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某金精矿氰化尾渣的性质,进行了回收铜、金、银的研究。工业试验表明,采用“异步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和混合捕收剂,可获得铜品位为17.13%、回收率80.01%的铜精矿,其中金、银品位分别为10.22g/t、2218.76g/t。  相似文献   

2.
甘永刚 《金属矿山》2013,42(11):69-73
福建某银铜多金属矿石由于铜品位较低,现场采用单一浮银工艺获得银精矿,金、铜仅作为伴生元素回收。由于铜在氰化浸金、银过程中的消极作用较大,因此铜的计价系数仅为01,且金、银的计价系数也受到影响。为提高矿山和湿法冶金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工艺完善与改造提供依据,对该矿石进行了部分优先快速浮铜-金银混合浮选研究。结果表明:在现场磨矿细度下,采用1粗2精快速选铜、1粗1扫2精选银工艺处理该矿石,取得的铜精矿铜、金、银品位分别为2203%、3221 g/t、2 36000 g/t,回收率分别为4651%、3221%、1254%,银精矿铜、金、银品位分别为149%、412 g/t、1 23600 g/t,回收率分别为4023%、5269%、8401%,金、银、铜的经济价值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全泥氰化回水回收贵金属及活化氰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某金矿全泥氰化工艺环境,提高金和银的综合回收率,回收生产回水中的金、银、铜,应用酸化除铜工艺方法和萃取技术除铜工艺方法的研究,酸化工艺铜回收率95%,萃取工艺铜回收率95%以上,酸化处理工艺简单,流程短,但金、银与铜的分离效果不好;采用萃取工艺,金、银与铜的分离效果较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4.
BJ-306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的工业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山铜矿金、银回收率分别在59%和49%左右,提高金、银回收率,关键在于提高部分优先浮选中金、银回收率,早收快收,减少进入后续作业中金银数量,达到降低损失、提高回收率的目的。通过小型试验和工业试验,在保证部分优先选铜精矿品位和作业回收率的前提下,采用新药剂BJ-306,铜、金、银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082%、8.141%、2.020%。  相似文献   

5.
曲立 《矿冶》1992,1(2)
<正> 李家湾铜矿是以铜、金为主的多金属矽卡岩热液矿床。选厂于1989年建成投产,日处理矿石量为500t。现场生产工艺流程为原矿磨矿细度55~60%-0.074mm,一粗一扫二精流程。1991~1992年5月平均生产指标为原矿品位:铜1.084%、金0.707g/t:银11.34g/t,铜精矿品位24.95%,铜回收率93.13%,金回收率76.76%,银回收率84.03%。我院于1992年6月在该矿进行了工业试验,采用现场生产流程。磨矿细度提高到65~70%-0.074mm,采用丁黄药和丁基铵黑药混合捕收剂、多段加药等项技术措施,当原矿品位为铜1.128%、金0.728g/t、银11.89g/t时,获得铜精矿品位25.975%、铜回收率95.82%,金回收率81.91%,银回收率  相似文献   

6.
某难选铜矿石原矿含铜1.38%,含硫11.84%,含金0.16 g/t,原矿主要以硫化铜矿为主,原生硫化铜矿占比32.56%,次生硫化铜矿占比64.83%;铜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部分铜矿物与黄铁矿紧密共生,铜硫分离困难。针对该铜矿石,采用铜快速浮选—快速浮选尾矿铜硫混浮—混浮粗精矿再磨的工艺流程回收铜金银。经过闭路试验,最终获得含铜21.52%、金1.86 g/t、银163.42 g/t,铜回收率63.95%、金回收率47.11%、银回收率51.68%的铜精矿1和含铜19.67%、金1.43 g/t、银139.76 g/t,铜回收率28.08%、金回收率17.40%、银回收率21.23%的铜精矿2,铜综合回收率为92.03%,伴生金综合回收率75.19%,银综合回收率72.92%,实现了该难选铜矿石铜、金、银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7.
对某高硫铜矿石进行了提高伴生金银回收率的试验研究。现场采用高碱(p H=12~13)工艺选铜,会对金、银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利于金、银的回收。针对原流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保持现场铜浮选工艺流程不变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矿浆碱度(p H值在10.5~12),采用铜选择性捕收剂、高效组合抑制剂选铜,从而在保证铜品位和回收率基础上提高金、银的回收率。通过系统试验研究,新工艺获得了含铜20.39%、铜回收率88.80%、金2.55 g/t、金回收率37.78%、银144.70 g/t、银回收率47.36%的铜精矿;与现场高碱工艺相比,铜精矿品位和铜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78和0.96个百分点,伴生金、银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07、2.38个百分点。现场原浆试验也验证了新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辽宁葫芦岛地区某金、银品位较高的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结构构造复杂,铜、铅、锌分离难度较大。为高效开发利用该矿石,按优先混浮铜铅-混浮精矿铜铅分离-混浮尾矿抑硫浮锌的原则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系统的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粗1扫2精铜铅混浮、1粗2扫3精铜铅分离、1粗2扫2精选锌、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流程处理该矿石,最终获得了铜、金、银品位分别为20.88%、2.37 g/t、1 808 g/t,铜、金、银回收率分别为85.72%、46.27%、22.46%的铜精矿,铅、金、银品位分别为63.13%、0.99 g/t、5 973 g/t,铅、金、银回收率分别为80.00%、19.57%、75.16%的铅精矿,锌、金、银品位分别为55.96%、0.35 g/t、37.80 g/t,锌、金、银回收率分别为84.21%、10.47%、0.72%的锌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铜、铅、锌的分离回收。  相似文献   

9.
提高永平铜矿铜,银回收率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贺飞丽 《矿冶》1996,5(1):46-49,112
永平铜矿长期因矿石性质多变、矿物组成复杂、硫铜含量比值大、伴生银金嵌布粒度细、混合粗精矿又未按设计要求进行再磨,致使铜、硫分选困难,生产指标难以提高。采用分步优先浮选工艺,应用选择世较好的捕收剂,中矿再磨,解决了铜、硫分选困难的问题,达到了提高铜、银回收率的目的。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可提高铜回收率2.37%、银回收率2.59%,矿山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小秦岭某多金属金矿为研究对象 ,最终确定采用焙烧—硫酸浸铜—盐浸铅—氰化提金、银工艺分步分离回收铜、铅、金、银。试验结果表明 ,其铜、铅、金浸出率分别达到了 97.0 5 %、89.90 %、96.91%。  相似文献   

11.
提高多金属矿金银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新阳 《矿业工程》2007,5(6):39-42
针对某复杂难选金、银多金属硫化矿铜、铅分离难,铜精矿中金、银回收率低等问题,进行了磨矿时间、捕收剂和调整剂的筛选等条件试验研究,确定了合理药剂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此类问题,对同类矿山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内蒙古某多金属矿生产中存在的铜锌精矿互含较高、铜铅分离效果差等问题,开展了详细的流程考查,查明了影响选矿指标的主要原因为铜矿物与其它矿物紧密共生、解离差,针对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程改造方案,经技术改造后的生产指标显著提高,铜精矿铜品位由20.55%提高到24.84%,回收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铅精矿铅品位由32.58%提高到64.36%,回收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提高了金、银在铅精矿和铜精矿中的富集。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铜矿山在高碱条件下采用丁基铵黑药进行强压强拉选铜,存在的铜回收率偏低、选矿药剂成本高等问题,在不改变现场工艺流程结构及磨矿细度的前提下,仅通过采用新型铜捕收剂PJ-9,在低碱条件下就实现了该矿山铜硫矿物的有效分离,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铜25.22%、金4.60g/t、银90.80g/t,铜回收率92.03%、金回收率39.51%、银回收率49.41%,比相同条件下采用丁基铵黑药作捕收剂时,铜精矿铜品位高2.77%、铜回收率高2.15个百分点,石灰用量减少800g/t,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地处西藏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的某特大型铜钼矿矿石铜钼品位不高,伴生的金、银有综合回收价值。为了确定生产指标好、对矿区生态环境扰动小的开发利用方案,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以自主开发的高效、低用量、易降解捕收剂BK401和起泡剂BK201为主要浮选药剂,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磨至-200目占70%后,采用2粗2精2扫铜钼混浮-1粗2扫铜钼分离-钼粗精矿再磨至-400目占80%后再进行5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可获得铜、金、银品位分别为26.22%、4.83 g/t、384.00 g/t,铜、金、银回收率分别为91.09%、59.42%、73.62%的铜精矿,以及钼品位为46.85%、钼回收率为65.18%的钼精矿。该试验研究成果对同一地区类似矿山的选矿具有指导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福建某铜矿石浮选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福建某铜矿铜精矿中铜品位低问题,通过选用选择性好的捕收剂Z-200、加大磨矿细度、延长铜精选时间等一系列优化措施,选别指标明显改善。闭路流程为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优先选铜,选铜尾矿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选硫,获得铜精矿含铜32.04%、含金6.28 g/t、含银187.00 g/t、铜回收率为86.86%、金回收率为46.08%、银回收率为47.47%,硫精矿含硫46.35%、含银32.40 g/t、硫回收率为50.44%,银回收率为34.23%。相比现场生产指标,铜回收率基本不变,铜精矿铜品位提高了近10%,其中的金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了2.48 g/t、7.21%,硫品位下降了3.95%,硫精矿中硫回收率提高了20.74%。  相似文献   

16.
用MOS—2和MA—1混合捕收剂浮选含金硫化铜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建国 《矿冶工程》2001,21(2):43-44
采用MOS-2和MA-1新型浮选药选药剂组方,对武山铜矿的铜、金、银进行选别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改变工艺流程,不增加设施的情况下,不但提高了铜、金、银的选别指标,而且还可以减少药剂用量和石灰石量,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广东石铜阳极泥成分复杂 ,金银含量低 ,砷含量高 ,属难处理的物料 .采用酸浸和氨浸预处理 ,再氰化的方法 ,可有效地回收各有价金属 ,特别是金、银的回收率高 ,同时消除了砷对环境的污染 .试验指标如下 :氰化的浸出率为 Au 97% ,Ag 94 % ,回收率为 Au96 .6 % ,Ag 93.3% .该工艺流程简单 ,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藏雄村斑岩铜(金)矿床成矿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Au的含量相对较高,铜矿石中Cu、Au原子比值低于25 000,Au、Mo原子比值高于30,表明其为富金斑岩铜矿床。雄村斑岩铜(金)矿床Cu与Au、Ag的关系比较密切,Au与Mo之间则基本没有关系。矿体主要分布在强烈的绢云母和硅化蚀变带中,Au、Ag 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成矿深度较浅,而富金斑岩矿床的一般成矿深度为0.4~1.5 km,雄村铜(金)矿床中Mo主要赋存于辉钼矿中,Mo元素多集中在矿体的边缘,含量较低,仅为驱龙斑岩铜矿的1/10。雄村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形成环境为岛弧或似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云南北衙万硐山含金铜硫型氧硫混合矿,在长时间露天堆放过程中次生硫化铜大部分被氧化,且矿石在自然状态下磨矿后矿浆显酸性,给铜回收和铜硫分离带来较大困难。经对比试验研究:采用在磨矿过程中添加石灰和硫化剂,使可溶性铜以硫化铜的形式沉淀,氧化铜表面转变成硫化物,然后与原生硫化铜一起浮选,提高了铜的回收指标且解决了铜硫分离难题;同时消除了在酸性条件下磨矿引起的铁质腐蚀危害。在原矿品位Au 2.2g/t、Ag 34.20g/t、Cu 0.69%、S 9.57%条件下,获得了品位为Au 59.5g/t、Ag 902g/t、Cu 21.23%,回收率为Au 66.77%、Ag 66.71%、Cu 76.21%的铜精矿及品位为Au 2.65g/t、Ag 39.45g/t、S 47.82%,回收率为Au 12.45%、Ag 12.99%、S 89.54%的硫精矿。该工艺方案合理可靠,可作为进一步技术改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为振  黄海辉  王云  常耀超  高磊 《矿冶》2017,26(1):54-56
含金滤液分别通过中和沉淀、硫化沉淀、铁粉置换三种工艺回收其中的金、银及其他有价金属。探索试验结果表明,中和沉淀法由于渣量大,渣中金属品位低的原因,不适于直接处理含金滤液。硫化沉淀法由于硫化钠耗量大,同时产生大量硫化氢气体也不适用。含金滤液采用铁粉置换工艺进行处理,铁粉耗量少7kg/m3,渣中金属品味高,金、银、铜分别达到370.8 g/t、4230.5 g/t和25%,此工艺适合含金滤液中金、银、铜的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