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以溶剂热法制备出的Fe3O4纳米球为铁源、葡萄糖为碳源,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单分散性良好的Fe3O4@C纳米球.研究了反应物配比对Fe3O4纳米球尺寸和形貌的影响,以及包碳厚度对Fe3O4@C磁响应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潮湿环境下Fe3O4和Fe3O4@C的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Fe3O4饱和磁化强度可达73.5 emu/g,碳层最厚时Fe3O4@C最低饱和磁化强度能达到38.3 emu/g,并且潮湿环境下Fe3O4@C呈现出更好的稳定性.最后,红外光谱测试表明Fe3O4@C纳米球表面含有许多水溶性的官能团,表明其在生物检测方面有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3.
溶剂热法制备氨基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剂热法以FeC13?6H2O、乙二醇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料,一步法制备氨基修饰的Fe3O4纳米粒子.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了反应釜填充度、反应时间、Fe3+初始浓度以及NaAC的浓度对反应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釜填充度、反应时间、Fe3+初始浓度...  相似文献   

4.
纳米Fe3O4是一种多功能磁性材料。用水解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产物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熟化温度﹑Fe2 与Fe3 的摩尔比和滴定终点的pH值。用正交实验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Fe2 与Fe3 的摩尔比为1∶1.75,恒温熟化温度为80℃,滴定终点的pH值=11,在此条件下可合成粒径分布在0.1μm以下占95.53%磁性Fe3O4纳米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及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优化实验产物的分析表明,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属单相立方晶型,平均粒径为56nm,纯度高,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一种反胶束微乳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的方法.以十六烷基溴化铵/正丁醇/正辛烷/氨水构建反胶束微乳液体系,通过反胶束微乳法制备纳米Fe3O4微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分析、透射电镜(TEM)等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产物为单相Fe3O4纳米微粒,粒径均匀,颗粒尺寸集中分布在20~30nm之间,纯度高,分散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钴为原料,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AB)为分散剂,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混合溶剂热法制备了Co_3O_4。研究了水-正丁醇、水-正戊醇-正己烷、水-正丁醇-正己烷三种不同溶剂体系下对Co_3O_4超电容性的影响。通过交流阻抗、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对Co_3O_4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溶剂对其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在水-正丁醇-正己烷的溶剂体系中,反应温度为100℃时得到的Co_3O_4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6 mol/L KOH溶液中,电流密度为5 mA/cm~2时,其单电极放电比电容达667.7 F/g。  相似文献   

7.
微乳化法制备纳米磁性Fe3O4微粒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工业煤油作油相、FEO3 TX10作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作助溶剂,分别配成合Fe2/Fe^3 和NaOH的两种微乳液,用双乳液混合法制备纳米磁性Fe3O4微粉。研究了不同的工艺条件对产物物相组成和粒径的影响。实验表明在n(Fe^3 )/N(F3^2 )=(1.0-1.5):1;老化温度50—80℃、老化时间40min、体系pH>8、表面活性剂用量(体积比)为15%条件下所制备产物物相单一、平均粒径25—40nm。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聚乙二醇(PEG4000)包覆的纳米Fe3O4颗粒,然后分散于水中制成磁性液体,研究了PEG用量对磁性液体稳定性的影响。粒度测试和形貌分析表明,PEG包覆的纳米Fe3O4颗粒平均粒径为30nm,包覆层厚度约5~10nm,粒径分布较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EG与纳米Fe3O4主要以氢键结合,结合差热和电镜分析,认为颗粒的分散作用主要是空间位阻作用,PEG用量为15wt%的纳米Fe3O4颗粒的PEG包覆量约为9wt%。吸光度测试表明,随着聚乙二醇用量的增加,悬浮液的稳定性提高,用量15wt%时,悬浮液分散稳定性最好,包覆样的饱和磁化强度为57A·m2/kg,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9.
用精矿粉和Mn3O4制备性能优良的软磁MnZn铁氧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精矿粉代替Fe2O3,用Mn3O4代替MnCo3制备了性能优良的软磁MnZn铁氧体材料,采用合适的配方及烧结工艺能进一步提高样品磁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Li2C O3,N iO和电解M nO2为原料,用固相法合成了LiN i0.5M n1.5O4。采用X R D,SEM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合成样品的性能。X R D测试表明,在950℃下加热12h,然后600℃下退火48h,所得样品具有立方尖晶石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充放电曲线只在4.7V附近存在电压平台,但容量及循环性能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氟醚酸包覆的Fe_3O_4纳米颗粒,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影响Fe_3O_4纳米颗粒饱和磁化强度的四个因素,得出其最优制备条件:Fe~(3+)与Fe~(2+)摩尔比为1.75:1,初始Fe~(3+)浓度为0.05 mol/L,初始pH值为9,共沉淀温度为65℃。按该优化条件制备的Fe_3O_4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为55.80 A·m2/kg;该颗粒晶格类型与Fe_3O_4尖晶石结构相同,平均粒径大小约为11 nm;氟醚酸可通过化学吸附作用包覆于颗粒表层,且包覆量可达31.33%。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Co0.7Fe0.3/CoFe2O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室温穆斯堡尔谱(MS)明显地由对应于尖晶石型钴铁氧体(CoFe2O4)和体心立方钴铁合金(Co0.7Fe0.3)的两组六线谱叠加而成。在室温下,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材料的磁滞回线,表明Co0.7Fe0.3/CoFe2O4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84.82A·m2/kg)和矫顽力(μ0Hc=0.15T)。  相似文献   

13.
李胜军  陈猛  陈增 《电源技术》2006,30(2):97-99
通过分步加热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了尖晶石型LiCo0.1Mn1.9O4材料,在实体电池LiCo0.1Mn1.9O4/1 mol/LLiPF6-EC DEC EMC/MCMB体系中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经过1 000次循环,LiCo0.1Mn1.9O4材料的放电容量保持率在85%以上,2 C充放电时,放电容量为0.1 C时的97.28%。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子扫描电镜(SEM)对经过不同次数循环后的正极片进行研究,发现经过千次循环,材料的结构和极片表面形貌都得到很好的保持。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湿法沉淀的球形四氧化三锰(Mn3O4)和商业电解二氧化锰(EMD)为锰源合成锰酸锂(Li Mn2O4)。通过杂质含量分析、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等,研究锰源对产物性能的影响。以粒度为10μm的球形Mn3O4为原料合成的Li Mn2O4保留了锰源的物化特征,以1.0 C在3.00~4.35 V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7.2 m Ah/g,常温、55℃高温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4.6%和91.0%,高于以EMD为原料合成的Li Mn2O4(分别为87.9%和72.9%)。循环性能的提高,与球形Li Mn2O4的粒度分布集中、比表面积小及杂质含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波辅助部分还原共沉淀法制备超顺磁性Fe3O4纳米粒子。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和粒径测试等手段对磁性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表面改性剂(油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葡聚糖)对制备的磁性粒子的晶粒尺寸、磁性能及颗粒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表面活性剂包覆改性后Fe3O4纳米粒子的XRD峰明显宽化,晶粒直径由未改性的18.5nm减小至6.0~9.0nm,饱和磁化强度因晶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且改性后颗粒在溶液中的分散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5 V正极材料LiNi0.5 Mn1.5 O4。将混合盐溶液以不同速度加入草酸溶液中,对制得的LiNi0.5 Mn1.5 O4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盐溶液以0.17 mL/s的速度加入到草酸中,预烧温度为450℃,焙烧4 h,后900℃焙烧6 h制得的样品为粒径均匀的多面体,1 C 充放电初始容量达到135 mAh/g,55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保持率为96.26%。  相似文献   

17.
用溶胶-凝胶法在LiCo0.05Mn1.95O4表面包覆Al2O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以异丙醇铝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LiCo0.05Mn1.95O4表面包覆了一层稳定的Al2O3膜。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对包覆前后LiCo0.05Mn1.95O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样品在常温(25 ℃)和高温(55 ℃)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经Al2O3包覆处理后的LiCo0.05Mn1.95O4有效抑制了LiCo0.05Mn1.95O4与电解液之间的恶性相互作用,降低了Mn的溶解,稳定了LiCo0.05Mn1.95O4的结构,改善了LiCo0.05Mn1.95O4的循环性能。并研究了Al2O3不同包覆量对LiCo0.05Mn1.95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Al2O3包覆量为0.5 %(质量百分数)的CAl0.5样品的循环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