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联合循环电厂汽轮机供热运行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志  何剑 《燃气轮机技术》2009,22(3):61-63,69
国内某联合循环电厂由于汽轮机缺乏非设计工况下抽汽供热运行经验且需要参与电网调峰,经过对联合循环机组特性分析和现场运行数据的整理、优化,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确定了汽轮机供热量和机组调峰能力,为指导运行人员操作和确定机组电网调峰能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燕鹏  梁双印 《节能》2019,(9):76-80
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冲击了电网的稳定性,也对火力发电机组的调峰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虑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具有热效率高、启停快、易于调峰等特性,使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进行调峰调频是理想的选择。介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工作方式和结构特性,比较不同的联合循环的优缺点,讨论联合循环机组在变工况运行时影响其效率的因素,并对某燃气热力电厂的不同运行工况进行了热力性质计算,对循环机组的变工况特性进行直观分析。分析得出,低负荷运行工况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热效率随着负荷下降而呈现加快升高趋势,经济性很低,不宜长期运行。  相似文献   

3.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中,主要承担电网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以及事故备用任务,机组的安全可靠对区域电网有效的电力调节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按照新机并网有关要求,机组投运前需进行相应的安全性评价试验,以考验机组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电网要求,安全性评价试验一方面是验证机组特性是否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同时也是第三方协助业主对机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的评价。因此安评试验对电站机组转入投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联合循环电站由于其复杂的控制系统和强耦合的非线性关系,其数学模型非常复杂,开展联合循环机组的建模和参数测试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适用于电网一次调频和稳定性分析的联合循环电站模型,采用改进最小二乘参数辨识方法对某400MW联合循环机组的模型参数进行了辨识,采用辨识的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机组运行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两者能够很好地吻合,证明了所提出模型和辨识方法的有效性,为联合循环电站的一次调频和动态特性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华中区域大规模电站群跨省电力输送运行实际,针对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需兼顾多电网调峰需求、电站出力计划编制复杂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级协同模式(MLCM)下大规模水电站群跨网调峰调度方法。以各受端省级电网余荷均方差最小为目标建立电站群联合跨网调峰调度模型,通过流域梯级电站群层级排序获得电站优化次序,简化电站间复杂耦合关系,将约束处理耦合至电站出力网间二次分配过程中,逐步迭代调整各受电网受电计划,获得满足多电网调峰需求的电站出力计划与电网受电过程。所提方法通过华中区域三葛梯级、清江梯级、沅水梯级水电站群调度模拟得到验证,应用结果显示电站出力计划在兼顾多电网调峰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水电站群联合调峰容量效益,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首批9F燃机捆绑招标电厂——深圳前湾燃机电厂3台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已于2007-03-30全部成功投产。投产后3台机组的主要性能指标全部达到并超过合同的要求。9F机组调峰能力强、排放低、效率高。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电厂不但可以提高天然气LNG站线的运行稳定性,同时可以满足电网系统对尖峰负荷机组日益增加的需求。9F级联合循环电厂在我国具备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并列运行式联合循环的设想,它起动速度快,运行效率高,适于将现有的基本负荷蒸汽电站改造成以调峰为主,基本负荷为辅的半调峰电站。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用电结构不断变化,广东电力系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调峰问题,系统调峰能力的不足成为制约电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热电联产机组参与调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从热电联产机组的建模出发,研究发电热耗、供电气耗、热电比与联合循环供电出力、供热量之间的关系,得出影响机组调峰能力的因素及调峰范围,通过对热电联产机组调峰能力的分析,提出热电联产机组应对电力系统调峰的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9.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具有启动快速、辅助系统简单、调峰能力强等特点。FCB(Fast Cut Back)功能的实现能进一步提高电网的自愈能力,大幅提高本厂和电网的安全。文章从某次孤网运行事件中分析了三菱M701F4型燃气-蒸汽分轴联合循环机组孤网运行时出现的问题以及后期优化。  相似文献   

10.
IGCC发电技术是基于清洁煤气化的高效联合循环发电技术,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燃烧天然气和IGCC发电技术的综合研究,分析了IGCC发电技术的设备特点,并结合类似IGCC燃用中低热值的联合循环机组试验研究结果,开展了IGCC发电设备的经济运行技术研究,对IGCC及其多联产机组参与电网调峰运行和掺烧备用天然气的运行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3月14日,广东省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最后一台8号机组投产,标志着该电站已全面建成,装机容量达240万千瓦,超过美国1985年建成的巴斯康蒂装机210万千瓦,成为世界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 广州抽蓄电站供广东、香港电网调峰,并可供电网调频、调相及事故备用。该电站各装4台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30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机和发电电动机组。电站建设总投资50多亿元。摘自《世界能源导报》世界最大的广州抽蓄电站建成  相似文献   

12.
常规汽轮机在额定工况时热耗率最低,当运行工况偏离设计点时,热耗率呈单调上升。通过分析超超临界机组系统循环特性和调峰经济性下降问题,基于电网负荷峰谷特性,依据双工况点设计概念,设计了一种高效调峰汽轮机机组。该机组由主汽轮机系统和调峰汽缸构成,当负荷降低到一定值时可切除调峰汽缸,减少通流面积,提高主蒸汽参数,从而提高机组循环效率。对采用新型高效调峰结构设计的1 000MW等级超超临界机组进行了热平衡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高效调峰汽轮机机组部分负荷工况下热耗率明显优于常规汽轮机。研究成果可为高效宽负荷调峰机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发展调峰用燃气轮机和联合循环电站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电力负荷不均衡现象日趋严重峰谷差越来越大,现我国一般已达30%以上,为此,必须建立调峰电站来适应,在对几种调峰电站进行比较后,指出在我国发展燃气轮机与联合循环调峰电站的必要性和的条件。目前,我寻区建立燃气同与联合循环调峰电站的条件已具备,已投入了多座,效果良好,正在进一步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4.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燃煤电站锅炉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对燃煤电站锅炉的要求,提出了燃煤电站锅炉发展的五大趋势;高参数大容量;低污染燃烧方式;蒸汽--燃气联合循环;劣质燃料有效利用;调峰机组锅炉。并阐述了电子计算技术对锅炉技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海奉贤燃气轮机发电厂建有4套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720 MW,是国内较为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机组。介绍了4套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投产以来,结合机组和上海电网的运行特点,通过技术改进,采取有效措施在节能降耗、减本增效、优化运行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电力系统汛期弃水调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面考虑了投运火电机组的选择、负荷与安全备用在水电站和火电机组间的分配、电站厂用电率、送电网损率等因素,并且充分地反映了混合电力系统实际运行约束,归纳建立了相应的混合0—1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17.
金亮 《电力与能源》2011,(3):244-246
目前,上海奉贤燃气轮机发电厂建有4套9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720 MW,是国内较为先进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机组.介绍了4套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投产以来,结合机组和上海电网的运行特点,通过技术改进,采取有效措施在节能降耗、减本增效、优化运行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燃气轮机发电机作为调峰机组担负着电网调峰调频的重要作用。启停频繁、工况多变导致其运行条件相对较差,发电机转子特别是端部绕组作为高速旋转部件受力情况复杂,长期启停调峰使转子故障概率增大,甚至造成转子绕组开路导致发电机无法励磁,异常现象随转速变化呈现不稳定状态,故障排查难度较大。工程师在不同工况下进行试验验证,查找故障点,分析原因,转子返厂进行解体修复,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主设备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长,由于海南电网的特殊性,对于分布式能源供热机组,还需承担调峰任 务。为了掌握调峰模式下供热机组运行特点及其协同关系,实现热电解耦,对补燃余热锅炉联合循环方案进 行了研究。根据机组特性,给出无补燃方案的热电耦合关系以及机组负荷调节范围。通过分析余热锅炉补 燃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给出补燃量与机组负荷率及供热负荷之间的关系和基于补燃的机组负荷调节范围,对 比补燃对机组效率及排放的影响,分析余热锅炉补燃在调峰模式下的供热协同和运行控制策略,优化机组设 计方案。最后通过对两种方案经济性对比和敏感性分析,确定基于补燃的机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升项目 经济效益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郑晓伟  李峰  李永超 《热力透平》2023,(1):38-41+54
联合循环机组的热态快速启停能力为电网提供了充足的调峰裕度,但其冷态启动不仅耗时长,而且效率低下,亟待进行优化。主要简述了在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并网至汽轮机中速暖机阶段,以及汽轮机中速暖机至汽轮机啮合阶段中进行控制逻辑优化及技术改造的过程,该工作能够大幅缩短联合循环机组冷态启动时间,提升机组效率和经济性。同时,相关研究证实此冷态启动优化不会影响汽轮机安全。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联合循环机组冷态启动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