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英 《建造师》2010,(9):186-188
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又不同民族,此地区与彼地区,此民族与彼民族的方言语音各有不同,在学习普通话时产生的误读现象也不一样,针对对学生个体的发音情况,找出误读问题存在的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建筑与文学     
马识途 《四川建筑》1994,14(1):17-19
建筑和文学的问题,我以为,实质上就是建筑与美学的问题。因为一切文学和艺术就是追求美,表现美、作为物质生产的建筑和精神生产的文学发生关系,其契合点就在美的追求和美的表现。一个建筑,一群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除开要讲求便利于人们的居住、生活和工作,要讲求以最少的物质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外,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实用和经济外,还要叫人们往起来在精神上感到舒服。因此,任何一个在头脑的建筑师,都知道要使自己的设计不特尽善,还要尽美,要使人们居住起来,在视觉和精神上感受到一种很好的精神享…  相似文献   

3.
印度Ashok B Lall建筑事务所的首席设计师Ashok B Lall指出,如果要在下一个十年中减少碳排放量或者排放速度,那么就需要在建设规划中关注建筑的类型。经调查显示,在8—10层高的建筑中,大约15%的能量消耗在电梯和水泵中;而12层高的使用强化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的能源消耗是4层建筑的两倍。我们需要的是高密度、低层高的开发,切勿将建筑的紧凑性误读为垂直方向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由路易斯·康设计的孟加拉首都综合体中的议员住宿建筑。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梁漱溟有过这样的一段话:人这一生总要解决三个关系:首先顺序是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然后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沿着这样一个价值关系取向,本期我们开展了一次"设计师的幸福感"调查,  相似文献   

6.
结构表现并不是新鲜事物,但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新的结构技术和新型材料为建筑与结构的表现力提供了新的可能。一个小型游泳馆的设计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力图实践结构表现的设计思想,体现结构的美学价值,达到建筑形体与内部空间和结构形式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7.
国外建筑美学观的变迁: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追溯了西方建筑艺术理论研究从黑格尔到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演变,提出并论述了晚期现代主义是由现代主义走向后现代主义的西方建筑美学转型的酝酿期和过渡期,分析了现代主义建筑美学观的特征,揭示出由后现代主义思潮引发的西方建筑美学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以晋祠山门作为分析晋祠历史进程的一个侧面,对其从识别、认知、辩解,进而到实质性的位置变化和习惯,直接映射了晋祠由叔虞祠到圣母祠直至晋祠博物馆的过程。通过还原晋祠山门的位置和作用,重新认知圣母庙的空间组成,赋予水镜台、对越坊、钟鼓楼等晋祠建筑新的建造含义。由此指出,在历史进程中,实物与认知可能存在一定错位;甚至,建筑群中一处微小的建筑亦可能存在未知的设计匠心,不能将其轻易抹去。  相似文献   

9.
关于明清之际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公元 1583年 9月 ,一位名叫利马窦的意大利传教士历经艰险乘桴东来 ,终于抵达中国广东省端州府的所在地肇庆 ,正是他的到来 ,从此揭开了明清之际(即 16世纪末至 18世纪末约两百多年的时间里 )中国与欧洲大规模文化交流的序幕。利马窦来华时中国正值明朝万历年间 ,已经是郑和七下西洋之后。对外贸易的发展、沿海城市商业的发达以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端 ,加上此时传教士的进入 ,使中国人对西洋文明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明清两代中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渗透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与此同时 ,早就因为《马可·波罗游记》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3)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几乎人人皆知,故事讲述了一只小天鹅的成长故事,从一只长得很丑的"小鸭子"成长为美丽的白天鹅。故事很简单,但却被很多人误读,把《丑小鸭》解读为丑小鸭在面临排挤与嘲笑时不绝望,而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但丑小鸭天生就是一只天鹅,只是出生在鸭群里而被误认,丑小鸭也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丑小鸭根本就没有"变成天鹅"一说。《丑小鸭》的故事被人误读,且常常被老师用来教育孩子要坚持自己的梦想,遇到挫折不要放弃。  相似文献   

11.
金鑫 《室内设计》2011,(1):25-33
达卡图集第二集以类型的角度来看,清真寺是除了国会建筑以外在构成上最完整的建筑,它起源于总图上独立设置的清真寺建筑,后并入国会建筑。清真寺最直接的形式参照来自于密克维·以色列(Mikveh IsraelCongregation)的小礼拜堂,对于像康这一类的建筑师,其作品内部的类型演化关系是值得重视的,它直接说明了语言的流变  相似文献   

12.
金鑫 《室内设计》2011,(3):25-31
达卡图集第四集:餐厅建筑餐厅建筑(Dinning Hall)和国会成员的住宿建筑(Hotel for Members ofNational Assembly)位于首都综合体的东面,隔着人工湖能望见中心的国会建筑。餐厅建筑代表了康后期最成熟的语言。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表皮与内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功能和符号之间达成了和解。以屈宁顿中心浴室(Bath Houseof Jewish Community Center)开始,服务  相似文献   

13.
金鑫 《室内设计》2011,(2):24-33
达卡图集第三集:大臣和秘书住宿部分理想集会建筑的理念不仅仅出现在国会建筑中,达卡的首都综合体本身就是它在城市尺度上的发展。围绕着人工湖中心的国会建筑,议员和秘书的住宿建筑群在西边,国会成员建筑群和餐厅建筑群在东边。人工湖相当于是连接中心和各个房间的回廊,为政治家们设置的服务设施则是房间。只不过这些  相似文献   

14.
高金心冷 《室内设计》2013,28(3):117-120
本文讨论了由路易斯·康设计的孟加拉首都综合体中的国家医院建筑。  相似文献   

15.
孙巍巍  刘松茯 《华中建筑》2007,25(1):148-150
信息时代,高科技对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有着高参与性和深广影响.近几年来,高科技的不断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物质利益,同时也对人们的审美活动产生巨大影响,在建筑领域尤为剧烈.该文提出在此高科技背景下建筑技术属性的拓展问题,指出建筑技术的审美价值在当代已经得到认同和广泛接受,建筑技术的美学属性已经确立,其属性已经从"原生态技术"向"艺术技术"发生了大举拓展.  相似文献   

16.
徐正明 《新建筑》1995,(3):28-32
结合哲学意义和建筑美学理论讨论建筑学若干重要特征,从五个方面提出见解:①建筑美学理论及作用;②形式与建筑功能;③形式与象片性;④公共性与“个人意志”;⑤文化与传统。  相似文献   

17.
18.
《Planning》2013,(4)
接受美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论之一,注重读者的接受过程以及能动作用。本文借鉴接受美学的理论成果,分析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特色,以期能够拓宽法制节目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兴起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热潮,从历史保护的角度开展了一些研究,着重是对其记录下来的工业文明的历史保护,但对工业建筑对现代建筑所做出的贡献和影响都认识不够深入。该文通过历史追踪的方法,考察了工业建筑在工程技术上的贡献,并阐述了其在美学观念上所带来的革命性转变,试图解读工业建筑的先锋性意义,从而提炼出其对当前工业建筑设计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先觉 《华中建筑》1993,11(1):15-20,25
近年来,建筑美学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心的热点之一。建筑美学是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审美观也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制约着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流派。建筑美学理论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文章重点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建筑的审美与评价;建筑艺术语言的表达与抽象;当代建筑审美的多元化倾向;当代建筑美学的群众参与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