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水分布与矿化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的地层水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区,地层水具有高矿化度特征(>40000 mg/L)。盆地下倾方向的上古生界大面积含气,少量钻井钻遇的地层水具有很低的矿化度。地层水的矿化度与有机质的成熟度关系密切,在Ro大于2.0%的区域内,“酸点”水的矿化度降低至20000 mg/L 以下;向盆地北部边缘,随热演化程度的降低,“酸点”水的矿化度逐渐升高,至深盆气的北部边界,Ro为1.25%~1.4%时,地层水的矿化度上升至40000 mg/L 左右。地层水矿化度的这种分布趋势与常规盆地完全相反。地层水矿化度的降低源自于其相态的变化:深盆气形成过程中,逐渐升高的古地温不但使地层水溶解度降低,而且在汽化后完全失去盐离子。与此同时煤层大量生气,以及天然气稀释、溶解和扩散“汽化”的水分子,使深盆气只见气而不见水。晚白垩世-古新世,自东而西的构造挤压与抬升破坏了华北盆地深盆气原型,使深盆气仅在陕北斜坡构造部位保留,榆林-子洲气田东部出现气水过渡带。  相似文献   

2.
渤海地区构造展布特征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渤海海域是华北盆地的一部分,新生代以来,由于地幔上隆,海区经历了从断降到坳陷的发展过程。该区的构造展布,有三组不同方向和叠隆、叠坳、早隆晚坳、早坳晚隆等四种叠置构造型式,除叠隆区外,其它三类均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3.
吴堡断裂带构造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鹏  刘岩  杨晓文  王月娥 《特种油气藏》2012,19(4):14-17,45,151
通过对吴堡断裂带构造综合研究与分析,采用分期、分区、分类的工作思路,以里德尔单剪模式为依据,考虑力学机制、构造演化等综合因素,完成了吴堡断裂带构造样式成因分析,认为吴堡断裂带尽管在剖面上处于伸展构造系统的地段,但在平面上出现走滑构造的构造样式成因的雁列式组合,区内构造既有剪切又有拉张成因,为走滑-伸展复合型构造成因,今后的工作难点是分辨不同断层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文西断裂带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对其主要断层特征以及主要断裂的构造样式进行分析,并恢复了构造发育史,结合断裂构造在平面及剖面上的组合样式分析,认为断层的分布控制着本区的构造格局,断层对油气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文在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综合利用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以层序体系域边界特征为划分依据,将研究区上石炭统至二叠系划分成3个沉积层序,并确定了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的发育情况,明确了滨海沼泽、河流、三角洲、滨浅湖和滩坝等5种沉积体系的特征和展布,最后指出了有利的生储盖层发育层段和有利勘探地区。  相似文献   

6.
用MT资料解释苏北地区海相残留地层展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安定 《石油物探》2004,43(1):90-93
在江苏苏北地区开展了以中、古生界为主要对象的大地电磁测深勘探(MT).并进行了综合地质解释。以二维剖面解释为依据,探讨了苏北盆地建湖隆起及以北地区的现今构造区划和海相残留地层展布。资料表明,海相中、上古生界地层主要残存在该区的东部.西部仅残存下占生界地层.印支一燕山中期发育于阜宁凹陷南界的NE向逆冲断层和一系列NW向正断层控制了海相地层残存。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北部震旦系古生界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塔里木盆地北部由于古构造运动、构造应力场转换或海平面下降事件,形成了许多不同级别的不整合面。其中Ⅰ级不整合有前震旦系顶界面、下奥陶统顶界面、前石炭系顶界面、古生界顶界面。依据不整合面序列,在震旦系-古生界中可识别出3个巨层序、9个超层序组和39个三级层序。3个巨层序虽有着不同的沉积背景、体系域构成特征和展布规律,但其内部的三级层序间的叠置方式有4种基本型式:即加积、进积、退积和上超组合。根据年代地层格架,震旦系-古生界可划分为3个大的沉积旋回,旋回间的不整合面控制着沉积格局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地层水总矿化度为13 831~89 445 mg/l,平均47 565.81 mg/l,属于盐水和卤水的范畴。pH 值4.37~7.3,为弱酸性。地层水基本为CaCl2型水。泊尔江海子断裂带的地温梯度是最高的,断裂南部次之,断裂北部最低。泊尔江海子断裂附近地层水矿化度、pH 值及地温梯度等出现异常,研究认为,造成断裂带地层水异常是由于混合作用,断裂带以外主要的流体-岩石相互反应是斜长石的钠长石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济阳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沉积相、沉积体系的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上石炭统主要发育障壁-泻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划分结果为:上石炭统陆表海充填沉积的三级层序为二元结构,即下部为海侵体系域,上部为高水位体系域,缺少低水位体系域,体系城的分界面为最大海泛面。二叠系的三级层序为三元结构,即下部为低水位体系域、中部为水进体系域、上部为高水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10.
江汉平原区古生界地层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层水是油气运聚散的动力和载体。其化学成分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油气赋存的环境与条件。因此,对地层水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油气的保存状况。在整理分析江汉平原区古生界海相地层水化学资料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古生界各储层地层水的矿化度,计算了水化学特征系数,包括Na^+/Cl^-、Ca^2+/Mg^2+、(Cl^-Na^+)/Mg^2+,Cl^-/Mg^2+及IBE等,并将各参数与国内外各大油气田进行比较,对江汉平原区油气保存条件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根据统计学中的时应分析法,以Cl^-、Na^++K^+、矿化度、Na^+/Cl^-、SO4^2-×100/Cl^-、(HCO3^-+CO3^2-)/Ca^2+、CaHCO3^+、CaSO4^0等8个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对江汉平原区古生界地层水的水化学特征作了对应分析,探讨了水化学特征与油气保存条件之关系.评价了不同层位的油气封存性,为该区古生界海相地层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遵循地震与地质相结合的原则,从钻井资料入手,观察岩心及岩石薄片,结合相关化验资料,对单井相进行划分,进而划分剖面相,并对平面相展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昌德气田登娄库组物源主要来自区块北部、部分来自西部;沉积相类型以河流相为主,各小层沉积相平面展布表现出良好的继承性,登四段和登二段以曲流河沉积为主,登三段主要为辫状河沉积为主,砂体厚度相对较大,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  相似文献   

12.
济阳地区上古生界沉积与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济阳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特征、沉积相、沉积体系的研究表明,济阳坳陷上石炭统主要发育障壁-一泻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划分结果为:上石炭统陆表海充填沉积的三级层序为二元结构,即下部为海侵体系域,上部为高水位体系域,缺少低水位体系域,体系域的分界面为最大海泛面。二叠系的三级层序为三元结构,即下部为低水位体系域、中部为水进体系域、上部为高水位体系域。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层序地层与储层预测   总被引:13,自引:9,他引:13  
通过以基准面旋回为参照格架的层序地层研究,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划分为3个中期地层旋回和11个短期地层旋回,中期地层旋回自上而下为MSC1、MSC2和MSC3,分别对应于石盒子组、山西组和本溪、太原组。在研究区目的层段识别出最三角洲、陆表海、三角洲、冲积扇和河流沉积体系,早期层序地层的发育具准平原基础上形成陆表海的沉积特征,二叠纪时海水退出,方开始了陆相盆地的发育阶段。预测认为,储层在MSC1、MSC2、MSC3三个旋回中均有分布,有利储层分布区为伊24-鄂9-伊14井区、伊三-伊6-伊13井区、伊15-召探1井区和伊9井区,起鸡哈浪-塔巴庙-陕196井区为最有利含气探区。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展布与层序地层格架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级别的划分,受西北缘主断裂构造活动的影响,主断裂下盘侏罗系地层较厚,而在断裂带上盘较薄,部分地区缺失.根据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划分出2个构造层序(JTS1,JTS2)、7个层序(I-VII)和10个体系域.煤的发育在层序划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层序地层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运动、物源供应、湖平面升降、气候条件,其中构造运动和湖平面升降是控制层序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最新的大连片三维地震处理资料,对辽东湾坳陷主走滑断裂进行了系统判识,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辽东湾坳陷郯庐断裂带的分支组成与展布规律.结果表明,辽东湾坳陷郯庐断裂带应发育3条(组)分支断裂,东支发育在辽东地区,为辽东1号断裂;中支发育在辽中地区,新生界断裂为辽中1号和辽中2号断裂,在深层两条断裂合并为一条主走滑...  相似文献   

16.
离石断裂带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离石断裂带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与山西隆起之间,北段以雁行断裂系为特征,南段则主要为强烈挤压剪切。北段活动始于晚太古代末,具有硅镁层断裂特征,南段活动始于中三叠世,为硅铝层断裂,晚三叠世南、北连成一体。此一断裂并非岩石圈断裂,应属壳断裂性质,因为它所分隔的不是活动带与稳定区,而是华北板块内部的次级构造单元。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广浩断裂带的复杂和特殊性,开展了主力储层展布规律研究,认为该区沉积类型复杂多变,其中:浩口-高场地区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广北地区潜34以河口坝沉积为主,广华潜43以席状砂沉积为主。结合该区沉积特点,以标准层、辅助标志层划定层位,沉积旋回法与等厚切片法划分沉积单元,以等高程对比法结合区域综合分析确定时间单元,对该区潜江组油层组储层进行小层精细对比和划分。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现今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今地层压力分布是地史过程中盆地构造演化、沉积环境、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等多种地质因素在孔隙流体中综合作用的最终结果。抽水实验和试井获得的地层压力资料显示,鄂尔多斯盆地白垩系、三叠系均具有低压特征。盆地东部上古生界正常压力、异常低压和异常高压并存,正常压力类型比例达56.76%,异常低压类型比例为30.63%,高压最少;下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和本溪组随地层深度增加,压力系数总体呈现降低趋势。以子洲气田为例,采用压力梯度曲线法,将山2段划分为多个压力系统,单个压力系统之间互相分隔、互不连通。流体包裹体实验表明,早白垩世末期地层压力为超压,地层压力系数为1.14~1.66。现今盆地东部正常压力是盆地压力演化过程中的最后一幕。地层抬升剥蚀和构造热事件消退引起地层温度下降,从而导致压力下降了8.6~11.1 MPa,占整个压力降幅的32%~40%;天然气散失引起压力降低占整个压力降幅的20%~30%。盆地东部压力系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东部现今地层埋藏深度浅;而沟壑纵横的地形和天然气富集程度的差异,导致了气田内压力系数各异。  相似文献   

19.
鲁西地区古生界与太古宇接触面滑脱构造带构造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理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4):448-452
运用构造地质学理论,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显微构造分析,揭示了鲁西地区古生界与太古宇接触面滑脱构造带缓倾斜断层构造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分析了其在深层油气勘探中的作用。露头研究表明,鲁西地区古生界与太古宇接触面滑脱带构造岩主要为碎裂岩,岩石发生强烈的破碎,角砾成分主要为上盘碳酸盐岩的碎块,伴有硅化、大理岩化、镜铁矿化、绿泥石化等动力变质作用,薄层构造岩中揉皱发育。方解石、长石、石英等变形矿物的显微构造特征显示出滑移双晶、拉长、定向排列、机械双晶和动态充结晶等特征,表明缓倾斜滑脱构造带上的构造变形属低温的脆性、塑性变形。覆盖区古生界滑脱带构造岩与露头区有相似的特征,且破碎的构造岩是油气有效的储集空间和场所。研究表明,古生界与太古宇沉积不整合面已转化为构造滑脱面,同时对深层潜山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区下古生界岩石地层鉴别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胜利油区下古生界有广泛的发布,其岩缝、洞发育、并储集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油田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之一。为了提高地质录井过程中对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的鉴别精度,在充分应用宏观及微观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胜利油区及邻区层型剖面下寒武系及奥陶系岩石地层特征,认为岩于层方法在大量的地层划分对比中具有快速、准确而实用的优势。根据地层对比的需要,提出了应用硬石膏分布状态、结晶形态、伴生矿物等特征进行含膏岩石地层判;应用结晶白云岩的结晶程度、白云岩自形程度、燧石含量等的差异性质确定其层位归属;根据鲕粒灰岩的鲕粒大小、重结晶程度、交代作用等划分地层的几种岩石地层学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