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对化学化工类"双创"人才的需要,应在理工科院校实施PCRRT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就是产学合作,校企协同,企业参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政府为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和经费支持,实现高校、政府和企业协同育人的多元联合;以研促教,以教带研,加强转化,实现研教融合;通过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实践实训,强训提能,注重综合实践、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兴赛促学,促练促创。参与协同教育的各方平等合作、互惠互利、优势互补,政府、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教育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动对接行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发展需求,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提出“双导师”和“双平台”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实践证明,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贯彻落实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可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工匠精神,助力新工科人才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产学融合协同培养"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建立了"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产学融合协同培养’基地",从选题原则、协同指导、共享成果三个方面论述了基地运行方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硕士研究生"产学融合协同培养"模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房静  赵晶  蓝华英  陈克 《云南化工》2022,(7):161-163
产教融合是有效推进“三教”改革的重要途径,从而提升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育人质量。依托产教融合的背景优势,对深化教师、教法、教材“三教”改革的有效路径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一是构建校企“双向双融通”教学团队建设模式,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师生实践能力。二是基于行业标准、大赛规程及“1+X证书”制度,开展课程体系整合重构。实现了校企协同育人,提高了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产学合作”一发达国家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张勋(福建厦门大学173信箱福建厦门市361005)现在,深受企业界欢迎的人才是既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基本理论,又能解决生产现场问题、熟悉生产工艺、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培养这类人才,各发达...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我国新材料产业提质增效使新材料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评价控制成为材料类人才的重要能力要求。基于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需求和特色办学定位,本研究分析了材料计量与标准化特色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短板,厘清了材料计量与标准化内涵,以中国计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以“产学协同”为特色的材料计量与标准化特色人才培养实施路线,将“计量与标准化”融入材料类课程、教材、实践载体、队伍建设等培养要素,实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特色化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7.
西南石油大学化工专业在落实卓越计划过程中,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油气化工人才。该专业通过将企业工程问题引入教学全过程、构建实践项目工程能力培养路线图,将课程知识与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相结合;通过将企业工程问题分解为小课题开展课题制实习,提高实习的工程性,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帮助;通过将设计院专家“请进来”、让工艺学课程教学“走出去”,实现校企双向互动联合教学和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通过将具有化工特色的人文精神融入实习过程,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加强学生的品格塑造。五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工程能力、学习能力、专业自信心、对行业的认可度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发展我国有机硅产业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了有机硅工业发展状况和我国有机硅工业面临的形势,指出:为发展我国的有机硅工业,必须加大开、开发投入的力度,加强“产、学、研”联合,加强有机硅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创新性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地方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积极对接企业技术创新,把握人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化工专业的人才定位应具有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能胜任化工行业发展,服务于当地化工行业的发展。在化工实验的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效果导向到考核方式,教学指导模式到指导过程均要适时改进,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行业创新需求与学生就业创业规划,产学对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高等院校转型的过程中,地方院校与行业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培养工程现场和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实现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本文结合河南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在推进产学合作教育中的一些探索和思考,系统介绍和分析了"校企协同,工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做法。结果表明:阶段式产学合作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也能够为企业提供储备的技术人才,是实现校企双赢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形成了“前校后厂,产学一体,贴近区域、多元发展”办学格局。本文着重阐述了该教学理念在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及质检课程中的实施方法,并指出了CDIO模式在《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及质检》课程中的研究,以指导实际教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21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性问题和人才定位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几个方面的关系,探索并实践了“以基本素质教育为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应变能力培养成为关键,产学结合为途径”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健全的教学、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和机制。  相似文献   

13.
产业学院是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培养的重要平台和载体。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快速发展,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具备法人地位,组织与制度建设缺失,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短板,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不对接等问题。必须积极构建产业学院治理新模式,实现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选拔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培养过程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学位授予评价标准与培养目标相脱节等问题,探究了校企协同招生选拔、联合培养的举措和做法。提出了校企协同组织复试、差异化制定复试考核标准、构建产教融合的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5.
鲍家泽 《安徽化工》2022,(5):172-174+178
节能环保产业与化工产业的技术协同日趋突出,产业融合更加迫切。以扬州某高职院校为例,服务于节能环保、石油及化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环境工程技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实施“1+X”证书试点,可有效促进基于“1+X”证书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针对现有“1+X”证书存在技能供需吻合度不够、1与X融合深度不够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调研推进改革顶层设计,对接需求推进X证书开发和“三教”改革,以X证书为导向重构“三全育人”体系等措施,推进专业群“1+X”证书制度试点,为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环保与化工人才。  相似文献   

16.
在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下,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明专利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发明专利学”是教授学生有关专利申请、审查以及专利权维护等知识的一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结合作者的课程教学经历以及对教学现状的研究,分别从授课内容、教学手段以及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构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为地方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目标。鄂尔多斯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全国示范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就当地企业对煤炭深加工类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及当地煤化工产业主导主流技术的分析,形成了课程体系,创新实践了“四级技能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校企深度合作、深度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冠名班”的培养,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甲苯歧化校内实训基地全景还原工厂装置,构建生产性与教学性融合的实训平台,在环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粗乙醇精馏加工生产,涉及反应、精馏、换热、控制中心、质量控制等多个典型化工工艺的操作。通过模拟生产实践教学促进了教学性产学流程与生产性学习流程的有效对接及实施,构建了操作技能体系,是化工类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化、应用型化工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展宗瑞  侯侠  李倩 《云南化工》2022,(7):112-114
技能大师工作室在高职院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具有引领辐射作用。研究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具体建设目标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探索了加强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策略及方案。这是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前提,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面向新工科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南京工业大学构建了多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交织的大学生“创客梦工场”,建立了“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协同育人环境。通过重点打造工业网络化智能控制创新平台、新能源智能化控制创新平台、嵌入式“口袋”创新平台等智能制造创客平台,从院创客实验班、校创客梦工场到国家级科技创业实践三个层面,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客、创业”多学科协同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强化了创新人才培养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创新教育+项目孵化+投资基金+创业服务”的创新创业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