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述了各种添加剂对烧结铁基材料机构加工性能的影响,评价了铅、铋、硒、碲、二硫化钼、硫、硫化锰和六方氮化硼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添加铜、硫可以明显提高高铬钢的机械加工性能,且铜、硫对高铬钢的机械加工性能的作用类似.通过高分辨透镜(HREM)和扫描电镜(SEM)对含铜高铬钢中的易切削相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含铜高铬钢中的易切削相是大小为10 nm左右的石墨-铜复合相,该相均匀弥散地分布于含铜高铬钢基体中,该相中76.07%的原子是石墨碳,其余则为铜原子.在机械加工时,石墨-铜复合相的固体润滑膜能够附着在刀具的切削刃上,从而避免了含铜高铬钢与切削刃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切削刃的磨损,改善了高铬钢的切削性能.  相似文献   

3.
概括介绍了热疲劳试验设备,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粉末冶金材料抗热疲劳性能研究中的一些观点,列举了影响粉末冶金材料热疲劳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铍具有低密度、弹性模量高的特性,常用于航天结构件。粉末冶金铍材在机械加工时,表面会产生残余应力,对铍结构件的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造成直接影响。因此,使用X-ray衍射仪测量铍材表面残余应力,测量了粗车、精车、时效工艺下残余应力沿表面的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机加工艺对铍材表面残余应力影响。结果表明,机械加工时,粉末冶金铍材残余应力均表现为压应力;残余应力与加工线速度负相关,与进刀量正相关,时效处理可有效降低铍材表面残余应力,还能有效提高残余应力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粉末冶金高速钢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雾化制粉+热等静压+精锻工艺,制备了AHPTl5粉末冶金高速钢.观察了碳化物、夹杂物的分布形态,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粉末冶金高速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粉末的碳化物呈颗粒状均匀分布,精锻处理后的碳化物颗粒平均尺寸为1.5μm;夹杂物有三种类型,其含量达到A0.5B0.5级;横向抗弯强度和回火硬度随淬火温...  相似文献   

6.
引言 现在,烧结件往往进行各种各样的二次处理,以改善其尺寸公差、机械性能及表面状况,这些工序包括复压、再烧结、整形、表面渗透处理、机加工、表面精加工及热处理。而对铁基粉末冶金工件,热处理是改善其机械性能和其他特性的极具吸引力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7.
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粉末制备、成形工艺、烧结工艺和组织控制等方面,系统的介绍了国内外粉末冶金低合金钢的制备技术,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微波烧结对粉末冶金铁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烧结新技术研究了粉末冶金铁基材料的烧结工艺与性能,并同常规真空烧结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烧结粉末冶金铁基材料在1280℃的烧结温度下保温10min时,可达到95.8%的相对密度;烧结温度降低。烧结时间大幅度缩短,且微波烧结制品的孔隙明显减小或消失,硬度、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汽车、建筑等领域对高强度-高塑性金属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获得高强度-高塑性的金属材料,粉末冶金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烧结质量比为2:1的马氏体钢和奥氏体钢混合金属粉末,复合钢的奥氏体相均匀分布于马氏体相当中,试样致密度高达95.5%,并通过后续的热轧处理,提高复合钢的烧结质量,致密度提高至98.9%。热轧后复合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匀伸长率和总伸长率分别为960 MPa、1 529 MPa、6.7%和6.7%。在热轧的基础上引入冷轧+短时间高温回火处理,粉末冶金复合钢性能进一步提高。其中冷轧30%/500℃回火5 min的复合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均匀伸长率和总伸长率分别为1 899 MPa、1 964 MPa、9.2%和10.0%。  相似文献   

10.
粉末冶金材料性能数据的有效位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末冶金论文中,对数据的有效数字缺乏认识或处理不当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扼要介绍有效数字的基本知识,列出有关标准对金属粉末和粉末冶金材料性能数据有效数字的规定,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解决粉末冶金高速钢制备工艺繁琐、性价比低等问题的包套热挤压工艺,采用该工艺制备了M32粉末冶金高速钢,研究了不同挤压温度和热处理对M32粉末高速钢的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热处理时,随挤压温度的升高,试样相对密度及硬度变化趋势一致,均是先升高后降低,在挤压温度为1 240℃时达到峰值,分别为98.04%和45.6HRC;在淬火温度1 180℃以及回火温度560℃热处理后,M32高速钢的晶粒及碳化物颗粒尺寸较小且分布均匀,力学性能最佳,其抗弯强度及硬度分别为3 721.8 MPa和66.7HRC。  相似文献   

12.
粉末冶金Ti6Al4V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i粉、AlV中间合金粉,通过模压和真空烧结制备了Ti6Al4V合金,并通过随后的锻造和热处理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通过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检测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压制压力对Ti6Al4V烧结体密度的影响,以及试样状态(烧结态及烧结淬火态)、锻造温度、淬火温度及时效温度等工艺参数对粉末冶金Ti6Al4V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模压和烧结可制备出相对密度达97.4%的Ti6Al4V合金;Ti6Al4V烧结态及烧结淬火态合金经过锻造后,相对密度接近100%;通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得到不同组织和性能,能获得等轴组织,其α晶粒尺寸在5μm左右.  相似文献   

13.
微波烧结对粉末冶金铜材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微波工艺烧结铜粉压坯,用排水法、布洛维硬度计、拉力试验机测量试样的相对致密度、硬度及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在30min内将微波烧结温度由室温升高到1 000℃再保温10min即可获得相对密度达92.68%的烧结试样,其硬度和延伸率均高于相同温度下的常规烧结试样,但抗拉强度略有降低.还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观测、分析试样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结果显示:微波烧结试样的晶粒比常规烧结试样的细小且孔隙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4.
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Ni-Fe-Al合金,将Ni、Fe、Al的元素粉与预合金粉等量混合后在500MPa下压制成形,于1280℃的温度烧结后进行热处理,对合金烧结态和淬火态进行密度、力学性能检测及X射线衍射分析、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观察。结果表明:NiFe19Al25合金烧结态为(β+γ)双相组织,合金的密度达6.54g/cm3(相对密度为94.0%),抗拉强度达到771MPa,形变量为5.3%;合金淬火态处于(β′+γ)双相区,具有马氏体结构的NiFe19Al25合金在应力作用下呈现出线性超弹性,抗拉强度达到761MPa,形变量高达8.1%,最高形变恢复量超过4%。  相似文献   

15.
磷对粉末冶金黄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改善CU-Zn合金材料的机械性能,拓宽其应用领域,做了有关实验。实验采用粉末冶金方法,研究在成份为70%Cu-30%Zn的粉末黄铜中分别添加0.1%、0.3%、0.5%、0.7%的磷,对DU-Zn合金材料的塑性、拉伸强度、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金相等测试方法,做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粉末冶金不锈钢系列,该系列不锈钢的耐蚀性较常规粉末冶金不锈钢有很大的改善,讨论了该系列不锈钢的耐蚀性及物理,机械性能,提出了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铁基粉末冶金齿轮泵侧板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硫化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基体中均匀分布着软质FeS相,改善了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实际铁基材料侧板的极限载荷是25MPa,达到高压齿轮泵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洋  王西涛  姜海  何新波 《工程科学学报》2008,30(12):1393-1396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AZ91镁合金,研究了烧结温度对合金的致密度和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并对烧结样品的物相和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AZ91镁合金的最佳烧结温度为610℃,致密度可以达到97.4%,实验条件下所获得的最高热导率可达到63.1W·m-1·K-1.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分析表明,烧结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固溶体和β-Mg17Al12相两相组成,其中β-Mg17Al12相表现出离异共晶β相和非连续析出β相两种主要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钼合金元素对铁基粉末冶金自润滑材料力学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铁基自润滑材料添加钼合金元素,可在材料中形成钼的硬质点,所形成的硬质点虽然会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但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20.
匡建平  朱晓东 《稀有金属》1993,17(6):413-416
采用氩气雾化快速冷凝法制备Al-Li合金粉和中频感应炉熔铸Al-Li合金锭,以400℃挤压成形。对快速冷凝粉末冶金法和熔铸法制备的Al-Li合金的强度、韧塑性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合金工艺、组织、性能和强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