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一、龙井茶的历史渊源
龙井茶,因地得名,发祥于“老龙井寺990自北宋熙宁11年(公元1078年),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即释元净(公元1011~1091年)与众僧从上天竺来到狮子峰下落晖坪的寿圣院(称老龙井寺),周围所产之茶开始称为“龙井茶”。辩才法师在题为《次赵清献公诗》曰:“南极星临释子家,杳然十里税青华。公年自尔增仙籍,几度龙泓诗贡茶。”表明龙泓(即龙井)所产的小龙茶已是贡茶。寿圣院与上天竺白云峰相距很近, 相似文献
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核心要素是其质量要求。本文将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要求区分为质量安全要求与质量特性要求,并探讨完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的核心构成要素。推进地理标志产品更高质量的国内发展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指标,从而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应严格界定地域保护范围、特色品质指标等质量特性相关要求,避免地理标志产品质量与产地的关联性要求弱化,解决地理标志淡化为产品通用名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7.
8.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于浙江省加快农业增收,农民致富,促进特色优质品牌产业化发展和特色产品走向世界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升浙江省特色产品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调研发现,目前浙江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方面存在着管理制度混乱、重申报轻管理、片面追求利益、违法使用地理标志以及保护标志及市场监管不力等问题,为此,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同样的产品,一旦戴上地理标志商标的"护身符",立即就身价倍增。地理标志作为产地标志,既是无形资产,更是知识产权,由于知名度高、附加值大,在文化和经济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正是因为这种原因,侵权假冒,被无权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地理标志产品 杭白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产在桐乡的白菊花,花瓣洁白如玉,花蕊灿若黄金,色香高雅,味甘性凉,药食同源。既可当药用,又可作饮用,还可供观赏,确实是菊中珍品。明清时期,白菊又名甘菊,当时白菊商品生产已露头角。明末清初杰出农学家张履祥所著僻h农书》中曾提到“吾里不种棉花,亦有以此为业者”。可见,桐乡栽培白菊花当时已达到一定规模, 相似文献
11.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新成瑞犬形。上品功能味甘露,还知一勺可延龄”。唐朝大诗人刘禹锡诗中所咏之物就是枸杞。因其“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名枸杞。枸杞为茄科枸杞属植物,世界分布有80多种,惟独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利用历史悠久,药理功效最佳,既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也是不可多得的“药食同源”物种。 相似文献
12.
近日,河南三门峡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又传喜讯。继该市灵宝大枣、卢氏连翘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成为地理标志产品不久,灵宝杜仲、卢氏木耳又顺利通过实质性审查进入了公示阶段,这标志着该市地理标志产品“家族”即将增添新成员。 相似文献
13.
14.
7月17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08年80号公告,批准对河龙贡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标志着宁化县实现国家级品牌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16.
如何对我国地理标志产品有效地进行管理,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适宜的产品分类方法对产品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以决定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品质形成的因素为基础的分类方法,将产品分为传统声誉型、地质决定型、生长环境主导型、加工环境主导型以及原料产地和加工环境双重决定型等五类,利于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以及今后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一、历史渊源
绍兴,地处我国东南,是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座“流淌在2500多年历史长河里的城市”、“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此地“水木青华,山川映发,物产富饶,人文荟萃”,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之美誉,驰名中外的绍兴黄酒便产于此。 相似文献
18.
提到茅台酒、龙井茶、阳澄湖大闸蟹……作为普通消费者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但是提到地理标志产品,恐怕了解的人并不多,更不要说在它们之间建立什么联系了。其实上述产品都属于地理标志产品。 相似文献
19.
“二锅头,三百年,源自牛栏山里面”,这是牛栏山二锅头酒的经典广告宣传语,三百年的酿酒历史,三千年的饮酒文化,千载悠悠古镇,牛栏山二锅头酒就产于此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酿造美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牛栏山二锅头酒已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于2008年5月1日发布实施国家标准,为牛栏山二锅头酒提供了良好的保护和宣传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夏天无是一种原产自江西省余江县的中草药材,由于它的地上部分一到初夏季节就枯萎而难觅其踪,故得名夏天无。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夏天无的块茎中含有能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化学成分,对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中风偏瘫等多种疾病疗效显著。余江县有记载的用药历史可追溯至东汉年间。余江县足全国最大的夏天无种植区,2008年人工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