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0 毫秒
1.
谈古村镇旅游开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丽 《山西建筑》2014,(13):24-25
通过对现有古村镇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古村镇新的旅游开发模式,希望能解决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缓解经济效益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为古村镇的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张悦  戴俭  吕军辉 《华中建筑》2003,21(6):60-62,65
四川民居所处的城镇环境空间具有浓郁的地方艺术特色。对具有文物价值的民居的搬迁保护规划应在保护文物建筑的基础上,注重对文物建筑所处的城镇环境、人文氛围的再营造。同时结合旅游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文物建筑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贾倍思 《华中建筑》1999,17(1):140-141,155
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变革已彻底改变了传统民居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文化基础,传统民居保护的现实意义何在,是保护和发展之矛盾的中心所在,新加坡和香港是亚洲两个以中华文化为背景的,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文章对传统民居的保护经过一段各不相同的坎坷路程,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实例剖析和对两地社会文化的比较,揭示了以文化为主导的文物民居保护的必然结果,以生态为主导的民居保护和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国古村镇大会组委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将于今年11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和古北水镇举行。大会主席团成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家媒体,十余家致力于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学术机构、企业、公益组织共同出席了发布会。第三届中国古村镇大会由北京大学城环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  相似文献   

5.
马寿涛 《云南建筑》2014,(5):125-127
民族特色村落的旅游开发带来了的传统民居的传承和改造契机,传统民居作为重要的文化景观和旅游资源,可以通过旅游业的收入进一步推进传统民居的传承和改造,使之与村落旅游开发结合。传统民居不适宜现代生活需求等诸多因素使得传统民居逐渐消失,以怒江滴水河村的旅游开发为背景研究傈僳族特色民居“千脚落地”的基本特征和改造做法。当然传统民居的传承并不是要阻挡社会的发展,更不是阻止新建筑的产生,所以,研究试图得出传统民居的传承与改造的重要方面和做法,以期促进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青果巷是常州古城历史文化的精华所在,是常州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缩影。通过对青果巷重点文物修缮案例的研究,阐释文物的历史价值,探究青果巷传统民居的建筑理念,梳理保护修缮中的新发现,更好地保持青果巷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  相似文献   

7.
以浙东传统石构民居为例,对石构民居的分布、现状、建筑特色进行了论述,结合旅游发展,提出传统石构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思路,以期通过旅游业来促进传统石构民居的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位于山西省的丁村以其10万年前的丁村遗址,历时近四百年仍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居建筑,淳厚独特的历史民俗文化背景而倍受关注。本文以丁村为例,在分析了丁村历史资源和目前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中国古村镇保护与开发的一些思考和构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国内外民居景观资源开发模式的对比研究,解析了民居景观拓展对传统建筑文化、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的影响,对民居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从景观规划的角度,提出在发展西部乃至全国的民居景观旅游经济的同时应该延续民族传统文化并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阴新明 《山西建筑》2006,32(24):39-40
阐述了古村镇保护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从居民参与的法律及政策保障、保护管理的组织体系、居民参与保护管理的途径及程序等方面对居民参与古村镇保护规划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论述,使古村镇传统风貌得以继续延续。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密集型传统民居宜居性改造的主要适应性技术,并主要以密集型准文物类民居个案为例,在满足该类民居保护要求的条件下,提出了低技术、低成本为主的采光日照与通风改造技术方案。研究结果显示,改造方案能够基本满足现代居住要求,主要技术适应性较广,对其他各类传统民居的相应改造也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量大面广的非文物传统民居,因不再适应村民对现代化生活的需求、维修成本高昂等原因,大量废弃消失是大趋势。应该因地制宜、精准采用不同措施处置传统民居;并且要认识到:高度重视传承发扬中国民居传统,建设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新民居,才是最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程运 《小城镇建设》1995,(12):27-28
黄山市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在积极发展黄山、齐云山和太平湖等风景旅游时,对市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内的古村镇、古街道、古建筑等人文景观资源,以旅游牵头,把保护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取  相似文献   

14.
以鼓浪屿为数不多但保存较好的几处闽南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实际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设计结合施工现场跟踪记录,对民居建筑的板门进行系统梳理,从构件样式、整体尺度、施工做法等方面展开分析研究,揭示板门的构造原理和设计理念等信息,为闽南传统建筑的研究、遗产保护、修缮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民居客栈在中国各个古城镇旅游景点中悄然兴起。文章以民居客栈的改造为主线,就与中国传统民居融合的问题,从地域性差异、适宜的技术、建筑材料、空间意象和外部环境五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探讨如何在妥善保留传统民居特色的前提下,将其理性地改造成为民居客栈,使其能够满足客栈的功能,使老房子焕发新生,从而对传统民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胶东丘陵地区传统民居特色鲜明,伴随着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胶东地区民居的节能改造设计逐渐被重视。结合胶东当地气候特点,从绿色与节能的理念出发,调研胶东传统民居建筑使用和运行状况,从建筑空间、围护结构、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三方面入手,为胶东丘陵地区传统民居建筑节能改造提供设计与保护策略,为乡村振兴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对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视程度也上升到决策层面。经济发展的同时,村落民居空间的更新也随之加快脚步,但往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符号的保留与更新。本文从乡村旅游的视角出发,以衡阳市曲兰镇湘西村为例,探讨村落民居空间的提炼、保护和更新,由此探索建立乡村旅游与村落民居更新二者共生多样性的民居空间更新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仲夏时节,中华民居记者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拜访了阮仪三教授,就古城保护、民居保护、古镇旅游等问题向阮仪三教授进行了采访。阮老表示,每个地区的特色民居都有独特的内涵,是通过平面关系所呈现的阖家团聚、安居乐业的人文情怀。我们要重视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记者: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请您解读一下,保护中国传统村镇和古建筑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时代,我们提倡保护古老遗产,是否是在回不去的路上多走几步?  相似文献   

19.
明代堡寨聚落砥洎城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山西作为我国地面文物大省,众多的古村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遗存古村镇内的文物建筑外,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聚落,为了保护历史环境和文化载体,这些古聚落以文物片区的形式被整体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物类型,为聚落建筑和文化研究提供了完整的实物史料。相对历史文化村镇而言,聚落式文物有历史空间完整、文化主题突出的特点,并且在使用上受文物保护法制约,这些对其保护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开展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文化地理学及国内民居研究现状的梳理,提出开展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研究,其研究框架、内容、方法、目标等。旨在通过传统民居文化地理的研究,拓展我国民居研究领域;把民居建筑史学研究引向深入;为相关学科研究、文化交流、休闲旅游、遗产保护等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