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融合多特征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基于机器学习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特征构建维度单一,难以全方位表征Android恶意软件行为特点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融合软件行为特征、Android Manifest.xml文件结构特征和Android恶意软件分析经验特征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取Android应用的Dalvik操作码N-gram语义信息、系统敏感API、系统Intent、系统Category、敏感权限和相关经验特征,多方位表征Android恶意软件的行为并构建特征向量,采用基于XGBoost的集成学习算法构建分类模型,实现对恶意软件的准确分类。在公开数据集DREBIN和AMD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达到高于97%的检测准确率,有效提升了Android恶意软件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存在特征引入过程主观性高、特征选择过程可解释性差、训练模型检测效果不具备时间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概念漂移的可解释性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InterDroid,该方法首先通过高质量的人工Android恶意软件分析报告引入权限、API包名、意图、Dalvik字节码4种特征.并通过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TPOT(tree-based tipeline optimization tool)获得InterDroid训练及对比算法,从而摒弃传统方法中繁复的模型选择与参数调整过程.其后,融入模型解释算法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改进传统的特征包装方法,从而获得对分类结果具有高贡献度的特征组合用于检测模型训练最后,通过曼-惠特尼U(Mann-Whitney U,MWU)与机器学习模型的双重检验证明概念漂移现象在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中的存在性.并基于联合分布适配(joint distribution adaptation,JDA)算法提高检测模型对新时期Android恶意软件的检测准确率.实验表明:InterDroid筛选出的特征组合具备稳定性与可解释性.同时,InterDroid中的特征迁移模块可将自身对2019年、2020年新兴Android恶意软件的检测准确率分别提高46%,44%.  相似文献   

3.
《微型机与应用》2019,(5):22-27
针对采用重打包和代码混淆技术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算法。通过自动化提取Android应用软件的特征,构建对应的特征向量,训练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了一种新的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深度学习模型可以更好地表征Android恶意软件,其检测效果也明显优于传统的机器学习模型。  相似文献   

4.
由于智能手机使用率持续上升促使移动恶意软件在规模和复杂性方面发展更加迅速。作为免费和开源的系统,目前Android已经超越其他移动平台成为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使得针对Android平台的恶意软件数量也显著增加。针对Android平台应用软件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协作决策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对Android 应用程序进行分析、提取特征属性以及根据机器学习模型和分类算法判断其是否为恶意软件。通过实验表明,使用该方法对Android应用软件数据集进行分类后,相比其他分类器或算法分类的结果,其各项评估指标均大幅提高。因此,提出的基于多特征协作决策的方式来对Android恶意软件进行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对未知应用的恶意性进行检测,避免恶意应用对用户所造成的损害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Android平台的恶意软件数量几乎以几何式的速度增长,故提出一种恶意软件检测方法是必要的.本文利用现如今疯涨的Android恶意样本量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分类预测模型实现对恶意软件的静态检测.首先,通过反编译APK文件获取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权限特征,baksmali工具反编译class.dex成smali文件得到危险API特征.然后运用机器学习中多种分类和预处理算法比较每一特征和联合特征检测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联合特征检测准确率高于单独特征,准确率达到97.5%.  相似文献   

6.
吴瑕 《软件》2023,(10):143-145
机器学习为恶意软件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可以从大量的样本中自动学习和提取特征,然后使用这些特征进行预测。通过对Android系统的权限、API调用以及动态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发现了许多与恶意软件相关的显著特征。对Android恶意软件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几种主流的机器学习算法,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检测Android恶意软件时可以提高实时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精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通常仅有检测结果缺乏对其检测结果的可解释性.基于此,从可解释性的角度分析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综合利用多层感知机和注意力机制提出一种可解释性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方法(multilayer perceptron attention-method, MLP_At).通过提取Android恶意软件的应用权限和应用程序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特征来进行数据预处理生成特征信息,采用多层感知机对特征学习.最后,利用BP算法对学习到的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在多层感知机中引入注意力机制,以捕获敏感特征,根据敏感特征生成描述来解释应用的核心恶意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检测恶意软件,与SVM、RF、XGBoost相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65%、3.70%和2.93%,并能准确地揭示软件的恶意行为.此外,该方法还可以解释样本被错误分类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软件》2017,(2):33-36
针对目前Android手机恶意软件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框架。该框架通过提取Android应用程序的特征属性,结合Fisher Score、信息增益和卡方检验三种特征选择方法,对属性特征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恶意检测模块中的改进决策树算法对软件进行分类。通过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检测框架检测恶意软件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和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9.
Android系统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移动端操作系统,然而Android系统上的恶意应用种类和数量疯狂增长,对用户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Android系统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Android系统的安全机制,介绍Android恶意软件的分类,总结恶意软件的攻击技术,研究目前的检测方法,比较各类方法的典型系统,列举当前主流厂商的安全软件技术,分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恶意软件的检测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基于SVM的Android应用程序安全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将SVM算法与动静态分析方法相结合,应用于Android应用程序的漏洞和恶意软件的检测中,而恶意软件的检测又可分为恶意行为的检测和恶意代码的检测。故本文按SVM算法应用到的检测领域分类,分别对其应用于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恶意行为检测、恶意代码检测和漏洞检测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与讨论,并总结了当前该领域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SVM算法和其应用于Android安全检测中的改进之处,最后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对于传统的恶意程序检测方法存在的缺点,针对将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被应用在未知恶意程序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当前使用单一特征的机器学习算法无法充分发挥其数据处理能力,检测效果不佳。文中将语音识别模型与随机森林算法相结合,首次提出了综和APK文件多类特征统一建立N-gram模型,并应用随机森林算法用于未知恶意程序检测。首先,采用多种方式提取可以反映Android恶意程序行为的3类特征,包括敏感权限、DVM函数调用序列以及OpCodes特征;然后,针对每类特征建立N-gram模型,每个模型可以独立评判恶意程序行为;最后,3类特征模型统一加入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学习,从而对Android程序进行检测。基于该方法实现了Android恶意程序检测系统,并对811个非恶意程序及826个恶意程序进行检测,准确率较高。综合各个评价指标,与其他相关工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恶意程序检测准确率和有效性上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恶意软件检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精度,但同时深度神经网络容易受到对输入数据添加细微扰动的对抗攻击,导致模型输出错误的预测结果,从而使得恶意软件检测失效。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软件检测方法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面向恶意软件检测模型的黑盒对抗攻击方法。首先在恶意软件检测模型内部结构参数完全未知的前提下,通过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来生成恶意软件样本;然后使生成的对抗样本被识别成预先设定的目标类型以实现目标攻击,从而躲避恶意软件检测;最后,在Kaggle竞赛的恶意软件数据集上展开实验,验证了所提黑盒攻击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生成的对抗样本也可对其他恶意软件检测方法攻击成功,这验证了其具有较强的攻击迁移性。  相似文献   

13.
田志成  张伟哲  乔延臣  刘洋 《软件学报》2023,34(4):1926-1943
深度学习已经逐渐应用于恶意代码检测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深度学习模型自身存在不安全因素,容易遭受对抗样本攻击.在不改变恶意代码原有功能的前提下,攻击者通过对恶意代码做少量修改,可以误导恶意代码检测器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恶意代码的漏报.为防御对抗样本攻击,已有的研究工作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对抗训练.然而对抗训练方法需要生成大量对抗样本加入训练集中重新训练模型,效率较低,并且防御效果受限于训练中所使用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为此,提出一种PE文件格式恶意代码对抗样本检测方法,针对在程序功能无关区域添加修改的一类对抗样本攻击,利用模型解释技术提取端到端恶意代码检测模型的决策依据作为特征,进而通过异常检测方法准确识别对抗样本.该方法作为恶意代码检测模型的附加模块,不需要对原有模型做修改,相较于对抗训练等其他防御方法效率更高,且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能够防御多种对抗样本攻击.在真实的恶意代码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防御针对端到端PE文件恶意代码检测模型的对抗样本攻击.  相似文献   

14.
目前移动恶意软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变种层出不穷,日益庞大的特征库增加了安全厂商在恶意软件样本处理方面的难度,传统的检测方式已经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软件行为样本大数据。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恶意软件检测方法存在特征数量多、检测准确率低和不平衡数据的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均值和方差的特征选择方法,以减少对分类无效的特征;实现了基于不同特征提取技术的集合分类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Kaehunen-Loeve 变换和独立成分分析,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针对软件样本的不平衡数据,文章提出了基于决策树的多级分类集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三种检测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检测 Android平台中的恶意软件样本,准确率分别提高了6.41%、3.96%和3.36%。  相似文献   

15.
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尽管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和目标检测等任务中取得了较好性能,但是对抗攻击的存在对深度学习模型的安全应用构成了潜在威胁,进而影响了模型的安全性.在简述对抗样本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分析对抗攻击的主要攻击方式及目标,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对...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无法有效地从海量的行为特征中选择出有本质的行为特征来对未知的Android恶意应用进行检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DBNSel,一种基于深度信念网络模型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方法。为了实现该方法,首先通过静态分析方法从Android应用中提取5类不同的属性。其次,建立深度信念网络模型从提取到的属性中进行选择和学习。最后,使用学习到的属性来对未知类型的Android恶意应用进行检测。在实验阶段,使用一个由3 986个Android正常应用和3 986个Android恶意应用组成的数据集来验证DBNSel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DBNSel的检测结果要优于其他几种已有的检测方法,并可以达到99.4%的检测准确率。此外,DBNSel具有较低的运行开销,可以适应于更大规模的真实环境下的Android恶意应用检测。  相似文献   

17.
传统机器学习在恶意软件分析上需要复杂的特征工程,不适用于大规模的恶意软件分析。为提高在Android恶意软件上的检测效率,将Android恶意软件字节码文件映射成灰阶图像,综合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depthwise separable convolution,DSC)和注意力机制提出基于全局注意力模块(GCBAM)的Android恶意软件分类模型。从APK文件中提取字节码文件,将字节码文件转换为对应的灰阶图像,通过构建基于GCBAM的分类模型对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使其具有Android恶意软件分类能力。实验表明,该模型对Android恶意软件家族能有效分类,在获取的7 630个样本上,分类准确率达到98.91%,相比机器学习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等均具有较优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多特征基于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Android恶意软件静态检测模型。模型采用了基于行为的静态检测技术,选取Android应用的权限、四大组件、API调用以及程序的关键信息如动态代码、反射代码、本机代码、密码代码和应用程序数据库等属性特征,对特征属性进行优化选择,并生成对应的特征向量集合。最后对随机森林算法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到本模型的Android应用检测中。实验选取了6?000个正常样本和6?000个恶意样本进行分类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