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6)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改革的新教学理念,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知识本位的高效课堂症结与危机在于教育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重知识本位轻情感培养、课堂教学方法重模式轻实质、课堂教学评价重知识掌握轻理解运用及情绪情感价值观培养等方面。鉴于此,分析核心素养对于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理解、教学过程价值选择、教学方法价值回归、教学评价重构之价值与意义,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构建新路径在于"觉醒教学理念,引领高效课堂教学目标重塑;关注教学内容和过程设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通用学习能力;完善课堂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学习达成度’"。期待素养本位的教育理念能够引领高效课堂产生质的飞跃,实现教学育人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55-59
"互联网+"为教师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契机和途径。首先对信息素养的概念进行了剖析与界定,指出其本质是对传统的文化素养内涵的现实延伸,包括了数据素养、知识产权素养等,是新时代高校教师专业素养结构的元素养;其次,从现代社会发展、现代教育变革、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策略,分别是强化教学理念的发展性和包容性、教学设计的开拓性和多样性、教学成长的合作性和反思性、职后培训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9)
高校教学体系是保证高校教学正常运转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支撑,但目前高校各专业的教学体系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应从人文与科技、教育与科学的角度出发,以高校教学体系的各环节和各层面为切入点,努力推动其创新发展,不断加强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6):150-152
当下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教学评价体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仍存背离之困局。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目标引领下,基于"核心素养",挖掘教育学课程的内涵与潜力,创新教育教学实践,提升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就要"学、思、悟、行"有效联动,增强实践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8)
目前,美术教学还存在着重"术"轻"美"、重模仿轻创造、重功利轻价值等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的不足。文章通过相关分析,探讨在美术教学实践中重建人文精神的途径,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美术教学的综合成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
在"互联网+"浪潮的背景下,高职学院的数字媒体专业本应该是为互联网所服务的专业,但是在教学和课程上还存在着一些比如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艺术、重内容轻体系等不完善的地方。高职数字媒体专业的教学滞后于"互联网+"这一新形势发展。如果想乘"互联网+"这一东风来发展和壮大数字媒体专业,首先还应借互联网的资源共享性、便利性、广泛性、公平性等特征来促进我们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1)
"劣币驱逐良币"是通识教育实践开展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它的主要成因在于高校中上至管理者下至师生主观上抱持的"重专业轻通识"的思想误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间的"零和博弈"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进程。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理念宣传、完善通识课程评价体系、转变培养方案改革思路等手段,可以有效规避"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5)
[目的/意义]当前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对满足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和实现高校职能至关重要。[方法/过程]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教师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失衡的现象,从政府与高校排名的宏观环境、高校教师绩效考评制度的中观层面和教师个人的微观层面探讨了教师重教学轻科研的成因。[结果/结论]宏观上,从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机制,高校排名需考虑高校特点和学科差异、设置惩罚机制;中观上,高校应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微观上,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转变思路实现教学与科研能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8)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艺术类专业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课程设置问题,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急功近利。文章阐述了基础课程对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创造性、艺术表现力和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基础素养教育途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5)
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以评促建"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大数据时代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自身仍存在着模仿行为悖逆、偏技术程控化、重指标轻定性、"运动式"整改等问题。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并完善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助力高校提升"特色专业"的"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效能,有必要理清特色专业的教育"普遍性"需求与"特殊性"需求。增强本科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特色专业适用性,需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本科专业评价系统,完善大数据管理下的教师定性评价与学科专业评价互动机制,增设本科"特色专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创新性指标内容,引导大学生理性参与本科专业教育质量评价,发挥"以学促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