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东缘,区内广泛发育不同时代的花岗岩,是我国主要的铀矿产区。以该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其在印支期的花岗岩与热液型铀矿展开研究。通过对花岗岩与热液型铀矿的年代学研究,表明印支期花岗岩对铀成矿影响密切,成岩成矿存在巨大时差。进一步通过对热液来源及铀源、铀的迁移沉淀机制、铀矿床与花岗岩的关系及铀矿床成因等方面探讨华南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机制,说明铀成矿过程中印支期花岗岩主要起到一个提供铀源的作用,并非铀成矿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粤北下庄铀矿田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重要的大型矿聚集区,区内铀矿资源具有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作用复杂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南方硬岩型铀矿资源的不断枯竭,寻找新地区、新类型铀矿床显得尤为紧迫。在大致总结归纳区内断裂构造特征、岩浆活动和中基性岩脉与铀成矿作用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围岩蚀变、地幔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提出下庄铀矿田下步找矿方向即寻找构造、岩浆、蚀变构成的"三位一体"地段以及"交点型"铀矿床,为该地区对矿田研究及勘查下步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花岗岩型铀矿床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铀矿类型,应用薄片、人工重砂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6214花岗岩型铀矿床铀矿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铀矿物主要是沥青铀矿,其次是铀石、钛铀矿和铀钍石;沥青铀矿多呈粒状、云雾状、斑点状、浸染状等分布,并与钾长石、磷灰石和黄铁矿等伴生。  相似文献   

4.
相山铀矿床田是我国最大、最富的火山型铀矿田。至今已发现邹家山、沙洲、云际、石洞等铀矿床,为华南铀成矿省北部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与南部大王山—于山花岗岩型铀成矿带的复合叠加部位。该区成矿条件优越,深部找矿潜力巨大。通过深入研究该矿田的铀物质的来源以及成矿作用对深刻揭示其成因、形成机制,以及对其深部找矿和发展中国铀成矿理论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茵 《江西能源》2020,(2):46-52
张湾铀矿床位于陕西丹凤商丹断裂和蔡川断裂(朱夏断裂)的夹持区,通过研究张湾花岗岩型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结合硬岩型铀钍等矿产资源远景调查与勘查初步成果,认为该矿床产于商丹断裂带旁侧与其斜交的次级构造中的花岗碎裂岩中,铀矿体具有多层产出的特点。矿石的化学成分以富硅,碱质偏低,尤以贫钠为特征,铀矿物主要有铀石、沥青铀矿、铀黑。陕西丹凤地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重要产地,开展该地区铀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研究,为下一步在该区寻找花岗岩热液型铀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黏土矿化是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普遍发育的蚀变作用,黏土矿物在铀成矿过程中作用一直是该类铀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野外岩心观察、岩矿鉴定镜下分析及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研究区含矿目的层赛汉组中黏土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目的层赛汉组中发生了明显的黏土矿化作用,研究认为黏土矿物吸附作用是形成铀矿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为一个含有油、气、铀多能源的陆相沉积盆地。综合整理前人关于松辽盆地西部斜坡的地质资料,阐述了西部斜坡区域构造位置,构造演化特征及地下含氧含铀流体对斜坡区砂岩型铀矿控制作用。笔者运用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分析认为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带具有良好的砂岩型铀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8.
相山铀矿田中控矿因素较为广泛,断裂构造的发育、逆掩断层的形成都会对相山铀矿田的控矿方面造成一定的影响;基性岩的侵入、火山活动的发生、岩浆活动的频繁度等都会对铀矿的富集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成矿流体、成矿前、成矿期的蚀变同样也都会对铀矿的富集程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相山铀矿田的控矿因素、铀矿演化规律、热液蚀变规律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总结了相山铀矿田中不同因素对矿田中铀成矿以及其相对富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床是一种特殊的大型铀铌铅矿床,主要矿石矿物为铌钛铀矿、方铅矿,还有少量晶质铀矿。运用电子探针分析测试技术,分析2种含硫矿物的化学成分特征;通过研究黄铁矿化学成分组成,判断其形成于中深部环境,具中高温成矿特征;而方铅矿的化学成分特征研究发现,其形成于硫逸度较低的成矿环境。  相似文献   

10.
陕西商丹铀矿整装勘查区是我国花岗伟晶岩型铀矿的重要基地,为了新一轮找矿工作能有新的突破,采用"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理论。通过对花岗伟晶岩型铀矿"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特征标志"的研究,建立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认为商丹地区加里东晚期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200 m范围内是花岗伟晶岩型铀矿的找矿有利区,同化混染和伟晶岩浆的同化分离结晶作用是铀成矿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