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大禹 《无损探伤》2001,25(2):21-23
介绍了恰希玛核电站役前检查气采用的规范、检验范围、使用的技术要求、专用放射源定位工具、检验规程及文件、人员资格、岗前培训的要求以及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周大禹 《无损检测》2001,23(11):499-501
恰希玛核电站是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一座单机容量为 30 0MW的核电站。根据国家核安全法规HAF0 30 2要求 ,核电站的部件与设备在安装与整机调试后 ,须对机组内部件、设备或系统进行一次完整性的检查 ,称为投入运行前的第一次全面检查 ,即役前检查。检查结果提供初始状态下的数据 ,可与核电站设备制造厂部件制造阶段所得检查记录作比较 ;还可作为技术档案保存下来 ,为核电设备运行中在役检查结果的评定提供原始资料和比较依据 ;发现可能的损伤 ,判断其对核电厂继续安全运行来说是否可以接受 ,或是否有必要采取补救措施。1998年 89月 ,按照…  相似文献   

3.
李衍 《无损检测》2002,24(10):454-459
引言用X射线或γ射线作透照检验的工件 ,其缺陷可检验性取决于射线照相技术细节。由于射线照相底片的质量不能通过使用像质计 (IQI)完全保证 ,本国际标准解释了获得良好射线照相质量的基本规则和技术程序。与特定应用有关的标准应符合这些通则。注 :本国际标准中 ,术语“缺陷”并不涉及拒收与验收的含义。1 范围本国际标准规定工业X射线和γ射线胶片照相法检测缺陷的通则 ,适用于金属制品和材料的检验。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款 ,通过引用构成本国际标准的条款。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凡采用本标准的单…  相似文献   

4.
预防性维修和质量经制都需要跟踪检测零件的磨损情况,这对大型机械装置是个难题,因为无论是解体检查还是实验分析都很不方使,而且必须是在运行相当长时间后才能得到可测量的磨损量。 一种称作表层活化(SLA)的技术可以用来从外部对运行中的机器的各零部件的磨损、磨蚀和腐蚀进行监测。在零件装配前用粒子束轰击其表面,生成一个γ射线核素层作为表面标记。γ射线穿透活化点周围的材质,所以,通过从外部监测  相似文献   

5.
高温检测由于受胶片对温度承受力的限制 ,一直是射线检测中的禁区。我单位曾受锦西化肥厂委托 ,对一台氨反应器管进行在役检测。该设备工作温度为 70 0℃ ,周围环境温度 (射线探伤操作温度 )为 80℃ ,使用常规方法无法检测。经多次模拟试验 ,自制了冷却夹具 ,实现了该设备在高温状态下的射线透照检验。1 设备参数设备位号为E10 1,管径72 0mm ,壁厚 36mm ,主管中夹套管管径2 73mm ,厚度 17mm。从以上参数可见透照厚度最簿处为 10 6mm ,而且由于中间夹套管的存在 ,给透照带来一定困难。2 透照布置及几何条件2 .1 水夹套和透…  相似文献   

6.
李衍 《无损探伤》1994,(4):44-47
1 两种观点: 在国外几次射线无损检测标准化委员会会议上,有关γ射线的使用,特别是在薄板焊缝探伤方面的可用性,曾是一个热门话题。在这方面,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1)等效使用 这种观点认为,只要γ射线获得与X射线一样好的探伤灵敏度,使用γ射线照  相似文献   

7.
8.
9.
李衍 《无损探伤》1996,(1):24-28
引言本标准规定工件射线照相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经济地获得令人满意和有重复性的结果。这些方法是根据一般公认的作法和有关基本理论制订的。1范围本欧洲标准概述工业x射线和γ射线以胶片照相法透检各种金属材料缺陷的通则。此检验应由按EN473经资格鉴定合格的探伤人员进行。本标准不包括缺陷的验收条件。2参考标准本欧洲标准吸收了其他出版物已注明或未注明日期的标准中的一些条款。这些参考标准在本标准正文相应处均已提及,篇名如下。对注明日期的参考标准,如有修改内容,则采用了修订版;对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标准,则采用了最新…  相似文献   

10.
陈挺 《无损检测》1994,16(10):284-286,298
由于~(192)Ir源具有使用轻便、透照厚度范围宽、工效高和设备损耗低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及金属构件焊缝的探伤。但是,由于~(192)Ir γ射线线质较X射线硬及能谱特征关系,各国射线探伤标准都对其使用条件作出了诸如最小透照厚度或象质指标附加要求的限制,见表1。又由射线透照理论得知,透照象质还相关于感光材料的特性及透照方式等因素。因此,在射线探伤中,有必要根据实际条件确定符合标准要求的~(192)Ir源照相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对管径小于等于89mm的管道焊接接头用γ源进行透照,着重介绍了对电厂管道焊接对接接头的透照方法,并将其作了分析讨论。用这种方法透照的焊接对接头双壁双投影椭圆开口间距为5mm-10mm,所检焊口有效检出范围大,清晰度好,底片灵敏度指数达到标准规定的要求,对于排管以及在铗小空间位置变动较大的管线进行检验,可获得理想的射线底片质量,有效地检出焊缝内部缺陷。  相似文献   

12.
γ射线管道爬机安全可靠性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凤岐  邢传辉 《无损检测》1999,21(4):155-157,159
γ射线管道爬机是管道工程中对接焊缝射线检验的先进而可靠的设备,采用重钨合金屏蔽,周向曝光准直,智能联锁保护和采用软件可保证较高的安全可靠性,本文详细讨论了γ射线爬机安全要求,技术和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卢秀波  曾光 《无损检测》1999,21(5):226-227
1 在球罐中吊源γ射线全景曝光方法在大型球罐安装和定期检验中已普遍采用.但在第一次100%透照之后,总会因超标焊接缺陷的返修和个别底片质量不合格等,需要对球罐个别部位拍几张片.若采用球心吊源,因焦距大所需曝光时间太长,重新搭设内脚手架既增加成本又费时.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自制了一套简易磁铁吊源装置,其吊源操作可在几分钟内完成.1.1 铁磁吊源装置用(?)425mm×2.5mm铝合金管做一个支吊杆,按实际需要将支吊杆分成2.5,2和lm等若干节,每节间用螺纹联节连接.最上一节长2.5m,上端钻一个(?)6mm的小孔.用一根直径为3~4mm左右的尼龙绳在中间与磁铁固定在一起.在尼龙绳MP段距磁铁200mm处用铅油标注一个校正点K.将尼龙绳M端从支吊杆上端小孔中穿过.磁铁采用稀土高强磁铁,磁力在98N以上,形状以圆柱形为好.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衍 《无损检测》1996,18(11):324-327
对工业产品进行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时,系统的组成和匹配、器件的布置和排列、技术参数的平衡和选定、各种图象处理的应用和组合,以及操作者自身的素质和经验,是关系到探伤覆盖度、灵敏度、速度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焊缝探伤为例,概述工业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方法的有关要领.1 系统技术要求为满足工程特定的检验规范和有关射线实时成象探伤标准的要求,一般说,所使用的实时成象设备系统应符合以下“三度四性”的要求:(1)厚度灵敏度:能在静态和动态探伤模式中,清晰地识别母材中l%、2%和3%的厚度变化.(2)清晰度:能在静态和动态探伤模式中,清晰地  相似文献   

15.
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春 《无损检测》1996,18(8):232-236
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是实时地将射线照相的强度分布转换为可见光图象、对检验结果作出评定的技术,这种技术儿乎与胶片射线照相检验技术同时发展.主要的射线实时成象检验系统有:(1)X射线荧光实时成象检验系统.(2)图象增强实时成象检验系统.(3)数字实时成象检验系统.表1列出了三种检验技术系统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6.
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世才 《无损检测》1996,18(7):202-206
1 研究概况 美国材料试验学会标准ASTM E1000—92将射线检测技术分为三种:射线照相检验技术(radiography)、射线实时成象检验技术(radioscopy)和其它射线检测技术。射线照相是指采用胶片或类似胶片的成象方法,射线实时成象是指随着成象物体的变  相似文献   

17.
庄文栋  孙鸿泽 《无损检测》1999,21(4):160-162,181
从理论分析入手,讨论了γ射线的照相原理和工艺要点,通过实例,描述了γ射线照相技术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8.
钟志民 《无损检测》2010,(5):385-389
扼要地介绍了核电站在役检查无损检测鉴定工作的由来、作用及其发展的历史。重点介绍了美国、欧洲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的相关工作现状,分析了不同鉴定体系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相关工作历史和现状。分析表明,我国应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并建议在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注意鉴定目的与效果、技术性和经济性等问题。此外,建议规范检测鉴定这一术语。  相似文献   

19.
研制了一种通用型,非接触式的放射性同位素γ射线工业在连续检测仪表,以γ射线的吸收为基本原理,可测定管道或容器中的各种流体,半流体的密度,浓度等参数。由于使用了自动稳峰,计数率滑动数字滤波等技术,使仪器的基本技术指标-射线计数率的重复性和长期稳定性好于1‰。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高可靠性的电动γ射线探伤机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设计中应该注意解决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