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业设计一直致力于为当代的生产提供有效的设计解决方案。当下,工业设计发展却面临诸多因素的冲击。工业设计的对象也从"产品"转向了"人",设计与创新、设计与品质以及设计与未来等诸种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本文从工业设计创新体系和价值切入进行研究,指出工业设计标准的问题以及研究是解决当下工业设计创新发展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提出发展工业设计的创新动力—工业设计标准的观点。进一步阐释工业设计标准的技术体系作为解决设计和诸多现实社会创新问题的路径可以上升为国家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战略推动。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8,(3):139-140
培养创新实践人才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针对齐鲁工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问题,通过构建"模块化、层次化和一体化"的创新能力动态培养新模式,立体化组建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形成理论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动态调整体系,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原动力,推动行业健康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内涵不言而喻,中国地大物博,地域性、民族的差异很大,很难形成统一的传承方式。中华文化对设计创新的影响不断增强,而在工业设计中却出现疲乏的现象,以至于中国的创新精神也是在学术界引起强烈讨论。在论文中主要研究制约中国设计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阐述创新思维对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表明在"工业4.0"、"互联网+"等大趋势下,中国的设计该如何进行创新并且传承我国的文化。在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品成为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载体,一个成功的设计是既继承了本土文化又能在其文化上表现出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粮食》2016,(2):43-43
正"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的成果不断涌现,离不开农业科研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作用,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及各类技术推广示范与产业联盟,组织全国农业科技优势力量开展协同创新,加快建立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等,这一系列针对科研体制机制的改革举措,正在成为支撑引领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驱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产业技术体系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以来,选择水稻、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探索广西新型工业设计智库建设体系。方法:基于创新服务为核心,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充分调研和分析广西工业设计智库建设的需求点和问题点,从实际出发,提出广西新型工业设计智库建设"211"模式。结论:通过对工业设计智库各个维度的判定,基于创新服务为核心,构建市政府牵头,企业、院校、广西工业设计协会等各种工业设计人才共同参与的智库,提升广西工业设计创新能力和工业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创新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来源于它创新机制和创新性思维的培植,如果一个企业脱离了创新和发展将是死水一潭,那么我们如何看待企业的创新呢?……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十一五"以来工业设计逐步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提,通过工业设计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重点从国家政策支持、行业服务平台建设、企业设计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特色发展等维度,系统梳理总结了工业设计在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及强国建设进程中所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就。此外,结合工业设计今后的发展趋势,对纺织行业工业设计尚存的现实问题和重点发展方向予以展望,提出构建行业工业设计基础研究体系、完善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建议路径,以增强行业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力,扩大时尚话语权,实现"科技、时尚、绿色"的行业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国内外标准以及工业设计标准相关成果予以比较研究,提出工业设计标准是中间层次的工业设计技术内涵之一,工业设计的标准体现出特定条件及范围内的共同性价值。方法,通过研究对“中间层次的工业设计技术”予以定义,这在国内设计标准研究层面尚属首次。结论,开展工业设计标准研究并展开符合当下中国国情为前提的“工业设计标准”战略思考,是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9.
正将工业设计产业化发展与国家品牌工程紧密对接,为文化、科技、金融与工业设计的融合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工业设计是工业经济的价值内核,是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流程、外观、原型等进行整合优化的创新活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创造产品差异化,推进技术市场化,提升产业附加值,优化和再造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陈峰  张炜 《广西轻工业》2007,23(8):137-138,154
本文阐述了"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高职教育开设"机械创新设计"课程的意义,从课程体系设计、课堂教学体系建立及实践教学实施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工业设计当中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创新,也是改革的契机。现从工业设计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当前工业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工业设计是一种综合性创新活动,需要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跨领域工业设计人才。文章阐述了工业设计协同创新的内涵和关键技术支撑,分析福建省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跨领域协同创新工业设计人才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7月13日,由全国人造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和林业产业标准化国家创新联盟主办的"林产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建设座谈会"在北京召开。"碳达峰-碳中和"是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以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关键词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和绿色革命。召开本次会议,加强"林产工业‘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我国肉类工业务必高度重视产业原始性创新,原始性创新是实现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肉类行业必须跳出"杀猪卖肉"圈子,需要重新定位。同时阐述了什么是原始性创新,什么是肉类工业的原始性创新体系和原始性创新结构。  相似文献   

15.
企业党建工作应在"三个创新"即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注重用思想观念的创新来引领企业的发展,以经营理念的创新来推进企业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观念创新是第一要务,机制创新是第一保证,方法创新是第一途经。本文从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创新"三个创新"方面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魏涛  谷悦  王东升 《中国食品》2013,(13):28-29
为深入贯彻《食品安全法》,积极实施《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在2013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2013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木展览会(简称"食品安全展")于2013年6月17-19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2013中国国际食品安全与创新技术展览会"是2013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央层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展会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指导,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经济日报社支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能力作为新时期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影响因子,是我国发展向前不可或缺的引擎动力.对国家而言,大学生是进行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后备力量和重点培育对象;对高校而言,创新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之一;对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能力是实现全面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国家政策导向、高校教育体系、学生自身条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比例较低、就业环境愈发严苛.鉴于此,高校可通过"三位一体"课程建设,依托政府、企业、高校、学生协同育人,加强宣传,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全面助力其创新创业、就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浅论企业的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斌 《浙江盐业》2001,(1):21-23
机制创新是企业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建立有效创新机制为手段,达到企业增产增效的目的。企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机制创新是企业走出困境,提高效益的有效举措,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源泉和内在动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现有的企业机制已失去原有的优势,同时,面对日益发育的市场经济又显得创新不足,滞后性较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我国即将加入WTO组织,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快企业机制创新显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在中国,"互联网+制造"便是"工业4.0"。当今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在这样的新形势新背景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更新进步刻不容缓。通过对中国知识产权体系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全球相关知识产权发展的比较研究,有利于中国学习经验、创新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中国发展新形势经济和实施"互联网+"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一词是近年来见诸媒体最频繁的词汇之一。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的论述。九十年代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指出"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技革命,知识创新迅速发展,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