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杂断块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复杂断块油田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了提高这类油藏水驱采收率的方法,主要包括油藏采收率评价,油藏精细描述,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高水驱采收率技术及技术经济界限等,探索出了一套复杂断块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的研究思路。对同类型油田实现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低渗透薄互层油藏层间矛盾突出,剩余油分布复杂,治理难度大。为提高油藏采收率,我们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先进工艺技术,实施分层注水、分层采油、分层酸化等挖潜措施,油藏含水上升率下降,采收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商三区沙二上为小断块油藏,构造复杂,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产量低,井网控制程度差。通过深入油藏地质综合研究,在搞清构造、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井网调整,完善注采系统,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对于注水开发的多油层非均质复杂小断块层状油藏,剩余油的研究和挖潜是提高采收率的前提。本文通过对马厂油田开发状况和剩余油分析,在储层研究基础上,根据剩余油分布规律,采取了相应的挖潜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同类多油层非均质复杂小断块层状油藏提高采收率的研究及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QT凹陷是一个断层多期活动的拉张型盆地,断层相互切割与配置,形成不同的断块形态及油藏特征,常见的有半圆形、条带形、三角形和四边形断块油藏。这类复杂断块油藏与整装油田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和注采井网对油藏采收率影响较大。本文根据三角形油藏的形态及其油藏地质开发特征,对其合理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CC区块现场应用,使该区日产油水平由28t提高到了37t,增加可采储量8.7万吨,提高采收率10个百分点,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濮城油田断块油藏非均质严重、采收率低等问题,通过剩余油类型及分布分析,提出了该类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措施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砾岩油藏的非均质特征决定了砾岩总体开发效果差,尤其在油藏开发进入含水较高的中后期往往出现:油水流动关系复杂,水驱控制程度低,以及井网井距的不适应性导致储量动用程度低,同时地层和油水井井况的问题给油藏的后期挖潜带来困难。针对以上问题利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孙法搞清油藏剩余油分布,通过调整注采结构、平剖面压力场、井网井距以及油水井综合措施等方法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中原油田东濮老区已处于开发后期,明确油藏注水开发中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将对注水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以高含水高采出期东濮老区中渗油藏为典型,从剩余油的宏观、微观分布及渗流特征入手,分析高含水期剩余油的分布特征,提高中渗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9.
弄清油田开发潜力及挖潜方向,是油田调整挖潜和制定油田开发中长期规划的前提和依据。通过研究分析油田滚动增储和难采储量评价潜力、老区提高水驱采收率潜力和三次采油潜力,针对不同类型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剩余油分布,提出进一步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的方向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盘油田为典型的陆相沉积复杂小断块油藏,历经三十年开发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状况越来越复杂,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本文从油藏开发实际出发,归纳总结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提出并建立了三维动态法分析剩余油模式,从油藏的“注、驱、采”三方面综合分析剩余油,为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油藏采收率奠定坚实基础,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构造研究是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的关键 ,本文针对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后期表现出微构造认识不清的问题 ,在开展了精细地层对比、作大量的油藏剖面的基础上 ,利用丰富的动静态资料 ,采取各种手段认识微构造。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特征 ,应用成熟的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实现 、 、 储层的全面动用 ,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在同类油田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构造研究是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的关键,本文针对文明寨极复杂断块油田高含水后期表现出微构造认识不清的问题,在开展了精细地层对比、作大量的油藏剖面的基础上,利用丰富的动静态资料,采取各种手段认识微构造。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特征,应用成熟的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实现Ⅰ、Ⅱ、Ⅲ储层的全面动用,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在同类油田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断块油藏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压力系统和流体性质具有多变性,因此常规采油驱替效率很低。断块油藏分布广泛,在我国各大油田均占较大比例。目前我国复杂断块油藏基本上已进入高含水期,但目前平均采出程度不足20%,如何开采残留在地下的残余油是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问题和难题。因此开展复杂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工作和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低渗透油藏是全球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特征,同时对CO_2提高采收率的原理进行了对比,也针对不同地层研究了CO_2筛选标准和适应性。最后,通过参照注CO_2提高采收率对采油设备的要求、经济可行性以及注气工艺和油藏地质特征等方面的要求,分析了注CO_2提高采收率技术在靖安油田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新立油田属于低孔低渗透率构造岩性油藏,目前采收率较低,剩余油分布较为复杂而且丰富,极具开发潜力。关键技术是以精细油藏描述成果为依托,以完善注采井网和井网调整为手段,优化井位部署,挖掘油田潜力,实现了油田产量和采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渗油藏分类储层的非均质特征和构造的复杂性,着重对这个阶段地下剩余油分布的特征及赋存特点进行了描述。针对不同的剩余油存在类型,研究了不同挖潜方式及调整对策,通过配套的工艺技术,进行了深化水驱提高采收率的探索,分类油藏分类治理方式,提高油藏开发与效益水平,为是实现油藏后期深度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缝洞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流体分布复杂、缝洞本身的多尺度性和连通多样性的特点,对于后期高含水油藏,仅采用注水措施已难满足开发需求,对油藏注氮气能从机理上改善开发效果和提高原油采收率。因此通过不同驱替实验,研究了氮气驱替的注气速度、原油黏度、不同水气比例以及不同注气方式对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驱后缝洞模型中存有部分剩余油,通过注气后可以改善液体流动条件提高采收率;存在最佳注气速度,使得气体能够进入裂缝与原油充分混合而不至于过早发生气体突破;水气交替驱替选用1∶1时效果最好;对比非均质条件不同的注气方式对采收率的影响可以看出,采用水气交替和水气混注的驱替方式能有效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对构造较复杂,储层分布及油、气、水关系不清,储层物性差,单井产能低的高压低渗油藏整体压裂是提高其采收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储层特征对油气藏的渗流能力和开发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行储层特征研究,对于搞清油藏剩余油分布、提高采收率起着重要的作用。齐131块莲花油层为低孔低渗型油藏,综合运用薄片、粒度、岩性等资料,对储层岩性、物性、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齐131块莲花油藏储层物性总体表现为低孔-特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20.
大芦家沙二下属深层低渗透油藏,因构造复杂,井网严重不完善,产能相对较低,经过30多年的开发,一直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状况。针对该块构造落实程度低、地层能量低、储量动用程度低,做了大芦家沙二下的整体精细地质描述工作。通过深入油藏地质综合研究,运用油藏工程、动态分析等技术方法在搞清构造、储层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深入开展了油藏调整潜力研究,进行综合调整,完善注采系统,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