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2015,(12)
以浅埋深综采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针对工作面回采至停采线这一过程,对工作面回撤巷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采用UDEC离散元模拟软件,对工作面回采接近回撤巷道这一过程进行模拟,对巷道的表面位移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主回撤通道顶板下沉量在1 100~1 300 mm之间,回撤巷道设计的支护方式能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能达到对主、辅回撤通道顶板、煤壁及底板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2.
以西曲煤矿为研究背景,采用煤岩物理力学性质实验室测试、计算机数值模拟计算、现场测试及理论分析等手段,对综采面回采巷道松软复合顶板的围岩应力场进行研究,为提高巷道掘进速度、降低巷道维护工作量及支护成本、确保矿井正常衔接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张晨 《煤》2022,31(2):103-105
文章以上庄煤业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采用双排垛式支架支护回撤通道,完成工作面搬家倒面工况试验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工况现场监测等手段,监测巷道顶板、两帮围岩变形、矿山压力实时动态变化规律等情况,深入分析2.1 m煤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末采收尾搬家倒面期间,采用双排垛式支架支护预掘回撤通道顶板,巷道围岩及其上覆岩层矿山压力显现变化规律。为预掘回撤通道巷道设计、支架参数优化、垛式支架选型以及垛架间排距优化设计提供依据。此次工况验证表明:基于双排垛式支架支护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将收尾搬家倒面工期缩短一半以上,为今后矿井综放工作面预掘回撤通道收尾搬家倒面提供方案与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某综采面的安装和回撤通道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安装与回撤通道围岩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对于安装通道,利用扩安一体新装置较好地控制了围岩,对于回撤通道,确定了合理的通道位置并采用高强度锚杆主动支护取代工字钢棚被动支护来控制回撤通道大变形,解决了该工作面安拆工作控顶效果不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糯东煤矿断层影响下副平硐及回风大巷的变形破坏及其主要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断层影响下,副平硐顶、底板产生拉伸破坏,两帮发生鼓出变形;回风巷道与副平硐交叉处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底板发生明显的拉伸破坏.提出了新的巷道施工与支护方案.实践表明,采用新的巷道施工与支护方案后,巷道围岩变形明显降低,其稳固性得到了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为控制30450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明显变形的问题,采用理论研究及计算的方式,得出更加安全、可行的工作面停采让压位置,对回撤通道采取垛式支架+锚网索复合支护形式。根据巷道变形观测结果:回撤通道中帮部最大位移量为120mm,顶板最大下沉量为200mm,巷道断面满足回撤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王壮雏  张力 《矿业快报》2008,24(1):46-49
结合潘谢矿区谢桥矿综采工作面具体条件,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围岩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综采工作面动压巷道围岩变形规律.研究表明,受采动影响的范围为工作面煤壁前方40~55m处,此范围内的回采巷道围岩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比较明显,两帮变形较大.  相似文献   

8.
根据东欢坨矿2085孤岛综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具体的观测方案,对巷道围岩变形进行了详细的观测和分析,掌握了巷道表面变形规律,并且从沿工作面走向和沿工作面倾向2个方面研究了巷道深部变形规律,为巷道围岩变形治理提供了可靠依据,有效保证了人员安全和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开采扰动诱发底板瓦斯抽采巷围岩失稳问题,以龙凤煤矿5921底板瓦斯抽采巷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5921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底板瓦斯抽采巷围岩应力演化过程及围岩变形破坏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垂直应力在巷道跨度范围内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巷道位于工作面前方的位置,围岩应力分布特征大致相同,巷道位于采空区的部位,左帮岩体处于卸荷状态,而右帮岩体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围岩变形在时空上相较工作面开采有一定的滞后,底板瓦斯抽采巷最大变形位置滞后于回采工作面10~30 m,工作面前方10 m范围内围岩变形呈增加趋势;底板瓦斯抽采巷位于采空区范围内的部位破坏以拉伸破坏为主,位于煤壁前方支承压力区的部位破坏则以拉伸-剪切组合破坏模式为主,巷道顶板垮落、底鼓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不同开采方法巷道超前应力和围岩变形所体现出的特征有所不同。为研究综采工作面的超前应力和围岩变形特征,以永兴煤矿Z237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观测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观测的数据可以看出:超前应力的影响距离约60 m,峰值点距综采工作面约在16 m,应力集中系数约2.88;回风巷顶板最大下沉速度18 mm/d,运输巷顶板最大下沉速度12 mm/d;回风巷两帮围岩相对移近的最大速度12 mm/d;运输巷两帮围岩相对移近的最大速度15 mm/d,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巷道起动变形距离45 m。超前应力影响距离60 m大于巷道起动变形距离45 m,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巷道支护抵抗了超前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期间回撤通道矿压显现严重,顶板出现断裂冒落情况,通过对覆岩结构进行研究,采用顶板钻孔注入静态膨胀剂预裂顶板来改变来压步距,建立力学结构模型,研究回撤通道顶板控制技术,有效控制了回撤通道顶板,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李家壕煤矿2-2中煤116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回撤通道围岩稳定,采用回采巷道顶板钻孔探测的方法,分析了末采期间围岩变形破坏特征,采用"主动支护为基础、被动支护为根本"的支护原则,提出了回撤通道围岩控制的合理支护设计.对回撤通道表面位移的监测可知,顶底板移近量和两帮移近量最大值分别为250 mm、640 mm,围岩变...  相似文献   

13.
徐学标 《煤》2020,29(9)
为控制某矿30405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变形,保证末采阶段的安全,通过分析回撤通道围岩变形规律,采取停采让压、对回撤通道采取垛式支架+锚网索复合支护,有效控制了回撤通道围岩变形,满足了工作面设备回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综采面回撤通道围岩变形及矿压显现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张家峁煤矿N14201工作面末采阶段的围岩变形和矿压观测,得到了巷道变形、垛式支架工作阻力及矿压显现规律等数据,为该矿及同类条件矿井4-2煤工作面回撤通道的支护评价和参数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煤炭技术》2016,(9):168-170
针对张双楼煤矿9421综采工作面倾角大,工作面上方存在7425采空区及7、9煤层合层区,停采时间长等导致的采空区煤自燃严重的难题,结合9421工作面采空区火区特点,采取了注超高水材料封堵技术、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及工作面均压通风防灭火技术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封堵漏风通道,抑制了煤自燃氧化升温过程的发展,火风压得到控制,确保了工作面的安全回撤。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深部沿空留巷动压显著﹑难支护的问题,基于切顶沿空留巷技术原理,对深部沿空切顶巷道卸压效果﹑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及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超前顶板切缝切断了采空区顶板向留巷顶板传递应力的路径,避免了采掘应力叠加,消除了工作面端头与回采巷道交叉口的"应力尖角";切缝可使一定范围内工作面支架平均压力和周期压力减小,随着远离切缝,影响逐渐消失;直接顶悬臂梁长度的减小和基本顶有效荷载的降低是导致支架平均压力和周期压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根据深部地质力学环境及岩体变形特征,构建"恒阻主动让压控制顶板、柔性可缩让位抗侧压、高阻临时支护抗动压,加大支护长度护煤帮"的深井沿空切顶巷道围岩协同控制体系,并在城郊煤矿21304工作面进行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构建的协同控制体系能有效控制深部岩体变形,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围岩运动及其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煤层顶底板比较松软的特殊开采条件,当综采工作面回采接近主回撤通道的过程中,超前压力对通道顶板的影响加强,致使顶板受力逐渐增大,极易发生冒顶事故,严重影响设备回撤速度和矿井工作面的正常接替.通过在昌汉沟煤矿15104综采工作面收尾阶段和设备回撤过程中对回撤通道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现场矿压监测,得到巷道顶板岩层运动、支架压力分布和矿压显现特征等数据,为进一步优化回撤通道支护参数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白俊豪 《陕西煤炭》2013,32(1):57-58
采用现场实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布尔台煤矿42102-1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末采期间主回撤通道进行了实测,分析研究了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和通道顶板来压显现等数据,提出了在类似地质条件下主回撤通道应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深部巷道围岩裂隙随着巷道掘进的时空演化规律,以滨湖煤矿16112材料巷道为工程背景,利用ZKXG30钻孔成像仪,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对巷道顶板及帮部煤岩体进行钻孔探测;定量化分析顶板钻孔煤岩体结构面分布特征,对不同位置顶板破碎情况进行评价,获得了16#煤层巷道围岩裂隙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巷道掘进,围岩松动圈呈现初期扩展,后期缩小的发展态势;掘后0~250 m范围内围岩松动圈扩展,250 m左右松动圈扩展到最大;250~650 m松动圈逐渐缩小,650 m左右松动圈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20.
《煤矿安全》2021,52(2):219-224
针对近距离煤层斜穿遗留煤柱巷道围岩大变形难题,基于登茂通矿地质条件,构建UDEC-Trigon数值模型,分析了距2~#煤层区段煤柱中心0、10、20、30 m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及裂隙演化规律;结果发现:掘进期间,距煤柱中心0 m,两帮变形破坏严重,两帮移近量达602 mm,呈对称分布,距煤柱中心10 m,两帮变形呈不对称分布;回采期间,巷道变形破坏程度显著加剧,距煤柱中心10 m,顶板结构易失稳破坏,变形具有不对称性,距煤柱中心20 m处,巷道顶底板变形严重,距煤柱中心30 m处变形破坏相对较小。研究表明:距2~#煤层区段煤柱中心不同位置处巷道结构变形破坏呈显著差异性,围岩变形与裂隙发育呈正相关,小变形时以剪切裂隙发育为主,围岩失稳破坏伴随张拉裂隙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