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效油溶性稠油降粘剂CYJJ的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太亮  龚科  闵敏  李建波  钟水清 《钻采工艺》2007,30(2):115-116,119
介绍了稠油开采现状、方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该降粘剂的目的。根据稠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子结构设计,以烯类酰胺、羧酸酐、高碳醇共聚合成的高效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对合成的CYJJ降粘剂的降粘机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同时对降粘剂的降粘剂性能进行了评价,并与常规的水溶性降粘剂进行了降粘效果对比分析研究。通过评价表明,合成的CYJJ降粘剂具有高效降粘性,抗盐、抗矿化度性能优良的特点。其降粘率达87.2%,抗盐浓度达到30000mg/L,抗矿化度10000mg/L,比水溶性降粘剂的降粘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降粘剂A-1的合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酰胺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和高分子化学反应合成了降粘剂A-1。对降粘剂A-1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降粘剂A-1的降粘性和抗温性好,与其他降粘剂相比,A-1的动切力降低幅度小,能满足泥浆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绥中36-1油田原油物性的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聚合物降粘剂单体进行了初选,继而合成了一系列聚合物降粘剂,通过对所合成的聚合物降粘剂降粘效果的筛选和研究,确定了对绥中36-1油田具有较好降粘效果的聚合物降粘剂BST-RP及其配方;并对该聚合物降粘剂存在情况下,体系其他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以及采用聚合物降粘剂对原油后处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BST-RP降粘剂具有较好的综合效果,对原油开采及其后处理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稠油油溶性降粘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油溶性降粘剂的降粘机理,介绍了降粘剂的种类及合成降粘剂的典型单体;综述了稠油油溶性降粘剂国内外研究应用的进展情况,并分析了国外降粘剂在国内油田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溶性降粘剂研制开发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油溶性降粘剂的发展方向.分析认为,降粘剂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原来酯性分子骨架上引入具有极性基团或表面活性的侧链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有机硅钻井液降粘剂HOS的性能,考察了诸因素对降粘效果的影响,并与常规降粘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OS在高固相(重晶石、膨润土和劣质土)含量的钻井液体系中降粘效果好,在重晶石加量为120%的钻井液中,降粘剂HOS的降粘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降粘剂XY-27、SMT。降粘剂HOS具有良好的抗温能力,抗温可达180℃。降粘剂HOS加入方式简单,无需配成碱液,现场使用方便,既可用于配制新浆,也可用于老浆进行流变性调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稠油开采现状、方法、存在的问题及CYJJ降粘剂的研究目的。根据稠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子结构设计,提出了以烯类酰胺、羧酸酐、高碳醇共聚,合成了一种高效油溶性稠油降粘剂CYJJ。文章讨论了合成过程中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降粘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降粘剂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降粘剂性能评价表明,合成的CYJJ降粘剂具有高效降粘、抗盐性能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超稠油耐高温乳化降粘剂优选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杜84块超稠油区块的油层特点、油品性质等因素,从配伍性、降粘效果、吸附损失、洗油能力及驱油效率等方面入手,对乳化降粘剂进行筛选评价。筛选出适合于超稠油区块的最佳降粘剂为CSL-1,降粘剂最佳质量分数1‰~2‰。CSL-1型乳化降粘剂具有耐高温性能,在300℃下其降粘特性不失效,完全适合于蒸汽吞吐井的井底降粘。  相似文献   

8.
稠油化学降粘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9  
周风山  吴瑾光 《油田化学》2001,18(3):268-272
综述了稠油开采、集输和管道输送中使用的化学降粘剂(主要是油溶性聚合物降粘剂)及化学降粘技术。这是国内外研究、开发均很少的一个领域。全文除前言外包括以下四大论题。①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技术:原理,降粘剂结构特点及国内油田应用于稠油井采油的一个实例。②油溶性降粘剂:发展简史,结构类型(主要为共聚物降粘剂)及国内外现场应用的11种商品降粘剂(10种用于长距离管输,1种用于稠油井生产)。③在我国油田的应用问题:集输,水乳化降粘(使用水溶性乳化剂),作为辅助手段的油溶性降粘剂,稠油改质降粘。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方向:油溶性降粘剂的作用机理及合成中的新思路,适当结构的降粘剂与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化学降粘的局限性。参考文献63条。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国内解决钻井液体系中流变性调节的方法,即向钻井液体系中加入降粘剂来降低表观粘度和切力。通过综述国内外主要应用的3大类钻井液用降粘剂的基本组成和性能,讨论了未来降粘剂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型降粘剂产品要与钻井液体系配伍,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双赢,为研究降粘剂的企业提供有效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前实验室降粘剂评选,主要侧重稠油的降粘效果,而对降粘剂造成的高pH值引起地层伤害,原油破乳及连续温度下的乳液转相,粘度等指标评价。本文运用HAAKE粘度测量仪,对稠油及降粘剂有关特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并评价筛选出了适应六一九区不同区块的降粘剂及使用浓讴。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套保油田储层胶结松、易出砂,且隔层薄的特点,选用了三种降粘剂进行室内驱油实验研究,并考察了三种降粘剂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选用A型降粘剂、浓度为0.5%、注入速度为1.0mL/min,具有良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降粘剂复合驱注入速度界限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原油及聚合物-降粘剂溶液具有较高的粘度,导致胜利油区聚合物-降粘剂复合驱注入井的注入量往往因为无法达到预定的配注要求而被迫进行间歇生产,且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方法用以确定聚合物-降粘剂复合驱的极限注入速度,严重制约了稠油油藏化学驱技术的推广应用。基于数理统计原理和油藏数值模拟等方法,首先建立孤岛油田东区Ng4~1-5~1单元聚合物-降粘剂复合驱的典型数值模拟模型,然后采用PB试验设计进行主控因素筛选,最后借助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聚合物-降粘剂复合驱无因次吸水指数预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聚合物-降粘剂复合驱注入速度界限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方案和验证方案所对应的无因次吸水指数的实算值与预测值的吻合度较高,两者平均误差仅为1.71%,说明所建立的无因次吸水指数预测模型具有可靠性;当聚合物质量浓度为2 000 mg/L、降粘剂质量分数为0.4%、降粘剂降粘率为90%、注入段塞尺寸为0.4 PV时,目标区块的极限注入速度为0.106 4 PV/a,计算结果与矿场实际注入数据(0.11 PV/a)相近。  相似文献   

13.
在对大港官109-1断块稠油组成及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油藏高温、高矿化度及水驱采出程度低的特点,研制出一种降粘剂。在含水量大于30%及降粘剂加入量大于1 000 mg/L(占油水总质量)的条件下,能使油水体系形成稳定的O/W乳液,降粘率大于97%,且降粘剂的存在对采出液的破乳脱水没有负面影响。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降粘剂驱油体系比水驱体系稠油采收率提高22%以上,说明使用降粘剂可降低油藏稠油粘度,改善水/油流度比,提高波及系数,明显改善水驱效果。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原油田濮85块的稠油特性,进行了高温油藏CR-1稠油降粘剂的配方设计和室内性能评价。性能评价包括降粘效果、水相油相体积比对降粘效果的影响以及CR-1降粘剂与集输破乳剂的配伍性等。矿场应用效果证明了CR-1稠油降粘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稠油由于粘度高,流动阻力大,给生产造成很大困难。本文通过室内实验,分别用降粘剂JDV-2、JDV-3对4口油井进行降粘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降粘剂JDV-3的降粘率高于JDV-2的降粘率,即降粘剂JDV-3效果好。通过现场试验,降粘剂JDV-3满足了含水在10%~70%的稠油井使用,在实际生产中能够很好的降低原油的粘度和油井生产最大载荷,满足生产的需要,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抗温抗盐型钻井液降粘剂JNJ-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抗温抗盐型钻井液降粘剂JNJ-1的合成与室内评价结果.该处理剂主要用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马莱酸酐(MA)、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等物质来合成.室内实验评价结果表明,该钻井液降粘剂具有很好的降粘作用,抗温、抗盐及抗高价离子污染能力强,是一种新型钻井液降粘剂.还就合成条件对该钻井液降粘剂降粘性能的影响以及合成产物的降粘能力进行了测试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针对胜利油田王庄稠油粘度大、开采难的问题,研制了新型超稠油抗盐乳化降粘剂JDL-1。原油的粘温实验表明,王庄原油在温度超过50℃时,粘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趋缓。用自行研制的降粘剂JDL-1和几种不同降粘剂对王庄稠油做了降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降粘剂JDL-1的降粘效果最好。对于影响降粘剂JDL-1对王庄稠油降粘效果的因素做了系统实验,包括降粘剂加量、油水比、降粘温度、矿化度等。结果表明,降粘剂JDL-1的最佳降粘实验条件为:加入量小于0.3%,油水比70:30,降粘温度50℃。  相似文献   

18.
以某采油厂6口油井的采出液为介质,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使用原油乳化降粘剂对采出液脱水的影响.主要试验了原油乳化降粘剂对原油脱出水水质的影响、原油乳化降粘剂与破乳剂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19.
HG系列降粘剂对宁一联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建兴  刘艳 《油田化学》2000,17(1):17-20
研究了HG系列降粘剂对不同含水率的华北油田宁一联原油乳状液流变性的影响。HG系列降粘剂为华北油田常用降粘剂,其主剂为多乙烯多胺起始的嵌段聚醚表面活性剂。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率10%-60%的宁一联原油乳状液中加入HG降粘剂民状液流变行为指数n增大,稠度系数k减少,粘度降低,低温屈服值减小,凝点降低,转相点降低;降粘剂对不含水原油和含水率≤10%的原油乳状液无效;降粘剂的效果随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对于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存在的选择性强和降粘效果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该降粘剂分子结构中含有极性基团和烷基。极性基团可以降低稠油中胶质和沥青质的氢键作用,烷基可以增加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的溶解能力,从而提高其降粘效果。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通过2步法合成得到,通过对其合成条件的讨论发现,该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乙二醇、环氧氯丙烷和十八酰氯的摩尔分数之比为4∶4∶1.5;第1步主链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8h,促进剂N的质量分数为1.4%;第2步接枝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14h。研制的油溶性枝型稠油降粘剂降粘率可达49%;红外光谱对其结构的表征结果显示,其结构与设计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