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开发现状1.概况我国现有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单位200多家 ,其中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有75家,共开发生产各类工业机器人约800台 ,90%以上用于生产中 ,引进工业机器人做应用工程的约500台。经过“七五”攻关和“八五”、“九五”、国家“八六三”计划支持的应用工程开发 ,我国第一代工业机器人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 ,近几年工业机器人的开发基本上是按用户需求结合应用工程进行的。一些大型工厂、公司 (如一汽、二汽、华录集团等 )在企业重组后 ,生产发展生机勃勃 ,由应用机器人的大户转向开发机器…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70年代开始研制工业机器人,经过“七五”攻关和“八五”应用工程开发,至1996年上半年,我国从事机器人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研制、生产的单位约有190家研制生产的各类工业机器人约350台,其中已用于生产的约占3/4。1995~1996年是“八五”和“九五”计划的交替年代,随着汽车行业及一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发展,机器人的应用不断走向成套,应用领域也有所扩展,研制了一些新型的工业机器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机器人开发研究工作,自“七五”以来,由于得到了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的资助而得以长足进步。国内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都纷纷开展机器人的开发研究工作,大专院校的重点主要在机器人理论和基础技术的研究上:科研院所则更注重机器人的应用研究。但大家都围绕着机器人的工程应用目标进行开发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为主要开发目标,以便机器人技术能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到90年代,特剐是在国家科委“863”计划的支持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工作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不仅工业机器人,而且在非制造环境应用的机器人也得到了国家的资助和支持。本就我国在“863—512智能机器人”主题支持下在特种机器人的开发上所取得的成果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一、简短的回顾自认为了抓取放射性材料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遥控机械手的诞生至今已48年,而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问世也已整整40年了。在机器人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一条是日本和瑞典所走的“需求牵引,技术驱动”,把美国开拓的机器人,结合工业发展的需求,开发出一系列特定应用的机器人,如:弧焊、点焊、喷漆装配、刷胶、建筑等等,从而形成了庞大的机器人产业,目前全世界装机容量已达60多万台,近几年来仍以每年20%的速率在增长;一条是把机器人作为研究人工智能的载体,看成计算机科学的一部分。即:单纯从技术上仿…  相似文献   

5.
前言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有200多个单位从事的是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我国没有一台机器人产品问世,更谈不上生产应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计划将工业机器人开发列入了计划,由机械部等机构组织了点焊、弧焊、喷漆、搬运等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攻关,主要立足于国产机器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特别是把应用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这样就把机器人技术和用户紧密结合起来,使我国工业机器人在起步阶段就瞄准了实用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业机器人经过“七五”攻关计划、“九五”攻关计划和“九五”863计划的支持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大批量应用,根据我国海关统计:2004年我国进口了国外机器人中千多台,其中多功能机器人约1200台,简易机器人7500台,总价值约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用MCS-51系列单片机8031为核心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研制。剖析了控制器的硬件组成,原理和软件设计要点,重点介绍了在构造动作形式库中采用的“环形节点法”。工业机器人既有功能要求又有工作精度要求,因而多采用系统微机制作控制器。作为服务和观赏机器人应在保证完成预定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性能/价格比,力求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8.
候长来 《软件》1993,(10):20-24,39
本文介绍了用MCS-51系列单片机8031为核心的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剖析了控制器的硬件组成,原理和软件设计要点,重点介绍了在构造动作形式库中采用的“环形节点法”。工业机器人既有功能要求又有工作精度要求,因而多采用系统微机作控制器。作为服务和观赏机器人应在保证完成预定功能的前提下,提高性能/价格比,力求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9.
“沪上·生态家”案例馆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美好的未来生活场景,而且向国内外公众展示了,这些机器人都是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开发研制的。“机器人让未来生活更美好”的新模式和新概念。围绕人类未来生活中机器人与人类友好共处的新模式,“沪上·生态家”中展示了包括家用监控机器人、家用护理机器人、家用保健机器人、家用教育机器人、家用娱乐机器人、家用迎宾机器人和家用送菜机器人为代表的家用服务机器人。  相似文献   

10.
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言 简短的回顾 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问世已整整40年了。在机器人发展的历史上,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技术路线:一条是日本和瑞典所走的“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路线,把美国开拓的机器人,结合工业发展的需求,开发出一系列特定应用的机器人,如弧焊、点焊、喷漆、装配、刷胶、建筑等等,从而形成了庞大的机器人产业;另一条路线是把机器人作为研究人工智能的载体,看成计算机科学的一部分,即从单纯技术上模仿人的某些功能出发,研究智能机器人,如美国、英国相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开发工作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特别是经过“七五”攻关、“八五”应用工程开发、“863”高技术计划实施,已从最初缓慢开发的自发状态逐步发展到国家重视,有计划开发、研制、推广应用的阶段。此过程基本上经历了三年阶段,一是起步阶段;二是快速发展阶段;三是机器人走向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东京大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T.Ura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研制了一种称作“双汉堡包”的自主式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不用操纵人员控制,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运动。 这是一种为开发自主式水下机器人的各种软件与硬件用的通用试验台,它由一台内装的计算机进行控制。机器人通过用附属的TV摄像机和超声波测距机判断周围的环境进行运动,它也可以使用视觉与音响通信设备。 在水下工作的机器人通常叫作自主式潜水器(AUV),美国和英国都在大力研究这种潜水器。日本已研制了6种型号的AUV,其中5种是用于探测工作的,但该机器人是第一个能执行需要进行复杂智能判断任务(包括固定作业)的AUV水下机器人。  相似文献   

13.
二、地面移动机器人和警用车 1.排爆机器人 在西方国家中,恐怖活动一直就是个令当局头疼的问题。英国由于民族矛盾,饱受爆炸物的威胁,因而早在60年代就研制成功排爆机器人。英国研制的履带式“手推车”及“超级手推车”排爆机器人,已向50多个国家的军警机构售出了800台以上。  相似文献   

14.
研制背景 煤矿井下环境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伤亡率高,急需以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我国已故著名机器人专家蒋新松院士多次指出,根据我国国情开发出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机器人技术,例如采矿机器人技术,将是我国发展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突破口。1986年,山东矿业学院组织队伍,对“井下最需要什么样的机器人”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人们一致认为,井下最需要的就是喷浆机器人。在各行业的喷浆中,矿山井下喷浆用得最多,而这种机器人的研制难度也最大。1988年山东矿业学院开始了喷浆机器人的研制工作,并于1993年初完成了试验样机。同年,智能机器人主题专家组决定立项资助“喷浆机器人工业性试验和改进设计”项目,到1996年7月,喷浆机器人产品样机通过了专家组验收,同年12月又通过了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15.
0引言在2016慕尼黑国际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博览会中,协作机器人大放异彩,UR、KUKA、ABB、FANUC、YASKAWA、YAWASAKI、COMAU、NACHI等国际企业均展出其研发的协作机器人,也有多家公司展出其基于协作机器人开发的应用。与协作机器人不同,传统工业机器人主要针对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行业应用,往往体型巨大、安装编程周期长  相似文献   

16.
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七·五”开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在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不仅在机器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且在工业机器人整机方面,已经陆续掌握了喷涂、弧焊、点焊、装配和搬运等不同用途类型的工业机器人整机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生产,掌握了相关的应用工程知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达到规模化的生产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经济技术效益未能充分表现出来。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在世纪文卷之际,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实施的步伐。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及机器人学中的控制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新松 《机器人》1990,12(5):1-13
机器人已成为进一步实现制造业、非制造业、军事活动以至家庭服务自动化的重要工具.机器人学则是更综合地研究如何使机器或系统具有“思想、感知或动作功能的一门交叉性新学科”.机器人的发展是波浪式的,经历了多次的曲折.目前工业机器人中除装配机器人外,其他点焊、弧焊、喷漆及搬运机器人,由于应用范围限制,以及工业生产装备更新速度和投资规模的影响,市场日趋饱和.以美国为例.制造商订单1984年达到高峰6046台.至1986年下降至5713台,不过对机器人未来市场大都持乐观态度.但进一步开拓市场.有待于推出适用于各种环境作业的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认为机器人当前处于又一次高潮的前夜(Nightmare),正是需要大力加强研究开发的时期.我国正在着手建立工业机器人产业,这一情况值得我们注意.本文着重从研究角度来介绍当前机器人及机器人学中的控制问题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水下机器人日新月异.水下机器人的功能越来越全,操作越来越方便,体积却越来越小.HYBALL水下机器人是英国HYDROVISION有限公司于九十年代开发研制的最新产品.该机器人是在英国八十年代的DUPLUS、UFO等水下机器人的基础上,吸收其优点,开发研制出来的.开发它的指导思想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保养维修方便,性能先进可靠,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工业机器人考察团以省机械厅总师徐王全同志为团长一行五人,于1996年9月15日至9月28日赴日本福冈等地对日本工业机器人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有三个目的:1.了解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探明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形成过程,以及目前的开发、生产、应用情况;2深入分析、研究我省发展机器人的战略,切实推动我省工业机器人应用和研究开发的步伐;3.积极寻求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国际合作途径。  相似文献   

20.
自第一台机器人诞生至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全球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已超过百万台,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机器人产业。同时,非制造业用机器人近几年也发展迅速,并逐步向实用化发展。中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机器人的研究开发,此间起起伏伏,历经多个高潮与低谷,在技术上进展突出,但在机器人产业化方面收效不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机器人产业化中需要的许多关键原部件需要进口,从而导致国产机器人价格优势不明显;其次是我国的机器人市场一直处于培育期,难以有一个大的市场来支撑机器人产业化;第三则是我国缺少一贯和有效的机器人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