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机械公司研制的分体相变加热装置,通过厂内性能测试和多个油田的现场使用检验表明,具有体积紧凑、加热功率大、安装方便、用途广泛的特点。加热部分与燃烧部分分处两个腔体,可以结合用户不同需求进行特殊设计,还可以用于易垢介质和腐蚀性介质的加热,大大拓展了加热炉的使用空间,现已在国内外多个油田安装使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油田加热系统是油田的耗能大户,提高加热炉的效率是实施油田节能战略的关键.油田开发20余年,由于产能递减,早期安装的加热炉部分出现负荷偏低、加热效率下降、腐蚀结垢严重等问题,因此,探讨加热系统的特点及寻求对应的效率措施成为当下油田必须实行的重要任务.结合加热系统现状,对影响加热炉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近年在油田加热炉所采用的提高炉效措施的探讨和总结,对加热炉提高炉效潜力及技术的应用提出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3.
加热炉是油田生产的耗气大户,其节能与否直接影响到油田生产的节能量。通过分析集团公司所属油田在用加热炉应用现状和15家油气田加热炉测试数据,提出了集团公司加热炉提效技术攻关方向,即研发井口高效小负荷加热炉,以提高井口加热炉热效率;提高加热炉燃烧技术,以降低空气系数;研发高效、长效换热技术,以保证加热炉运行热效率;适当降低排烟温度,以提高加热炉设计热效率;建立加热炉设计选型参考指南;统一完善加热设备操作、维护规程。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庆油田全面开展的三元复合驱最新采油技术而带来的加热炉结垢、烧损等现象,设计了机械式自动除垢油田加热装置,介绍了加热装置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采用该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油田加热炉热效率低、清垢难的问题,提高了国内油气生产和输送中加热炉的整体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5.
原油真空加热炉是在油田生产中使用较广的一种原油加热设备,对油田生产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加强对原油真空加热炉节能技术的研究对油田的节能降耗工作顺利进行意义重大。文中对原油真空加热炉的原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吴定首站加热炉改造应用,就如何实现真空加热炉的节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脉动燃烧技术在油田加热炉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推动油田加热炉节能降耗工作,改进传统油田加热炉设计和使用方法,利用航天不稳定燃烧的研究成果,开发了国内脉动燃烧油田加热炉技术。对脉动燃烧技术,脉动燃烧油田加热炉的研制,设计和使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加热炉有很好的性价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加热炉封头异型大开孔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加热炉在油田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是油田最大的自耗气设备之一。随着油气价格的不断上涨、国家对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日趋严格,油田的设计工程师们越来越关注现有的加热设备的研制工作,使其不仅加热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维修快捷、减少燃料消耗,并且安全环保。因此,做好加热炉的技术改进、研究开发、节能降耗工作是提高油田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研制新型加热炉的过程中,在加热炉标准椭圆型封头上开1个异型大开孔。虽然封头开孔型式已初步确定,但是按照常规的设计方法这种大开孔是无法进行强度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大港南部油田加热炉应用工况条件及两种主力加热炉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改进措施。管式加热炉适应于掺污水等需要高温加热而间接炉不能胜任的场所;真空相变加热炉适应于加热矿化度低的清水、低含水原油等介质;承压相变加热炉适应于出口温度要求高的外输原油加热。通过分析适用范围,为油田加热炉的选型决策提供参考,从而保证加热炉的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1 原油掺蒸汽脱水工艺用于矿场原油处理的加热设备 ,工作条件较为恶劣 ,又是原油脱水的关键设备之一 ,在选型上应采用高效节能、安全可靠 ,便于操作和维护的设备。目前 ,原油处理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有掺蒸汽直接加热、管式加热炉直接加热、火筒式加热炉直接加热和热媒间接加热的加热方式。新疆石西油田原油脱水采用火筒式加热炉直接加热 ,石南油田原油脱水采用热媒炉及换热器加热。由于结垢严重 ,造成火筒结垢及鼓包 ,换热器结垢堵死 ,不但影响了加热设备的传热效率 ,而且严重影响油田的安全生产。由于陆梁油田原油特性、采出水矿化度与石西油…  相似文献   

10.
集输加热系统是油田的耗能大户,研究加热炉的节能降耗措施是实施油田节能战略的关键。朝阳沟油田开发20余年,由于产能递减,早期安装的加热炉大都出现了负荷较低、加热效率下降、腐蚀结垢严重等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朝阳沟油田通过老区改造对站内加热炉实施了一系列的节能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油田加热炉节能降耗工作,扩展油田加热炉设计研究方向,利用航天不稳定燃烧的研究成果,开发了国内脉动燃烧油田加热炉技术,本文对脉动燃烧油田加热炉的研制和使用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的加热炉有很好的性价比,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许多油田的原油脱水工艺大多采用沉降脱水,沉降脱水需要使用加热工艺,提高脱水温度。采用沉降脱水工艺使用的加热设备一般为脱水加热炉,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在原油脱水过程,由于油田原油含水高,采出液量非常大,使用沉降脱水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造成油田生产成本上升。降低沉降脱水工艺的能耗是当务之急,油田也急需一项技术能够取代原油沉降脱水加热工艺,以实现油田生产的节能降耗。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设计了一种多联合原油脱水加热系统,给出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分析了该系统应用后的经济效益;介绍了该系统具有的技术优点。  相似文献   

13.
石油工业用加热炉是油、气生产和集输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加热设备,在油田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大庆油田在用加热炉共有1800多台。由于加热炉使用时间较长,结构独特,运行环境恶劣,并且近几年聚合物投用量不断增加,致使加热炉火管烧损事故不断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大庆油田每年用于加热炉维修的费用近3000万元左右,造成大量资金浪费,同时加热炉事故也给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相似文献   

14.
车载加热炉是油井清蜡、热洗、井场清污、稠油热采等必要的加热设备。目前油田使用的车载加热炉的燃料只有轻质燃油1种,使得作业费用非常昂贵,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双燃料车载加热炉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课题。主要结合车载加热炉的技术现状,阐述了开发新型双燃料车载加热炉的指导思想、研究内容及设备的功能、特点等,重点介绍了加热炉、燃烧器、控制系统的研究内容。双燃料车载加热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可实现燃油和燃气的切换。最后结合油田的现场情况,介绍了双燃料车载加热炉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吉林油田有各种加热炉384台,其中真空加热炉有114 台.在油气集输领域内,对净化原油、含水原油、掺输含油污水及采暖清水进行加热.每个站都需要有加热炉,一般的接转站有三种介质需同时加热,联合站有四种介质需加热;需要被加热的介质多,且功率都较小,这些需求正好由真空加热炉来满足,并显示出了真空加热炉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6.
热声耦合脉动燃烧油田加热炉的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加热炉热效率偏低及钢材耗量偏高的问题,研制了热声耦合脉动燃烧油田加热炉。该加热炉是利用脉动燃烧器对油田加热炉改进后研究设计的。脉动燃烧器能形成周期性的燃烧放热过程和压力脉动过程,并能维持燃烧的正常脉动。试验结果表明:该加热炉能提高热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节约钢材;加热炉可自动进气和排烟,不需烟囱和风机,没有运动部件,维护、维修方便;加热炉性能超过了采用常规稳态燃烧器的加热炉,使用效果良好,可以在油田加热炉行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本讲着重介绍油田加热炉的新技术,主要内容包括:①对流传热的强化;②排烟余热的利用;③新型保温材料;④加热炉的自动控制;⑤新型加热炉。一、对流传热的强化油田加热炉的辐射室与对流室的吸热量比,关系到加热炉的热效率和金属耗量的高  相似文献   

18.
联合站常温脱水正交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岛油田一直采用化学加热联合脱水,经试验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实现夏季停用原油脱水加热炉,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年节约成本353.6万元,孤岛油田联合站于2000年5月1日开始正交试验,对原油脱水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试验在加热炉未使用的情况下顺利进行,并且脱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油田加热锅炉主要用于含水原油脱水加热、站内采暖,掺输水加热是油田加热重要的设备,我厂目前使用的全部是高效相变真空加热炉,由于锅炉盘管长时间运行,在管内壁形成碳酸结垢,结垢后严重影响锅炉换热效果,使锅炉出口温度达不到技术要求,其次盘管内壁结垢造成出入口压力差增大,热效率低,消耗燃料大、安全性能较差,存在隐患多。为提高锅炉加热效率,所以锅炉换热盘管应定期清洗保证换热效果,同时提高锅炉热效率。我站根据锅炉盘管流程自己设计一套锅炉盘管清洗设备,本文简单介绍锅炉盘管清洗设备结构功能、工作流程及目前在吉林油田乾安采油厂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水套加热炉是油田集输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它担负着油田油气产品的加热升温任务,同时也是油田生产过程中消耗燃料的主要设备。随着油田的不断发展,水套加热炉的用量越来越大,其热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油田的节能降耗工作,也影响着全油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