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阜新盆地无机成因气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评价盆地天然气资源的首要问题是确定天然气的来源。指出,阜新盆地是断陷型裂谷盆地,其中具有沟通地幔和岩石圈的深大断裂,地幔物质沿该深大断裂将大量无机成因天然气带入地球浅部聚集;聚集的天然气具有甲烷含量高、甲烷碳同位素和二氧化碳碳同位素值高3、H e/4H e值较高等特点。认为盆地存在有源于地幔的无机成因气,这种无机气与浅部地层的有机成因气混合后可以形成气藏。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深层天然气碳同位素反序现象十分普遍,对其成因的认识一直存在分歧。全面分析、总结了松辽盆地深层昌德、徐深、升平、长岭4个具有碳同位素反序现象的烷烃气组分以及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认为深层烷烃气组分与同位素值不具备典型无机成因气特征,其负碳同位素系列不能作为鉴别无机成因气的充分条件深层煤成气与无机气混合作用可能是碳同位素反序的首要因素,运移过程中的扩散分馏是导致混源模拟与实际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且制约着盆地深层天然气组分及碳同位素值垂向变化。此外,盆地深层单纯无机成因气组分与碳同位素组成是准确估算深层非生物成因气含量的关键,其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的天然气成因备受争议,焦点是有机成因气还是无机成因气.费托合成烃的反应可以发生如光合作用那样的碳同位素分馏作用,但未必显示碳同位素的反序分布.热液条件下费托反应在自然界更普遍,但其碳氢同位素的动力学分馏特征尚不十分清楚,碳同位素组成用于油气物源示踪识别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松辽盆地深部地壳特征表明,中地壳有一低速高导层,地幔流体CO2、H2可在此进行费托合成烃的反应,这种超临界的流体的反应可形成烃和烃类化合物.根据这一思路,松辽盆地深部(不仅仅是火山岩,还有花岗岩等基底岩石)有更多的天然气尚待勘探与发现,也可在其他盆地寻找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在封闭体系下热模拟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动力学参数,探讨了克拉2大气田天然气的成因。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表明,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热模拟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值介于-37‰~-25‰之间;可以用动力学方法将煤系烃源岩热模拟实验数据外推,应用于地质条件。克拉2大气田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烃源岩,属阶段捕获气,主要聚集了-5~-1 Ma阶段的天然气,其成熟度Ro 为1.3%~2.5%。这不仅得到早期相关研究成果的支持,而且也符合该区天然气的勘探实际。  相似文献   

5.
应用δ13C瑞利分馏模型判断气藏运聚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干酪根生气过程中碳同位素的动力学瑞利分馏模型,烃类气体稳定碳同位素比值与气源岩和天然气成熟度正相关。因此,可运用甲烷碳同位素比值垂向剖面技术判断气藏的聚集过程。本文运用该技术,不仅发现莺歌海-琼东南盆地YA13-1气田和DF1-1气藏中烃类气体的充填方式,而且还判断出YA13-1气田具有双侧向运聚和DF1-1气田具有单垂向运聚的成藏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中烷烃气碳同位素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天然气中烷烃气的碳同位素值蕴含丰富的科学信息,为研究其重要理论及实践意义,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烷烃气中单组分(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值的研究成果。结果认为:依据δ13C1-Ro回归方程能对勘探目的层天然气的类型或成熟度作出推断;煤成气的δ13C2基本上重于-28.0‰,油型气的δ13C2基本上轻于-28.5‰,而介于-28.0‰~-28.5‰之间是上述两类气的共存区,且以煤成气为主。此外,还重点讨论了烷烃气碳同位素系列所反映的油气地质和地球化学信息,认为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的烷烃气属于有机成因气,负碳同位素系列的烷烃气基本上属于无机成因气;但在沉积盆地中个别出现的负碳同位素系列是由于正碳同位素系列次生改造(扩散分馏、相态转换分馏)所致,其烷烃气不是无机成因的。  相似文献   

7.
兴隆台油气田天然气成因与成藏特殊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天然气基本地球化学特征、成因与来源的系统分析,结合油气藏特征与油气地质条件,对兴隆台油气田的天然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天然气可以分为A和B2大类。A类天然气总体埋藏深度较小,甲烷含量高,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偏轻,主要来自沙一段、沙二段和沙三段上部烃源岩生成的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B类天然气埋藏深度变化大,甲烷含量变化范围大,甲烷、乙烷碳同位素组成偏重,丙烷碳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大,部分碳同位素组成明显偏重的天然气分布在较浅部位,主要与细菌的氧化降解作用有关。B类天然气主要与埋藏较深、演化程度较高的沙三段烃源岩有关。气藏和气顶中天然气主要来自原油溶解气的出溶。因大断裂的存在,浅层的构造高部位聚集了较多的B类天然气,其两侧主要聚集A类天然气。在其他中深部有油藏分布的地区,其浅层部位应该也存在原油溶解气出溶的天然气聚集,是浅层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8.
应用真空机械破碎法对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包裹体的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热爆前、后的对比分析,进而结合气井产出天然气的相应特征及热模拟实验结果对天然气的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喷发过程中的岩浆脱气烃类含量较高,暗示该区烃类天然气存在无机成因的可能,有必要对火山喷发脱气与普通岩浆活动脱气的差别做进一步研究;徐家围子断陷烃类天然气的碳同位素序列倒转主要是由不同期次/源天然气的混合作用造成,而非后期盖层散失过程中的组分和同位素分馏,同位素序列倒转不能单独用于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相对有机成因气,无机成因气(甲烷、乙烷和CO2)碳同位素值常较重,用甲烷碳同位素值重于-20‰作为无机成因气的判别标准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过于苛刻;徐家围子断陷CO2以无机成因为主,主要源于坳陷期地壳活动过程中的地幔岩浆脱气,无机成因CO2能够聚集成藏与其未经历初次运移,与地层水接触少等因素有关。上述认识有益于对徐家围子断陷天然气的成因作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9.
渭河盆地地热水水溶烃类天然气成因与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河盆地地热水富含烃类天然气,甲烷含量一般在10%左右,最高可达82.44%。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烃类天然气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其中位于户县-西安新生代沉积凹陷的地热水伴生天然气δ13C1值小于-55‰,具有生物成因气的特征,而其他地区地热水伴生烃类天然气δ13C1值在-38.7‰ ~ -27.2‰之间,为热解成因天然气。天然气源岩分析显示,渭河盆地古近系张家坡组深水湖相沉积岩系,是渭河盆地生物气的重要源岩。分布于渭河断裂之北、构成渭河盆地基底的古生界,与出露于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铜川-韩城(即渭北隆起)一带的古生界相当,是渭河盆地热解天然气的主要气源岩。  相似文献   

10.
浅层混源天然气判识的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由于生物化学作用、热降解作用和构造活动等的共同影响,不同成因天然气易在含油气盆地浅层聚集在同一气藏内形成浅层混源天然气藏。论述了浅层原生天然气(生物成因气和低温热成因气)及浅层次生天然气(次生运移天然气和微生物改造天然气)的组分组成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分布特征,讨论了影响浅层混源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浅层混源天然气判识的地球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煤成气生成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烃动力学在煤成气藏形成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一领域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主要有:与热史结合可进行烃源灶的动态评价,描绘地质历史时期烃源灶的演化;根据煤成气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编制新的煤成气判识图版,这一图版包含了不同碳数烃类的动力学关系;将成分动力学与碳同位素分馏动力学结合,发展出多指标约束的煤成气生成过程研究方法;将煤成气的生成动力学与储集层的地球化学记录相结合.使之可以研究天然气的生成、运移以及改造过程.进一步分析煤成气生成定量研究存在的科学问题后认为,今后应加强低熟煤成气的生烃动力学、压力在煤生烃过程中的作用、地质催化剂和水的影响以及残留可溶有机质生气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研究莺一琼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以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盆地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高温环境促进了有机质的热演化作用,缩短了烃源岩的成熟时间;储盖组合好,孔隙型的储集层利于天然气富集,具有超压的盖层提供了优异的封闭性能;圈闭多,类型丰富;构造活动提供了天然气运移的通道;烃源岩晚期排烃的特征保证了气田不会因为长时间的扩散而损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揭示:莺一琼盆地天然气中烷烃碳同位素普遍较重,以煤成气为主;莺歌海盆地由于具有流体幕式充注的特点,混有生物成因气。CO2成因比较复杂,莺歌海盆地既有壳源有机成因CO2,又有壳源无机成因和壳幔混合成因CO2;琼东南盆地CO2为无机成因,包括壳源无机成因CO2和幔源无机成因CO2。图7表1参31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碳同位素分馏理论,建立了气态烃(C_1-C_3)的碳同位素差值与分馏反应温度的关系.提出了利用气态烃的碳同位素差值追索气源的方法,并对汪家屯气田的天然气气源进行了追索,与实际较吻合。  相似文献   

14.
库车坳陷煤成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应用黄金管封闭体系热解实验,结合GCIRMS同位素质谱仪的甲烷碳同位素分析,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生成甲烷的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库车坳陷侏罗系煤热解气甲烷碳同位素介于-36%~-25%;碳同位素与热解温度(或Ro)、升温速率密切相关;煤成甲烷的碳同位素动力学模拟结果与热解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表明可以用动力学方法将实验数据外推,并应用于地质实际中。模拟结果显示,库车坳陷克拉2气田天然气主要经历了10Ma(尤其是5Ma)以来的阶段性聚集。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然气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定量化研究是当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文章介绍了天然气生成动力学模拟借助热解实验数据,获得油气生成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结合具体盆地演化史,能定量地预测盆地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组成,恢复天然气的成藏史,最近的发展则以生烃动力学模拟实验和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GC-IRMS)的结合作为标志。黄金管限定体系是目前开展封闭体系下天然气生成实验较理想的实验设备,该体系下正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表明:地质条件下饱和烃很难直接裂解生气,在原油族组分中生气潜力小于沥青质、非烃,甚至芳烃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天然气的成因和天然气分布规律,综合利用天然气组份及碳同位素等手段对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柴北缘天然气以甲烷为主,重烃含量相对较高,不同构造带天然气组分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碳同位素分析表明,δ13C1和δ13C2值分别介于-36.4‰~19.3‰和-27.4‰~-19.82‰。天然气成因鉴别表明,该区天然气主体为煤型气,来自侏罗系烃源岩。柴北缘碳同位素分布主体为正序列特征,受不同成熟度、不同类型源岩混合以及过成熟阶段源岩等因素影响,部分地区存在天然气碳同位素倒转现象。柴北缘天然气平面分布具有分带性,烃源岩成熟度控制了油气分布,天然气位于成熟-高成熟区及附近。冷湖六号-冷湖七号、鄂博梁-葫芦山构造带以及阿尔金山前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7.
柯克亚地区天然气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克亚地区天然气的成因众说纷纭。通过对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分析,发现柯克亚天然气碳同位素相对较重,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组成区别较大,并明确指出柯克亚地区的气源不是单一来源,而具有混源特征。绝大多数天然气的成熟度在1.8%~2.2%之间,也混有一些成熟度在0.9%~1.2%的源岩形成的天然气,推测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二叠系源岩,部分来源于侏罗系源岩。  相似文献   

18.
��Ȼ����������ģ��ʵ�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自行设计的天然气运移物理模拟装置,研究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所发生的组分分异和碳同位素分馏特征,目的是了解天然气在不同疏导层运移过程中所发生的组分及同位素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成分色层效应和碳同位素分馏现象,粘土矿物对天然气中重烃组分具有较强的束缚能力,甲烷碳同位素对运移条件及过程较为敏感。本项模拟实验对进一步认识天然气运移过程中组分和碳同位素变化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因及气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伊盟隆起上古生界天然气的成因及来源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天然气碳同位素和轻烃综合分析,δ13C2值普遍大于-25.4‰,烷烃气的碳同位素为正碳同位素系列,甲基环己烷指数(MCH)大于50%,具有煤成气的特征。伊盟隆起上古生界烃源岩以煤为主,什股壕地区煤层厚度较大,厚度为6~10 m,镜质体反射率(Ro)为0.8%~1.2%,烃源岩进入了大量生烃阶段,本区烃源岩对天然气近源成藏具有一定的贡献。伊盟隆起天然气甲烷含量平均为94.5%,高于十里加汗地区平均值91.2%;天然气δ13C1值也明显高于十里加汗地区,平均数值相差3‰。由此认为天然气侧向运移过程中发生了成分色层效应和碳同位素分馏作用,伊盟隆起上古生界部分天然气可能来自泊尔江海子断裂以南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