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轮机运行中长期处于变工况运行状态,当前很多大型汽轮机都采用复合滑压运行方式以实现在整个负荷范围内的较高热经济性和安全性。针对汽轮机复合滑压运行滑压阶段的特点,借助调节级特性参数,并考虑汽轮机进汽阀门的压力损失,提出了汽轮机复合滑压运行滑压曲线的求取方法。同时以某600MW汽轮机为例,通过计算得到了汽轮机复合滑压运行的滑压曲线,并将该曲线与制造厂运行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喷嘴配汽汽轮机调节级的工作特点,在调节级变工况特性的基础上,阐述了汽轮机组滑压运行主汽压力的理论计算方法.并针对汽轮机变工况下调节级室温度变化和调节阀重叠度的影响,深入分析了滑压运行时主汽压力线的变化趋势,对提高调节级参数计算的精确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汽轮机变工况为基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结合1000MW空冷机组热力系统运行参数,应用弗留格尔公式计算了不同机组负荷下汽轮机排汽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机组的背压对汽轮机功率的影响特性。根据空冷凝汽器的变工况分析,确定了不同环境温度时汽轮机排汽背压与空冷风机所消耗功率的对应关系。通过优化分析,计算了机组运行的最佳背压。编程开发了计算机应用软件,并进一步根据风机的运行原理实现了机组的不同运行状态下通过采集当时的运行参数给出最经济风机运行转速的功能,实现了对机组运行人员的在线指导。该软件在宁夏灵武发电厂4号机得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参与电网调峰机组数量的增多,要求大功率的机组参与调峰运行,这要求机组汽动给水泵不仅在长期运行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在其他变工况时汽轮机给水泵能耗指标也不能上升过大。为得到汽动给水泵最佳性能工作点,采用汽动给水泵的额定转速性能曲线和相似理论,对汽轮机给水泵进行效率计算。结合现场汽动给水泵设备特点,热力设计特性,给水泵运行参数、小汽轮机参数与主机负荷的关系,通过对汽轮机给水泵各个运行工况进行比较和理论计算。得出汽动给水泵首先滑压运行变速调节方式最佳,其次是定压运行变速调节方式,定压运行给水泵定速调节方式最差。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厂汽轮机冷端优化分析问题,从凝汽器和循环水泵的整体角度出发,对冷端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优化,建立了不同工况下循环水优化系统分析计算模型,得出不同负荷下汽轮机排汽压力、循环水温度对机组热耗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计算了不同负荷之间排汽压力对热耗率影响系数关系,以此构建了不同负荷排汽压力对热耗率影响系数模型,提高了低负荷工况优化结论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简捷获得较精确的汽轮机定滑压曲线,分析了主汽压力变化时机组热力系统变工况实际特性,基于高压缸效率实际变化非线性假设,在忽略随主汽压力和热耗率线性变化的其它热力参数前提下,结合调门流量特性曲线,提出了汽轮机定滑压曲线简化计算方法,以某350MW和某600MW机组的性能试验数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简化计算获得的定滑压曲线斜率与试验结果偏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负荷、不同进汽压力,采用按ASME试验标准,对东汽超超临界1 000MW汽轮机进行了优化滑压运行方式试验,通过对试验特性及特点进行分析,得到900MW至500MW负荷时的滑压运行曲线,比现有运行方式更经济。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电网深度调峰和供热的要求,低压缸需要长期在低负荷甚至零出力工况下运行。本文以某660 MW汽轮机为对象,对其深度调峰和供热工况下低压叶片的通流特性和运行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同排汽压力时低压末级叶片的流场分布以及相关参数随背压变化的规律,分析计算了叶片所受汽流弯应力,确定了汽流弯应力随背压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机组在深度调峰和供热的小容积流量工况下,叶片所受汽流弯应力很小,满足不调频叶片的设计要求,能够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小容积流量工况下,汽轮机的排汽压力降低,真空度提高,其低压部分摩擦鼓风损失大幅度降低,鼓风发热问题减少,汽流弯应力降低,汽轮机可以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9.
徐星 《汽轮机技术》2021,(3):223-226
汽轮机进、排汽端的运行性能互相影响,汽轮机优化运行没有考虑两端之间的耦合性,会导致运行优化效果失真.通过研究汽轮机进排汽运行特性机理,建立进排汽耦合运行优化模型,提出基于机组负荷和循环水进口温度的汽轮机耦合运行优化方法并应用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指导汽轮发电机组进排汽耦合优化运行,满足机组实际运行需求.  相似文献   

10.
孙永平  童小忠  包劲松  秦攀 《动力工程》2014,(3):196-199,209
为了提高上汽-西门子超超临界1 000MW汽轮机的运行性能,进行了汽轮机高、中、低压缸通流效率变化特性试验,并以试验结果分析为基础,针对性地开展了机组运行优化研究.通过汽轮机进汽端不同滑压方式的试验比较,确定了机组滑压优化控制曲线,降低了汽轮机高压调门的节流损失;通过开发基于SIS平台的冷端优化管理系统,指导运行人员按照收益与成本比较排序结果来确定循环水泵等冷端设备的优化运行方式,实现了冷端运行效益的最大化;针对汽轮机第六级抽汽的2根管道存在温度偏差的问题,在管道外壁加装了隔热套,将管内蒸汽温度提高10K以上,消除了管内积水隐患.在试点1 000MW汽轮机上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些优化改进措施的实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轮机调峰运行采用滑压运行方式是较经济的方式,而蒸汽初压的优化确定很有意义。利用汽轮机变工况计算结果,给水泵特性,循环水泵特性等曲线的拟合,以实际供电功率与计划调度负荷之差最小作为确定蒸汽初压的目标函数,建立调峰运行滑压运行最优初压数学模型。以某电厂300MW机组为例进行计算,得滑压运行最优初压曲线,有助于指导运行人员的经济运行,可作为电厂能耗分析的基准值。本文以简单理论为基础分析问题,综合多方已知条件进行电厂运行参数优化这种方法值得研究人员探索。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空冷凝汽器特性计算方法中认为汽轮机低压缸排汽焓保持不变,但实际上空冷凝汽器压力的变化也会反向影响排汽焓,进一步对凝汽器压力产生耦合影响。基于空冷凝汽器背压与排汽焓的耦合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迭代算法的空冷凝汽器模型与分析方法。通过对某600MW机组空冷凝汽器的计算分析,得出其在不同汽轮机负荷、环境温度工况下凝汽器压力的变化特性曲线,定量分析了汽轮机负荷和环境温度变化对凝汽器压力影响的对应关系,对空冷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变工况特性进汽量,进水量及其进口温度等是决定凝汽器中压力的一些主要因素,在汽轮机运行中这些因素有着很大的变化。例如进汽量受汽轮机负荷的变化而在一定范围内随之改变,进水量受设备的影响而变化,进水温度随一年中四季气温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4.
部分进汽的存在影响机组运行经济性.以某600 MW喷嘴配汽方式汽轮机机组为例,基于量纲分析理论,分别将全开调节阀及半开调节阀后喷嘴组压比简化表示为流量比的函数,提出一种适用于喷嘴配汽方式汽轮机调节级变工况计算模型,并研究分析了部分进汽对调节级内压比的影响;应用所提出的模型,探讨了重叠度的存在对阀门流量特性和机组热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影响,为喷嘴配汽方式汽轮机机组运行优化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低压汽轮机进汽管道上加装压力匹配器 ,通过改善进汽参数 ,可以使偏离经济工况运行的机组 ,热化发电量和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得以提高 ,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6.
精确掌握热电联产机组电功率-热负荷-标准煤消耗量的关系特性,可以对机组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运行成本最小化及盈利最大化。基于EBSILON软件建立的评估模型,对采用吸收排汽余热的某330MW亚临界高背压供热机组,计算分析了热网循环水流量、回水温度、汽轮机进汽流量等参数对供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高背压供热模式的电功率-热负荷-标准煤消耗量的关系特性。结果表明:高背压供热机组以热定电模式运行,调峰能力较差;不同电负荷下机组总标煤消耗量随供热负荷率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与连通管抽汽供热模式最大供热工况相比,给定汽轮机进汽流量,高背压供热模式具有较高的电负荷和热负荷能力;给定供热量下高背压供热模式具有较好的供热经济性:供热负荷率为60%、70%和80%时,标煤消耗量差值分别为11.78t/h、15.69t/h和19.61t/h。建议供热机组以能耗最低或盈利值最高为目标,进行供热机组厂级优化分析,实现智能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电厂330MW汽轮机组冷端系统的试验结果,结合机组微增功率和背压关系曲线以及凝汽器变工况特性,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建立了冷端优化数学模型,并结合循环水泵运行优化调整试验,提出了机组在不同运行负荷和冷却水进口温度下冷端循环水泵的最佳运行方式,从而确定了凝汽器最佳运行背压。研究结果应用于某电厂,在夏季工况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低压汽轮机进汽管道上加装压力匹配器,通过改善进汽参数,可以使偏离经济工况运行的机组,热化发电量和设备和有效利用率得以提高,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9.
在低压汽轮机进汽管道上加装压力匹配器,通过改善进汽参数,可以使偏离经济工况运行的机组,热化发电量和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得以提高,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20.
在低压汽轮机进汽管道上加装压力匹配器,通过改善进汽参数,可以使偏离经济工况运行的机组,热化电量和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得以提高,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