 工程概况跳伞塔位于太原市第二少体校院内,为钢筋混凝土薄壁筒形结构,其总高度为53m,底部外径4m,内径3.56m,壁厚22cm。在筒壁的外侧布有16mm、网度为100mm×100mm的钢筋网。近顶部外径为2.4m,内设有厚300m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跳伞运动员停留洞室。塔内有楼梯。高48m处,以水平相间120°装设有3个桁架式角钢构件跳伞塔臂,其长度为11m,质量约为60t。跳伞塔的总质量约350t。跳伞塔西侧与体育馆相距40m,东侧距小二楼40m,东南侧距6层宿舍楼22m,西南侧距2层楼…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色连二矿厚煤层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时,巷道围岩切顶卸压及支护机理参数,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工程类比及工业试验的研究方法对留巷相关参数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理论分析确定沿空巷顶板悬臂梁越短,顶板压力越小,留巷段稳定性随围岩切顶高度增加而增加,切缝孔窥视确定装药结构为3-2-2-2-2-1-0时,顶板围岩能够形成切缝面,切缝效果较好;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试验研究表明,留巷段采用"深浅部围岩"分层支护参数支护时,顶板锚索锚固围岩稳定,工作面动压影响留巷段距离为270.4m,巷道顶底板最大变形量为628.92mm,满足安全高效生产需要,研究为同类型地质条件矿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高瓦斯矿井受采动卸压影响的下伏煤层瓦斯地面抽采,根据寺河矿5303工作面复杂工程地质条件,基于采动引起的底板岩层应力变化分区,通过对比常规直井和斜直井轨迹模拟结果,结合斜直井钻机参数特点,提出了使用斜直井钻机地面施工水平井抽放采动卸压瓦斯工艺技术;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斜直井钻井轨迹设计方法,有效指导了钻井施工,满足了地质目标要求。完井后自喷生产表明,使用斜直井钻机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施工煤层气水平井的技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立井井筒延深是矿井延深工作的关键工程.同时,延深矿井的数目也很大,1974年曾占生产矿井数的34.2%.因此,应予重视.一、井筒断面1.有延深间.建国初期井筒断面中曾设有延深间,供布置吊桶提升.优点是提升机设在地面,矸石直接排出,井下辅助工程量小.但使井筒直径增加一级,并因延深断面小,既使用小吊桶也仍不符合安全间隙要求.故过去很少采用.鹤岗新一矿主井设计  相似文献   

18.
何沐 《采矿技术》2021,21(1):55-57,69
以某矿井近距离煤层开采为工程实例,建立FLAC3D数值模型,分别模拟:当煤柱宽度一定时,巷道变形与巷道布置错距之间的关系;当巷道布置的错距不变时,留设的区段煤柱的宽度对本煤层回采巷道变形的影响。模拟结果得出了当煤柱宽度为15 m时,巷道顶底板移近量在错距为4 m时达到最大;综合考虑巷道维护与资源采出率,最佳的巷道布置错距为6 m~8 m;当巷道布置错距为6 m时,巷道变形随着煤柱宽度的增加而减小,根据煤柱内的垂直应力分布得出煤柱的留设宽度不应小于16 m。  相似文献   

19.
陕西地质工程总公司珠海公司 1997年 3月承担了广州市天河体育村商住楼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任务。该商住楼位于广州市天河北路南侧 ,基坑南北长 10 7m ,东西宽 34m ,开挖深度 9m ,属深基坑支护工程。在施工东线③~⑥轴到 - 5m的深度时 ,距基坑边缘 1 5m和 4 7m处出现两瓣严重的变形裂缝 ,④~⑤间的锚固体发生整体滑移 ,构成工程事故。1 事故发生原因(1)地层原因。东线③~⑥轴间 - 3 2m以下渐变为松散无胶结的含水砂层 ,在侧压力的作用下 ,砂层结构破坏发生变形。(2 )附加荷载过大。①~⑥轴间为基坑出土坡道预留区段 ,施工时 ,…  相似文献   

20.
薛志东 《煤》2021,30(5):30-32
针对四台矿8号煤层在回采过程中,底板隔水层破坏,断层破碎带出现的突水事故,提出一种新的断层防水治理方案,根据工作面的实际水文地质情况,确定防水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采用阻渗注浆加固防水方案,设计注浆加固相关参数,最后在8号煤层上进行注浆加固试验,结果表明:在注浆孔施工过程中,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为80 m3/h,进行阻渗注浆加固后,工作面的最大涌水量只有18 m3/h,说明阻渗注浆加固大大降低了巷道底板突水事故,确保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