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山热电厂8号机冷却塔为自然通风冷却塔,冷却面积为3500㎡,投产时淋水填料为PVC复合波填料,现将塔一半面积的填料改为竹栅网格与PVC复合波填料组合。经热力性能测试,验证改造后实际运行范围的热力性能有明显提高,测试与试验及实际运行均证明出塔水温比原设计填料出塔水温低2.1℃以上,这项改造为东北地区同类水塔改造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长山热电厂#8机冷却水塔为自然通风冷却塔,投产时淋水颠料为PVC(聚氯乙烯)复合波填料,本次将塔一半面积的填料改为竹栅网格与PVC复合波填料组合,经热力性能测试,改造后实际运行范围的热力性能有明显提高,测试与试验及实际运行均证明出塔水温比原设计填料出塔水温低2.1℃以上,这项改造为东北地区同类水塔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冷却塔塑料淋水填料热力及阻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工业冷却塔采用的三类六种塑料淋水填料的结构特点,给出了试验塔塑料淋水填料的热力性能方程式和阻力性能方程式,并根据工业冷却塔实测数据,提出了试验塔和工业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方程式的相关系数,对设计或改造冷却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组装高度1m、板间距22mm的改型小间距斜折波淋水填料的性能试验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法整理出该种淋水填料的热力及阻力特性方程式,并与板间距为30mm的常规淋水填料的特性进行比较发现,在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常用气水比范围内,改型淋水填料的热力特性比常规间距淋水填料提高21%~28%,通风阻力为常规间距淋水填料阻力的83%~99%。将改型斜折波淋水填料应用于5 0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经计算其出塔水温比采用常规间距斜折波淋水填料时的出塔水温降低约1℃,冷却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组装高度1 m、板间距22 mm的改型小间距斜折波淋水填料的性能试验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法整理出该种淋水填料的热力及阻力特性方程式,并与板间距为30 mm的常规淋水填料的特性进行比较发现,在逆流式自然通风冷却塔常用气水比范围内,改型淋水填料的热力特性比常规间距淋水填料提高21%~28%,通风阻力为常规间距淋水填料阻力的83%~99%.将改型斜折波淋水填料应用于5 000 m2自然通风冷却塔,经计算其出塔水温比采用常规间距斜折波淋水填料时的出塔水温降低约1℃,冷却效果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逆流式冷却塔淋水填料性能试验,给出了常用的PVC淋水填料不同组装高度的热力性能及阻力性能方程式,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出塔水温进行了计算,其结果可供冷却塔设计、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冷却塔的热力性能是冷却塔工艺设计的关键影响因素。为获得大型海水冷却塔的热力性能,对某1 000 MW机组配用的淋水面积为12 000 m2的大型海水冷却塔的热力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大型海水冷却塔热力性能方程式,并与淡水模拟塔中淋水填料热力性能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大型海水冷却塔内实测风温分布;分析了冷却塔采用海水后热季时对出塔水温的影响量,可为海水冷却塔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进行湿式冷却塔研究,依托某新建电厂的热源与场地,建立8.0 m×8.0 m的中型实塔测试平台,为国内首个具备热源条件的测试平台.该平台具备填料风速0.8~3.0 m/s、淋水密度7~20 t/(h.m2)、最大填料高度2.50 m的试验条件,可以针对湿式冷却塔,实现淋水填料性能、喷溅装置性能、集水装置及防溅装置等塔芯材料的研究工作.目前,应用该平台已完成填料性能修正关系、喷溅装置性能、机力塔分区热力性能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冷却塔内,循环冷却水与空气之间的换热主要发生在淋水填料区。淋水填料的热力性能及阻力特性,直接影响了冷却塔的冷却性能。针对近年兴起的环保节能型竹格填料,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模拟仿真,评估了竹格填料的实际性能。对比了竹格填料与薄膜填料在热力性能、阻力性能及冷却性能等方面的差别,并通过应用案例分析,给出了2种填料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造成冷水塔PVC填料及支承装置缺陷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采用竹栅网格与PVC填料组合(下部为竹栅格,上部为PVC填料)的技术改造方案。冷却塔淋水填料改进后,改善了冷却塔热力性能,使汽轮机组的真空值有所上升,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徐平 《电力建设》1993,14(12):9-13
本文对冷却塔中应用的6种薄膜式塑料淋水填料的板面结构,热力,阻力特性及冷却效果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计算,分析和比较,并提出了提高薄膜式淋水填料热力,阻力性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近年来,一些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建成的电厂冷却塔,所使用的淋水填料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变形和损坏。其中板条式淋水填料损坏情况尤为严重,因而大大降低了热力性能,加上循环冷却水的结垢,已使原工业冷却塔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冷却作用。有些电厂,淋水填料结垢、堵塞,使塔内淋水分布很不均匀。特别在夏季,凝汽器的进水温度高达37℃,致使汽轮机真空度降低,煤耗增加,影响了汽轮机正常出力。另有些电厂,工业塔原装的浸渍纸蜂窝淋水填料,  相似文献   

13.
淮北发电厂装有20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两座,原采用水泥格网板淋水填料,溅水装置为分离型的瓷质嘴、蝶,该两座塔的冷却效率不高。1988年4月~#1塔拆除三层水泥格网板,以1m高的PVC折波填料替代,喷头改用TP-2型整体结构喷溅装置,经改造前后的热力性能对比试验表明:在相同的有  相似文献   

14.
前言 平圩电厂6100m~2自然通风冷却塔是我国首次引进的大型工业冷却塔,该塔由比利时哈蒙公司设计,并引进了冷却塔的筒体施工技术及机具、除水器、淋水填料、塑料配水管、喷溅装置等设计图纸及制造技术;冷却塔计算软件等。于1989年建成。本次试验主要是测定冷却塔热力、阻力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该塔在满负荷与半负荷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电厂高位收水冷却塔塔芯材料的选型和布置与常规冷却塔存在较明显差别,根据高位塔塔芯材料的构成,重点对配水系统、淋水填料、集水装置等方面进行选型分析与布置优化,并分析对高位塔热力阻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合肥发电厂~#1、~#2机(25MW+50MW)于60年代末先后投产,配用九格机力通风冷却塔,每格塔面积为192m~2,用φ8米轴流风机排风。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制,塔型设计不合理,淋水填料热力特性差,  相似文献   

17.
热力除氧是火力发电厂采用最广泛的给水除氧方式。以往,火电厂多采用淋水盘式除氧器,六十年代被喷雾填料式代替。与淋水盘式除氧器相比,喷雾填料式除氧器能适应大负荷的需要,对进水温度的要求也不高。1981年我们曾作过如图1、图2两类喷咀的冷态试验,取得了大量的特性数据(详见《除氧器喷咀冷态试验》一文)。这两类喷咀均属于机械旋流雾化喷咀。  相似文献   

18.
《电站系统工程》2016,(5):53-56
逆流湿式冷却塔是火电厂广泛采用的冷却设备,出塔水温直接决定凝汽器真空度,影响发电效率,因此保证冷却塔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冷却塔性能主要由淋水填料、配水系统和配风情况决定。淋水填料性能主要由波纹形状、亲水性、填料高度和片距等因素决定,配水系统主要通过喷溅装置和配水方式影响冷却性能,雨区配风可由十字隔墙、导风板和导风管等配风装置进行调整。分析探讨了提高冷却性能的技术途径,为冷却塔节能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结合滨海大容量发电机组工程二次循环供水系统的特点,研究浓缩海水对冷却塔的热力阻力性能的影响以及浓缩海水高湿热环境中混凝土及金属构件的腐蚀机理,讨论海水冷却塔淋水填料等塔芯材料的选择、浓缩海水环境中混凝土结构的防腐蚀方案及混凝土材质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填料均匀布置,不均匀布置对冷却塔性能有改善作用。为了探讨淋水填料不同布置方式对冷却塔热力特性和阻力性能的影响,在冷却塔内部填料原有的等高等间距布置基础上,进行不等间距及不等高布置的优化设计;建立3种布置方式的三维数值模型,比较其在多种工况下的热力性能;选择实际运行中4种代表性工况,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相对于填料均匀布置方式,不等高和不等间距布置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冷却塔的换热性能,使得温降增加0.7~1.0℃;与不等高布置相比,不等间距布置不仅增加了塔内外围冷却效果,对塔内中心区冷却效果的提升也更加明显;综合多种工况,不等间距布置方式总体温降比不等高布置增加0.2℃左右;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整体偏差不大,趋势相同,可以反映冷却塔实际运行情况,可用于指导冷却塔填料布置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