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白地霉菌(Geotrichum candidum)为出发菌株,根据摇瓶发酵结果控制pH值进行罐发酵。采用间歇补料分批发酵的方法,考察溶氧量、搅拌转速、空气流量及补糖因素对菌体生物量及辅酶Q10产量的影响。确定发酵罐发酵的最适条件为控制溶氧在35%~40%,补糖控制在发酵液糖质量浓度为2g/L,该发酵条件下辅酶Q10产量从分批发酵的78.75mg/L提高到106.26mg/L,较摇瓶发酵提高了69.8%。 相似文献
2.
从pH值、碳源、氮源、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生长因子、接种量、种龄、转速、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方面优化类球红细菌3757发酵生产辅酶Q10的工艺。结果表明,较优的培养基组成是:葡萄糖4.0 g/L,牛肉膏1.0 g/L,磷酸氢二钾0.9 g/L,磷酸二氢钾0.6 g/L,无水氯化钙0.075 g/L,EDTA 0.02 g/L,微量元素溶液10 mL,生长因子溶液10 mL,调节pH 7.0。微量元素溶液配方:硫酸锰1.6 g/L;生长因子溶液配方:维生素B11.0 g/L,烟酰胺(VPP)1.0 g/L,生物素0.016 g/L,对氨基苯甲酸1.0 g/L。较优的培养条件:种龄24 h,接种量10%,转速180 r/min,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24 h。优化发酵工艺后类球红细菌辅酶Q10的产率较优化前提高了35.1%。 相似文献
3.
4.
5.
6.
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是一类高产辅酶Q10的光合细菌,该研究对R.sphaeroides EIM-8产辅酶Q10的发酵条件和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设计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7.8 g/L、(NH4)2SO4 4.9 g/L、谷氨酸4.7 g/L、玉米浆粉2.5 g/L、MgSO49.5 g/L、FeSO41.5 g/L,NaCl 3.5 g/L,KH2PO44.0 g/L、辅液15.0 mL/L;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pH 6.5、温度32℃、接种量10%、装液量40mL/250 mL,此条件下辅酶Q10产量可达128.9 mg/L,比优化前提高了89.0%。 相似文献
7.
以放射型根瘤菌 (Rhizobusradiobacterium ,WSH2 6 0 1)作为辅酶Q10 的生产菌株 ,研究了氮源、碳源、接种量、溶氧、初始 pH、发酵温度及添加物等因素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 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玉米浆和酵母膏是较好的氮源 ,葡萄糖与蔗糖是辅酶Q10 发酵的较好的碳源 ,接种量对辅酶Q10 发酵的影响不大 ,为 4 % .适宜的初始 pH值为 7,番茄汁能较好地促进细胞的生长 ;添加玉米浆、L 甲硫氨酸、番茄汁和异戊醇有利于产辅酶Q10 ;溶氧对细胞生长与产物辅酶Q10 合成的影响较显著 .通过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发酵条件 :碳源为 1.5 g/dL葡萄糖和 2 .5 g/dL蔗糖混合物 ,酵母膏 0 .8g/dL ,初始pH 7,每 5 0 0mL装液量为 5 0mL .最后经综合优化条件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 :菌体生长量 (以干重计 )为 13.8g/L ,发酵液中辅酶Q10 产量达到 2 2 .7mg/L ,比优化前分别提高 34%和 5 3% . 相似文献
8.
花生中富含辅酶Q10,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的辅酶Q10含量为指标,系统研究了利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从花生中提取辅酶Q10时不同提取条件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提取功率>提取时间>单次辐射时间>料液比,其中提取功率和提取时间对花生中辅酶Q10的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功率400 W,提取时间15 min,单次辐射时间为6.0 s/5.0,料液比为1∶6,在此条件下花生中辅酶Q10的提取率为92.4μg/g。 相似文献
9.
前体物质对辅酶Q_(10)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首次研究了以辅酶Q10 (CoQ10 )主要侧链供给前体物质———茄尼醇和醌环供给前体———羟基苯甲酸和辅酶Q0 对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romb 2 1794 - 2 3) 生产CoQ10 产量的影响,并对前体的转化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适宜于粟酒裂殖酵母生长及高转化前体生成CoQ10 的条件为:酵母在2 8℃下,2 2 0r/min于发酵培养基中培养18h后,加入0 5 g/L茄尼醇继续发酵培养18h ,进行前体转化反应。结果表明,单独添加茄尼醇能达到最大产量33 1mg/L ,比对照样品增加了91% ,任2种前体物质共同添加都要比单独添加茄尼醇时产量低。茄尼醇和CoQ0 共同添加时,单位细胞胞外辅酶CoQ10 的产量达到最高的1 35mg/g ,比对照样品增加了117%。 相似文献
10.
旨在建立一种定性定量分析大豆辅酶Q10含量的方法。大豆粉经过70%甲醇去杂,采用异丙醇超声波提取,浓缩,获得辅酶Q10粗提物。采用色谱柱C18,流动相乙腈:异丙醇(53.3∶6.7),流速1.0 mL/min,柱温33℃,检测波长275 nm,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检测,对辅酶Q10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辅酶Q10在5~30μg/mL(r=0.999 5)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和精密度(相对偏差为4.4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79.42%,标准的液-质谱图与样品的谱图一致。该法简便准确,适于大豆辅酶Q10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酵母菌HY-05发酵生产辅酶Q10提高产量的方法。方法研究不同初糖浓度及补加方式,补加玉米浆和控制溶氧对酵母菌发酵过程中菌体量和辅酶Q10产量的影响,确定辅酶Q10补料分批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酵母菌HY-05产辅酶Q10的量达到156.2mg/L,与不补料相比产量提高了58.1%。结论此法能提高酵母菌HY-05发酵生产辅酶Q10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从工业发酵过程计算机控制的历史和现状出发,探讨了工业发酵过程的生物学属性对发酵过程最优化控制的制约,以及解决这个难题的对策。在论证了工业发酵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属性的基础上,阐明了发酵的生物学原理及其在发酵过程最优化控制中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以谷氨酸棒杆菌AS1542为出发菌株,经过硫酸二乙酯诱变和紫外原生质体诱变,定向选育出一株稳定的色氨酸生产菌T11-6,该菌株具有苯丙氨酸、酪氨酸双重营养缺陷及对氟苯丙氨酸、5-甲基色氨酸、6-氟色氨酸三种结构类似物抗性遗传标记。对T11-6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引进均匀设计理论,以微机为辅助手段,确定出以葡萄糖为原料直接发酵生产色氨酸的优化配比。在最佳条件下,摇瓶产酸平均达10.01g/L。 相似文献
14.
以栖糖蜜棒杆菌(Corynedacterium melassecola)ATCC17965为出发菌株。根据代谢控制发酵原理。经硫酸二乙酯和60^Co诱变处理。定向选育出一株L-异亮氨酸产生菌131-5(SG^r+LeuME^r+Leu+AHV^r+Suc^g+Eth^r)。在培养基未经优化的情况下产L-异亮氨酸14-15g/L.同时,考察了培养基及发酵每件对茼株产酸的影响,在优化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下积累L-异亮氨酸19.2g/L.最高时可迭21.3g/L. 相似文献
15.
采用嗜乙酰乙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acetoacidophilum)ATCC13870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硫酸二乙脂和60Co诱变处理,定向选育出一株L 谷氨酰胺产生菌G21 8.在适宜的条件下积累L 谷氨酰胺,平均质量浓度为32.5g/L,最大时可达36.7g/L,谷氨酸产量较少. 相似文献
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