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为获得房柱式采煤法残留煤柱回采时的顶板变形、破坏特征和顶板应力分布规律,根据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阳城西河煤业3#煤层残煤资源长壁式复采进行三维相似模拟试验。复采过程中对煤层的直接顶、基本顶的应力、位移进行观察、记录,模拟过程再现了顶板下沉、断裂、垮落以及对采煤工作面的影响全过程。通过试验观测与数据分析演化,研究残煤复采过程中顶板的应力变化对顶板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以及顶板垮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复采工作面的巷道布置、采高以及刀柱煤柱与复采工作面的位置关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残煤复采的条件以及要实现安全生产应采取的一些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21,40(7):5-8
以某煤矿921复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探讨了复采工作面围岩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工作面与老巷间煤柱宽度为1.9 m时,煤柱失载,造成工作面悬顶距增大,工作面围岩破碎。利用平面离散元UDEC软件模拟不同采高下围岩破碎特征,分析得到了工作面合理采高,当采高为2 m时,相对于采高为2.4 m和3 m,工作面压力较小,煤柱破坏程度低,通过对工作面顶板和煤壁位移的分析,得出煤柱宽度大于16 m时,3种采高下工作面围岩位移相差不大且绝对值较小,煤柱小于16 m时,工作面围岩位移开始增大,2 m采高下工作面围岩位移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残煤复采区域松软破碎巷道合理的控制方法,以山西梅园许村煤业2#煤层集中轨道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法,提出了"散体-块体"结构模型,探讨了残煤复采条件下巷道变形机理、围岩控制原则及支护参数,通过理论计算及工业试验对该支护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初次回采后再生顶板可近似为"散体-块体"结构模型;顶板块体易发生剪切滑移和脱落,表现为巷道顶底板易成为破坏失稳的关键部位,使两帮承受更大载荷而发生片帮破坏;巷道支护破坏的根本原因是支护体和围岩的强度和刚度不耦合。现场工业试验表明,在支护完成60d之后,巷道围岩的变形趋于稳定,两帮移近量最大为220mm,顶底板移进量最大为540mm。该支护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残煤复采后松软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7,(6):248-250
通过对圣华煤业1130工作面进行矿压观测,根据现场矿压数据,结合工作面实际地质情况,对支架发生受力不均匀,低头甚至后柱拉断等矿压显现现象和原因进行探究,分析了ZF3800/15/23型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失稳机理,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了支架选型,达到了良好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莒山矿3#煤层残煤复采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复采工作面的巷道布置,采高以及刀柱煤柱与复采工艺面置关系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得鳆昨采的条件以及要实现安全生产应采取的一些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复采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水害因素资料,提出3号煤复采水害防治措施,消除或解决3号煤复采中的水害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距残煤综放复采顶煤损伤与冒放性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文  赵景礼  王志强 《煤炭学报》2010,35(11):1854-1858
以西山白家庄矿为工程研究对象,分析了近距残煤整层未采、已采上分层及刀柱煤体的损伤力学特性。结合煤层中含有不同硬度夹矸的特点,分别建立了三种残煤状态下的损伤力学方程。结果证明,降低围压可提高顶煤的冒放性和采出率。针对这一特点,在相似材料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错层位巷道布置采煤法为控制措施,具体以增加顶煤自由面为手段,该法具有不增加开采成本,可显著提高煤炭回采率等特点,具有现实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7,(8):28-31
为对残煤复采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进行合理的选型,以晋煤仙泉煤矿2201残煤复采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现场地质资料调查、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该地质条件下的工作面液压支架进行合理的选型。结果表明:复采工作面过空巷时形成的基本顶长关键块长度为空巷宽度、煤柱失稳极限宽度、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之和,并通过分析最终确定的支架合理工作阻力为9 532 k N、初撑力为7 144 k N(31.5 MPa)、中心距为1 750 mm、支架高度为2.5~4.2m。通过研究结果结合复采工作面现场情况,选定ZFY10200/25/42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为合理架型。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3105残煤复采工作面回采作业的顺利进行,根据3#煤层旧式开采区的特征,结合3105复采工作面的布置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破碎顶板应力分布规律,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确定工作面回采时应尽量减小工作面回采对冒落层的扰动,确定工作面采用多进度、小循环的作业原则,进一步结合复采工作面特征确定采用穿设钢钎+降低采高的方式进行围岩控制,并在围岩控制技术进行支架工作阻力分析。结果表明:3105复采工作面回采期间,支架工作阻力正常,无大范围煤壁片帮现象,围岩控制技术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1.
潘家集第一煤矿投产初期13-1煤层为分层开采,底区剩余煤厚不稳定,通过对1352(3)底区工作面剩余煤厚和再生顶板的分析,决定上综采,并通过工作面“三机”合理选型配套和加强现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1352(3)工作面底区综采的成功开采,实现了国内底区综采的突破,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侯家福 《煤炭技术》2002,21(9):46-47
0 前言 鹤岗矿务局兴安煤矿于1952年破土动工,1956年投产.投产后只有一个水平生产,1981~19 88年进行第二次改扩建,二、三水平同时生产,生产能力提高到400万t/a.二水平为主要生产水平,投产初期只有一个翻笼,第二次改扩建期间增加了一个新翻笼.但随着二水平生产采区全部投产,煤仓不敷使用,经常仓满为患,严重影响矿井正常生产.为此,该矿决定施工二水平井底5 kt立井缓冲煤仓.  相似文献   

13.
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途径及措施有很多种,各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文章就右江矿务局塘内矿2个采区建筑物下压煤开采的具体条件,进行了开采方案影响效果的数值优化分析,提出了经济有效的开采措施和建筑物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旭东 《煤炭与化工》2021,44(z1):15-16,19
井下采燥技术及工艺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煤矿井下采燥工作能否安全、高效进行.根据晋神磁窑沟煤业井下实际案例,探讨煤矿井下采煤技术及采煤工艺,结合煤炭开采环境,合理选择井下采煤技术与采煤工艺,为煤炭行业进一步发展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15.
露天煤矿倒堆条件下底部薄煤层柱式回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抛掷爆破-拉斗铲倒堆工艺条件下底部薄煤层的回采难题,根据倒堆工艺作业特征提出了露天薄煤层柱式回采工艺。推导出了薄煤层开采剥采比的计算公式,确定了适宜回采薄煤层的岩煤高度比,分析了露天薄煤层柱式回采工艺对工作线长度的要求。通过对黑岱沟露天煤矿9#煤回采参数的分析及现场应用,得出:在工作线长度为2 200 m时,每条采掘带可回收煤炭资源37.2万t,获得直接经济效益6 128万元;同时,对露天矿生产能力影响较大,如要兼顾生产能力要求和9#煤的资源回收,需在6#煤采至端帮时适当舍弃部分9#煤。  相似文献   

16.
杜波 《中国煤炭》2006,32(6):44-45
通过对己组底板岩性和突水成因分析,提出采用疏水降压和注浆加固等综合防治水措施,在工程实践中起到了安全生产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刘明 《矿山测量》2021,49(5):8-11
文中通过对某矿第四系底部卵砾石层水文条件及12煤层覆岩结构分析,结合该矿覆岩导水裂缝带实测结果,参照厚煤层分层开采经验公式和其它矿区厚煤层分层开采实践及覆岩导水裂缝带实测成果,对该矿12煤层分层开采条件下覆岩导水裂缝带高度进行了预计,并最终确定了留设的防水煤岩柱尺寸。  相似文献   

18.
受下部不均衡采动影响反程序开采采场矿压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肥城矿业集团有限任公司杨庄煤矿7607工作面,在受下部多次不均衡采动影响条件下进行反程序开采的原因及过程,通过对现场矿压显现的实测,分析描述了特定反程序开采条件下的采场压力显现规律及顶底板受破坏的程度及状态.  相似文献   

19.
Conclusions 1. The use of energy criteria to establish the mine boundaries corresponds to the role of coal-mining enterprises as subsystems within the energy-production system. The criteria here proposed reflect the level of technology not only within coal mining but also within the power industry and in transportation.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parameters included in the criteria have a physical basis reflecting the energy needs of the technologies employed and hence may be more reliably measured than can economic parameters. However, this is not an adequate basis for the absolute adoption of an energy approach rather than an economic approach. 2. The criteria proposed for determining the mine boundaries are based on the energy parameters both of the technologies employed and of the coal deposit, which allows the geological and other mine conditions, the processes of coal extraction and enrichment, and also 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 production to be combined within a single system. This permits more reliable prediction of the determining factors, since they are based on physical parameters, which is not true of economic factor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is evident in that, with rare exceptions, the mine boundaries may be established in the long term: 20–50 years or more. 3. There is one disadvantage in using energy analysis to solv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coal extraction: it is not traditional (although this approach — known as the exergetic approach — is widely used in other fields). However, since it is of growing importance to make rational use of non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this disadvantage may be turned into an advantage. Institute of Mining, Siberian Branch,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Novosibirsk.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5, pp. 78–89, September–October, 1997.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矿井煤炭回收率,对鹤煤八矿3101工作面沿底推进过程中造成的上下端头留设三角煤的回采技术进行了探索性的改进和实践应用,通过绞架、落底等方式对工作面上下端头留设三角煤厚度和长度最大程度的控制,同比情况下大大增加了原煤产量,实现了安全、高效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