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钼粉还原过程对其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映红  董允杰 《中国钼业》1994,18(4):29-30,55
钼粉的形态取决于生原料是MoOⅡNH4)Mo2O7以及还原过程所使用的还原剂,这是由于钼粉不同和产品的烧结密度、再结晶温度、强度及被损的极性有差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对不同La2O3含量及不同掺杂方式中,钼粉还原过程及粉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方式对La分布均匀性有显著影响,以二氧化钼为掺杂母体的La分布均匀性较以纯钼粉为母体时的均匀性高;La2O3在还原过程中起到细化粉末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还原工艺对钼粉粒度和氧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仲钼酸铵、三氧化钼、二氧化钼和钼粉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料层厚度进行了还原,分析了所得钼粉的粒度、氧含量和形貌,剖析了同舟内不同层次钼粉的粒度和氧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喷雾造粒钼粉脱脂、烧结过程,结果表明:该制备工艺中脱脂温度是控制造粒钼粉碳含量的重要参数;烧结过程直接影响造粒钼粉组织形貌、霍尔流速及松装密度;采用该工艺制备的造粒钼粉具备良好流动性、大松装密度,是近净成形钼精密器件及喷涂行业理想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6.
钼粉的粒度对钼制品性能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而与钼粉粒度分级技术对钼制品深加工性能影响的相关报道较少。研究选用了3种不同粒度的钼粉按照Ⅰ级(FSSS≥3.5μm)、Ⅱ级(FSSS:2.5~3.5μm)、Ⅲ级(FSSS≤2.5μm)3个级别进行分级,并将分级钼粉按Ⅰ级钼粉10%,Ⅱ级钼粉80%,Ⅲ级钼粉10%的比例进行配比。通过压型和烧结将原料钼粉、分级钼粉和配比钼粉分别加工成钼板坯,并将钼板坯轧制和冲压成钼箔、钼圆片。检测了钼箔的抗拉强度和杯突值,并统计分析了钼圆片的成品率。试验证明,在钼制品抗拉强度、胀形成形性能以及成品率方面,配比钼粉均优于单一粒度组成的钼粉和未分级的普通钼粉。  相似文献   

7.
MoO3中的K对钼粉的还原情况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K含量的MoO3在相同温度还原后,钼粉的含氧量变化趋势及同一温度还原后钼粉的粒度、松比、成品率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MoO3中的K含量越高,所需的还原温度就越低,反之越高;MoO3中的K含量不会对钼粉的松比产生显著影响;在一定工艺下还原时,钼粉的成品率会随MoO3中的K含量的增减而相应地增减。  相似文献   

8.
温度变化趋势对还原钼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种不同费氏粒度的二氧化钼为原料,分别在不同的温度变化趋势下对其进行了氢气还原,分析讨论了温度变化趋势对二氧化钼氢还原钼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二氧化钼还原钼粉的过程中,粒度具有"遗传性"。还原过程中温度变化趋势对还原钼粉的微观组织形貌及理化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先高温后低温还原工艺所得样品的颗粒形貌和分散性要优于先低温后高温的还原工艺,粒度和氧含量也要小(低)于先低温后高温的还原工艺。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还原温度(用T_1表示)对掺杂效应有显著影响。在590≤T_1≤630℃的范围内,掺杂效应随棕色氧化物中β-W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还原过程中的粉末颗粒长大现象也是促进掺杂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当600相似文献   

10.
铁矿粉烧结中添加MgO有助于稳定磁铁矿和抑制二次赤铁矿的形成,可以改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性能,但其对烧结矿低温还原过程的影响尚不是十分明确。通过热重法测定不同MgO含量的烧结产物在550℃还原过程中质量的变化,定量地了解MgO对烧结产物低温还原性的影响。同时结合XRD和光学显微镜跟踪试样在还原前后矿物组成、结构及裂纹的变化,揭示了MgO改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机理。结果表明,MgO对烧结产物低温还原过程的影响与Al_2O_3含量有关,不含Al_2O_3时,MgO抑制烧结产物的低温还原,添加Al_2O_3后,MgO对烧结产物低温还原的抑制作用减弱。另外,烧结产物还原过程中裂纹的形成与烧结产物的矿物组成及结构有关,适当的孔隙有利于减少裂纹的形成,这很好地解释了实际铁矿石烧结生产中添加少量的MgO可以改善烧结矿的低温还原粉化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生产钼板、钼棒、钼顶头等制品均采用中颗粒、细颗粒钼粉。近年来天津大学冶金分校报导了采用0.3μm超细钼粉生产0.2mm厚的钼薄板,具有节电、节水等优点。本文对钼粉粒度大小与烧结坯晶粒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相同的压型与烧结条件下,超细颗粒钼粉晶粒长大速度比中颗粒钼粉、细颗粒钼粉快得多。  相似文献   

12.
以不同掺杂含量Si-Al-K钼粉的还原、烧结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钼粉粒度及掺杂元素残留量对钼棒烧结的影响。通过密度测定、断口SEM检测表明:Si-Al-K钼粉的粒度、掺杂元素残留量是影响Si-Al-K钼粉烧结密度的两大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对钼烧结制品表面加工性能与钼粉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探讨。根据不同粒度、分散性钼粉对烧结坯、表面粗糙度、激光反射率的影响分析得出细粒、均匀、分散的钼粉是提高钼烧结晶表面性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Si、Al、K掺杂钼丝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对Si、Al、K掺杂烧结钼条和退火钼丝的组织形貌进行了跟踪检测分析;通过DSC和硬度试验检测Si、Al、K掺杂钼丝的再结晶温度;通过热模拟试验对纯钼条和Si、Al、K掺杂钼条的高温综合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i、Al、K掺杂使钼条的高温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Si、Al、K掺杂使钼丝的再结晶温度提高约550~600℃,再结晶后由长径比大的晶粒形成燕尾搭接状链锁结构组织;Si、Al、K掺杂钼丝的强化相是K泡和硅酸铝钾颗粒.  相似文献   

15.
武洲  李晶 《中国钼业》2010,34(6):40-44
利生物学中遗传的概念,针对以钼酸铵为原料经2段还原生产制备钼粉的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还原过程中钼酸铵、二氧化钼、钼粉颗粒形貌、费氏粒度以及杂质元素含量等关键特点的演变过程和遗传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团聚体的形貌演变具有明显的遗传现象,并伴有一定程度的变异;对于单颗粒形貌,每一代均具有自己本征特点,变异占主导地位,基本不存在遗传现象;费氏粒度的遗传特点是原料钼酸铵颗粒较粗对应产物颗粒较粗,原料颗粒较细对应产物颗粒也较细。杂质元素的遗传也具有明显的特点,易挥发元素、易受污染元素在还原过程中以变异为主;而其他不易挥发、不存在污染的杂质元素以遗传为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钼铌合金的性能,本文采用不同球磨时间球磨的铌粉和高纯细粒度钼粉进行混合,通过冷等静压(CIP)在200 MPa下进行压制后,用中频炉和真空炉在1950℃温度下烧结5 h。结果表明,铌粉球磨时间在25 h时,烧结密度最高,烧结断口孔隙最少,且在真空炉烧结后,氧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高温钼粉的性能对其成形及烧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温钼(又称掺杂钼)粉制备过程中的还原温度对粉末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描述,并对粉末特性对随后的冷等静压成形和烧结,如冷等静压成形能力、压坯密度、烧结坯密度、线收缩、去氧情况、断裂形式、晶粒度等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了团聚钼粉,通过"喷雾干燥+烧结"的方法制备了烧结钼粉,然后对两种粉末进行了等离子喷涂实验,并对制备的涂层的形貌、粗糙度、硬度和孔隙率等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烧结钼粉制备的涂层的性能均优于团聚钼粉制备的涂层,其中烧结钼粉涂层的粗糙度为7μm,硬度为449.69HV和孔隙率为1.27%。  相似文献   

19.
钼粉形貌特征对烧结制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钼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貌进行了分析,发现钼粉的微观形貌除了常见的均匀球形小颗粒,还有其他片状颗粒、条形团聚体、絮状团聚体;微观形貌的差异导致宏观物理性能不同,通过形貌及其物理性能对后续产品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以3种不同二钼酸铵(ADM)做原料,采用氢气做还原剂的两段还原法制取钼粉,研究了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不同物理特性的ADM对钼粉粒度的影响及在原料相同情况下,还原温度、氢气流量、炉管气氛等工艺因素对钼粉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