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田注水开发后期,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日益加重,油层非均质严重,水淹不均衡,通过对注水井合理配注,改变液流方向,在油层中造成新的压力场,使注入水进入波及较差地区和井网未控制地区,从而使动用较低的相对富集的剩余油推向井底而被采出,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文中动静结合,既考虑储层本身物性差异,又考虑长期注水开发带来的平面和层间矛盾,以数模为手段,通过层间渗透率和注水强度的改变来确定垂向合理配注;然后以油井为中心,根据注采平衡,确定平面配注;综合垂向配注和平面配注,最终确定注水井在每个层上的合理注水量。  相似文献   

2.
该项目重点针对水驱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以后,井网关系日趋复杂,井网之间水量如何匹配为前题,经过仔细分析和对比性研究之后,采用了最优化理论作为研究水驱注水井注水量的定量优化配置的理论分析方法。最优化理论是指以一个全油藏(或以注水井为中心的“扩大井组”)的储油层作为研究对象,以油气层渗流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以注采井的布局作为研究的基本元素,以注采强度作为定量优化注水井注水量配置的基本依据,以“各生产井规划的产液量(或产油量)、各注水井所控制的各井层规划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含水上升率最低等“作为建立”注水井…  相似文献   

3.
注水井合理配注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更精确地分析油水井在地下的注采关系,应该确立注水井合理地层压力,确立注水井各层水量劈分系数,以及确定生产井产液量来源于各注水井的方向比例系数。通过研究提出了合理配注预测的方法,并建立了合理配注优化数学模型,为新老注水井之间的水量劈分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为油田调整方案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实现了区块注水井在各层系上的“动态合理配注”。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高含水后期的层间矛盾和平面矛盾,满足了油田稳产和“稳油控水”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应用Delphi高级语言编写,基于Oracle数据库,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建立注水井合理配注优化设计系统。利用该系统合理配置单井注水量,可以有效地缓解平面、层间、层内矛盾,有效控制含水上升,提高水驱开发效果和水驱采收率,同时大幅度提高开发人员动态配水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流线模拟的水井配注量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开发后期,由于地下无效水循环严重,导致含水率居高不下。为了降低含水率,常采用传统的生产动态方法优化水井配注量,但此方法忽略了注采井之间的对应关系。文中应用流线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BY-1油田生产状况下的可视化流动井网,提出了水井"瞬时存水率"的概念;以工区平均瞬时存水率为基准,增加瞬时存水率高于区块平均值水井的注水量,减少瞬时存水率低于区块平均值水井的注水量,形成了一套优化水井配注量的技术方法。对BY-1油田生产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优化注水量后,产油量递减速率明显变缓,模拟3 a累计增油1.1×10~4t,增产效果显著,在改善地下无效水循环的同时,达到了油田降水稳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注水井水量控制通常由地面配水注流程闸门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只能控制全井水量。当闸门关小,流入井底的水量减少,同时注水压力也会减少,强吸水层、中吸水层、弱吸水层水量会同步减少,甚至弱吸水层会停止吸水,这与地质上所要求的加强弱吸层、控制强吸层水量的思路是矛盾的。为此结合投球调剖的原理,后移控制水量关口,提出注水井控制水量新方法,即投球注水量控制法。  相似文献   

7.
注水井分层流量调配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新的注水井分层流量调配方法的原理、步骤及现场试验效果,认为该方法简单科学,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测试成功率100%。  相似文献   

8.
用生产测井资料确定油水井注采关系方法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油田注采分析存在的困难,提出了用动态测井资料确定油水井注采关系的方法。利用注产剖面测井资料得出分层注水量和分层产液量,以此为基础结合井口生产数据,生成一定时间的产液、吸水量数据序列;根据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油、水井连通性、注水受效时间;根据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注水井对周围油井不同层的水量分配。这种方法在大庆油田萨北过渡带112口油、水井注采分析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注水井解堵增注效果,使注水井始终达到配注要求,研制了乳液型注水井解堵剂BRJ系列,实验室研究了该解堵剂的溶垢能力,提高渗透率性能,动态洗油效果以及对油管钢的腐蚀性能,介绍了BRJ-9604解堵剂在河南油田T437井和J7-145井的应用,现场试验结果表明,T437井和J7-145井处理后注水量大幅度增加,解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基于注水井工况类型特征及其与生产测试资料变化规律对应关系的研究,建立了能够反映配注量和配注压力关系的控制图模型,并开发配套的计算软件,该图版模型科学合理、适用性强,为注水井生产系统工况分析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注水时机、注水方式一定的情况下,注水强度尤其是各注水井的注水量配置显得非常重要。在对目前国内存在的配注方法的综合分析和研究之后,提出了以水驱油田注水井井组为研究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中的关联度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的关联系数作为井组内油井的动态劈分系数,从而对油井产液量劈分,进一步确定井组内注水井的配注量。经实例试算,说明本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常规配注方法,该方法摒弃传统方法对注采井层段大量数据统计的烦琐性,方法简单,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一种估算气井合理产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西中浅层气藏是该地区的主力气藏,因常年的生产任务繁重,气井动态监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各类试井资料严重匮乏,确定气井合理产量的资料依据不足,生产上往往直接按气井无阻流量的1/3-1/5进行配产,而生产实践表明,这种经验方法存在较大偏差,部分气井即使低于1/5无阻流量配产,仍然表现出井口压力下降快,稳产期短的问题.针对该...  相似文献   

13.
针对低渗透油田合理井网密度问题,从开发技术条件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出发,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采用势的叠加原理,建立了油水两相稳定渗流时的技术极限井距模型,并推导出不同注采压差下技术极限井距与含水饱和度、含水率以及储层渗透率的关系。根据N油田采收率与水驱控制程度、井网密度的关系,考虑销售收入、开发投资的将来值、维修及管理费用等,运用曲线交会法计算出不同油价对应经济极限井网密度及经济合理井网密度。N油田目前开发阶段反九点井网210 m井距小于技术极限井距,仍有加密潜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驱开发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和注采比的准确定义,由极值原理,详细推导了油水井地层压力相同和不同时油田合理油水井教比的计算公式.该公式不仅适用于注采平衡条件下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的计算,亦适合干非注采平衡条件及低渗透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计算.以往采用的算法均存在缺陷:"吸水、产液指数法"建立在注采平衡基础之上,"吸水、产液...  相似文献   

15.
异常高压气井在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尤其在试采阶段如何配置合理的工作制度,这关系到气井生产效益。为此,以L16井为例,根据地质特点,对其试采动态特征进行分析评价:首先仅利用日常生产数据,通过非稳定产能预测法计算气井无阻流量;然后通过不关井稳定试井,获得气井产能方程,计算气井无阻流量,其结果与完井一点法计算无阻流量十分接近。综合考虑气井生产特征、无阻流量以及临界携液流量,气井早期配产4.0×104m3/d左右制度合理,也保证了气井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化学驱开发方案设计的需要,在化学驱增油量预测的基础上,建立了化学驱合理井网密度与经济极限井网密度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化学驱井网密度与提高采收率及投资回收期之间的关系.当井网密度大于20口/km2时,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增加趋势变缓.随着投资回收期的增大,合理井网密度和极限井网密度都在减小.应用推导的公式计算了双河油田化学驱合理井网密度及经济极限井网密度,为化学驱开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油田的H1 2 - 1高压注气井开展了套管柱强度校核方面的研究 ,提出了一套适合于高压注气井套管受力分析和强度安全性校核的步骤和方法。在套管柱强度校核中 ,套管的受力分析应当结合实钻井眼轨迹和实际注气工况 ,充分考虑轴向力、外挤和内压力对套管API强度的影响 ,进行三轴应力强度校核 ,同时应该考虑封隔器的安装与否以及安装高度和注气条件下气体所产生的压力 ,以此来计算套管柱所承受的内压力。提出的套管柱设计方法得到了现场验证  相似文献   

18.
水平井注水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平井注水技术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应用,水平井注水技术已比较成熟。为对水平井注水技术进行全面总结,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水平井注水技术的机理、油藏筛选条件、井网设计、影响注水效果的因素、现场应用情况作相应论述及总结,认为这项技术具有注水井段长、能够产生丰富热裂缝、线性驱动等优点,可有效增大注水量、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波及效率;适用于单、双层薄层,低渗透油藏;钻井、完井技术以及合理配注是影响注水效果的工程原因。国内外应用实例证明此项技术已得到一定应用。水平井注水技术将成为开发低渗透、薄层油藏的有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