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感潮河口水闸闸下多为软基,口门冲刷问题突出。该文采用物理模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感潮河口水闸无翼墙式新型消能工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表明,该技术与常规水闸相比,简化了翼墙和防冲槽设计,可以使闸下水流充分消能、有效减轻闸下冲刷,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应用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根据沿海闸下感潮河口淤积的特点和成因,介绍了清淤的方法及多功能清淤机的主要参数、用途、结构、特点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钱福军  钱江 《中国水利》2014,(10):36-38
根据感潮河段水文特点,分析了感潮段沿江引水闸传统控制方式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利用水闸自动监控实现水闸过闸流量的自动调节的方式,较好解决了传统控制方式存在的缺陷。结合高港节制闸流量自动调节控制技术的应用,对该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强潮河口桩式丁坝减冲促淤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塘江涌潮气势雄伟,世界闻名,但对海塘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该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丁坝型式——桩式丁坝,从现场观测资料对比、实体模型试验和机理分析三个方面,分析桩式丁坝的减冲促淤效果,探究丁坝护滩保塘的机理.与堆石丁坝比较,桩式丁坝具有设计合理、施工简易、坝体内无内压力、有效地减轻了局部冲刷、便于维护检修等一系列优点。桩式丁坝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河道整治、海塘保护等工程中.  相似文献   

5.
强潮河口上游建库引水使河流人海水量及流量过程发生变化,将对下游河口段河床的冲淤及盐度产生影响,从而引起水环境及泥沙问题。为预测建库引水对下游河床及盐度产生的影响,并以浙江省飞云江河口上游建库为例,建立了飞云江河口一维动床及盐度输移数学模型,在对实测水文泥沙及盐度资料验证的基础上,定量地研究了飞云江河口上游建库及引水对飞云江河口河床冲淤及咸水入侵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5,(9):54-58
针对新疆粉细沙河床上堤坝工程防洪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在室内开展河工动床模型试验,并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水力插板实体丁坝、井柱桩透水丁坝的缓流促淤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型式丁坝的坝后流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后流速降低了约46%,水力插板实体丁坝及井柱桩透水丁坝坝后流速分别降低了约16%和30%;水力插板透水丁坝坝后未出现明显的回流区,使其坝后淤积高度大于另外两种型式丁坝;水力插板透水丁坝比水力插板实体丁坝与井柱桩透水丁坝在维持自身稳定性上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沿海闸下感潮河口淤积的特点、成因及清淤保港的设计要求,对多功能清淤机设计中的清淤方法、理论依据、总体构成、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法等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的感潮河口水闸众多,其闸下软基防冲是众人最关心的问题。结合南台头排涝闸工程的水工模型试验和原型的实际运行情况,对闸下口门区流态及冲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起动流速相似准则选择天然沙模拟闸下软基,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对于因冲刷而易发生河床演变的工程,需通过动床试验来论证。该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田水利科研试验中经常涉及多因素多水平试验,若将全部可能方案组合在一起试验,成果虽较精确可靠,但处理多、规模大、耗资多.往往难以实现。正交试验法能解决这些不足,它是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一套规格化表格——正交表,科学地安排试验处理,达到用较少处理找到预期最优或较优方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何勇  朱昊  邵勇  杭丹 《人民长江》2018,49(4):83-88
感潮河段支流口门外江侧水流受涨落潮牵制作用明显,水流流态复杂,为保证河道堤防安全,避免在大流量引、排水时河道严重冲刷,危害临近建筑物,对闸下冲刷展开研究十分必要。以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界牌水利枢杻为例,构建1:50物理模型开展试验,结果表明:若新开河被开挖至粉砂层,由于粉砂起动流速较小,极易被水流冲起造成河道严重冲刷;由于水流在软硬介质边缘处会产生漩涡,不停的淘刷坑底,使冲刷坑不断加深,所以在进行建筑物护底设计时,应全河段宽度范围内进行防护;根据感潮河段水流受涨落潮牵制作用的水动力特征,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主流路上冲刷较为严重的区域建筑物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岸线绵长,河口港湾众多,东南沿海地区在台风季节经常不同程度地受到台风影响。台风期的强降雨和风暴潮给很多地区带来洪涝灾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以浙江省某感潮河口地区为例,充分利用河口地区特殊地理条件,提出将河口挡潮闸外移以增加调蓄容积,保障区域防洪排涝安全,并以此作为一种提高沿海感潮河口防洪排涝能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感潮水闸引水量计算基本采用一潮推流法,但一潮推流法工作量很大,并不适合所有情形的水闸, 特别是对于闸门变动较大的水闸, 每年需重新校测,测验任务繁重,目前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以定波闸为例,研究了引水量计算的一种新方法,以水力学公式为基础,分析水位差流量关系,结果表明精度完全达到规范要求。为沿江水闸的引水量统计提供了一个比较精确的简易可行的方法,为精确掌握沿江引水量,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河口海岸滩涂围垦工程的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动边界的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以椒江河口为例,在完成了对实测水文资料的验证后,对台州浅滩围垦前后台州湾的潮流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台州浅滩实施围垦工程后,台州湾潮流特征基本不变,对航道流速无影响,在不改变潮流特性的情况下,可对滩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长江口北支中段新村沙整治和海门中下段围垦等工程的实施,使北支河宽不断缩窄,边界条件发生了变化,径潮流动力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解近期北支涌潮的特性,采用自记潮位仪采集潮位数据、人工岸边观测潮头、抛设浮标观测流速以及快艇迎潮头(潮头追快艇)的形式观测涌潮。结果表明:涌潮主要发生在浅滩区域,包括青龙港上游及崇海汽渡上游浅滩处,涌潮高度分别约为0.63 m和0.74 m,在灵甸沙至崇海汽渡上游浅滩仍然存在一线潮现象。掌握涌潮生成、增强、衰弱及消失的大概位置,分析涌潮成因、形态和特点,能够为深入研究北支中上段河床冲淤变化与其特殊水动力条件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基础资料,进而为稳定北支河势、合理开发利用北支航道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已有文献对海湾的断面面积的研究仅考虑潮量一个因素,进一步把考虑了径流、落潮历时、落潮含沙量的河口河相关系应用于海湾,用浙江省的杭州湾、象山港、三门湾、乐清湾等区域25个断面进行验证,其结果十分吻合.对河口河相关系进行全微分后,可以用来预测人类活动(如海湾内建水库、支汊堵坝、围垦等)对海湾断面变化,预测与实测资料基本吻合.对该河相关系经一定演算,揭示了河口、海湾关系的一致性的原因是它们都是满足床沙起动流速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钱挹清 《人民珠江》2005,(Z1):45-49
珠江河口近年因网河无序无度采砂和口门围垦过快、治理滞后,且遭遇1994和1998年两次大洪水,从而引起水情的变化,洪涝灾害加重,防洪安全受影响.根据西、北江三角洲河道及河口浅海区冲淤演变新情势,分析近期冲淤加剧的主要原因及影响,提出珠江河口整治研究方向主要是稳定网河分流比和维护河口潮汐通道,管理对策主要是加强采砂、岸线、滩涂开发利用等管理.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北槽潮波传播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后,北槽河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槽河床形态、水深的变化必将影响长江口潮波传播。为研究长江口潮波传播的变化,利用非结构网格FVM方法建立了大通至外海的大范围数学模型,研究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各分期工程对潮波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因工程量相对较小,工程实施后,北槽潮波变化相对较小;二期工程后北槽潮波能量损失较大,高潮位略有抬升,低潮位大幅度抬升;三期工程后,潮波变化与二期工程基本一致。北槽导堤工程引起的潮波能量损失较小,丁坝工程致使潮波能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18.
黄河口潮流与泥沙输移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河口的海洋动力输沙能力受径流、潮流和波浪等动力条件的影响,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利用MIKE21模型建立了渤海水域大模型和黄河口水域的小模型,大模型为小模型提供外海边界条件.利用渤海水域验潮站的分潮资料对大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黄河口水域小模型计算研究了多个人海流路口外水域的潮流过程和潮流输沙能力,计算结果得到黄河口水域新、老口门附近存在三个高流速区,最大潮流速在1.7m/s左右,自渤海湾向莱洲湾的强大沿岸流输沙是黄河口潮流输沙的主要形式,分析计算口外泥沙净通量得到刁口河、原河道和现行清8流路、马新河、北汊流路和十八户流路口外水域向口门两侧10km外和外海的输沙量占利津沙量百分数分别为51.04%、39.27%、29.94%、17.75%、12.96%和7.22%,年均输往外海沙量分别为3.00亿t、2.18亿t、1.66亿t、0.99亿t、0.72亿t和0.40亿t.计算得到的清水沟原河道的潮流输沙能力与多年资料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越地良地水闸位于红河支流的潮汐河口,日最大潮差2.5m进行水工程模型试验时需考虑潮汐作用的影响,试验采用1:30正态模型,全长60m宽55m,为单一顺直河段,模拟不恒定的双向水流。模型试验所用的生潮设备和测控系统由珠委科研所研制提供,成功将图形化潮汐模型测控系统移植到水闸的不工潮汐模型上,完成了试验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