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6,(3):75-78
目的:探析丘疹性荨麻疹的发病因素。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2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再选取同时期来本院健康体检的121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以掌握患者的发病因素。结果:121例丘疹性荨麻疹患者中以昆虫叮咬、高蛋白饮食、感染因素为主要发病因素,分别占91.70%、55.40%、32.20%,其中感染因素、昆虫叮咬与精神因素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丘疹性荨麻疹发病因素以昆虫叮咬为主,其次是精神因素与感染因素,受到病例数限制,其他因素与发病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6):108-110
目的:探讨百色市壮族人群中联合药物法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检测显示阳性的百色市壮族孕产妇150例。按发现抗体阳性并予以干预孕周分成试验组(于孕14周以前发现)和对照组(于孕14周及以后发现),各75例,均通过联合药物法阻断母婴传播,比较两组血清炎症指标(TNF-α、hs-CRP、Ang-Ⅱ)、病毒载量水平、婴儿艾滋病感染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hs-CRP、Ang-Ⅱ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毒载量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婴儿感染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7.33%(P<0.05)。结论:孕早期(14周前)发现HIV感染,并通过联合药物予以阻断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及病毒载量,进而降低婴儿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5):617-620
目的:调查故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现象的现状及危害,分析原因,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案。方法:通过网络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交流及查阅文献,并调查2014年湖北省大冶市新发HIV/AIDS患者婚外性行为、性伙伴数等数据佐证。结果:经故意性途径感染HIV的人群客观存在,老年和青少年尤甚,而湖北省大冶市2014年新发137例HIV/AIDS患者中100%经性途径感染,有婚外性行为者占89%,有2个及以上性伙伴者占81.8%。结论:性途径传播已经成为艾滋病主要感染方式,其中故意传播现象客观存在,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视故意性途径传播现状,保护易感人群,加大对故意性途径传播者的打击力度,重视受害人群心理干预、安抚受害者,避免其成为下一个传播者是重要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7,(21):49-50
目的:了解术前患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携带状况,防止医疗机构院内感染与医疗纠纷的出现。方法:选择意大利索灵LIAISON XL化学发光免疫检验系统,针对2016年入院行手术治疗的8496例患者,术前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这四种传染性标志物展开定量检验。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呈现阳性的数量是1023例,在全部病例中占12.04%;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呈现阳性的病例数量为48例,在所有病例中占0.56%;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呈现阳性病例数量是129例,在所有病例中占1.5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呈现阳性的病例数量是11例,在所有病例中占0.13%。其中男性的抗-HCV、抗-TP感染率均高于女性(P<0.05);21~40岁的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60岁的抗-T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结论:检验术前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能够对其自身的身体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避免医院感染,对于医务工作者的自我防范意识的提升有所帮助,有效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4):59-60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并探析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本区2014年麻疹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4年麻疹发病446例,年均发病率16.50/10万,发病趋势呈上升趋势;8月龄以下和15周岁以上人群占54.3%,不足免疫月龄发病较多(28.5%);与2012、2013年同期比较,石岩街道办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加大疫苗接种工作力度并加强查漏补种工作,以及开展成人接种、加强院内感染控制等措施在预防控制麻疹疫情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0):143-146
目的:分析天津滨海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探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因急性加重而就诊的200例门诊AECOPD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呼吸道病毒,筛选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患者中,67例病毒检测结果阳性,其中鼻病毒检出率最高,单一病毒感染57例,双重病毒感染10例。吸烟指数高、既往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多是AECOPD患者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地区AECOPD患者呼吸道病毒感染以鼻病毒和流感病毒最为常见,吸烟指数高、既往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多是AECOPD患者发生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
<正>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急性感染期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患者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还会发生乏力、出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炎等。急性感染期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8.
埃博拉,一种高致死率的病毒,首先于1976年在非洲被确认。体内出血导致人高热发烧的埃博拉出血热,由某一种埃博拉病毒导致发病,而这种病毒只是五种埃博拉病毒中的一种。五种埃博拉病毒中的四种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生严重的疾病。第五种,称之为Reston的病毒,只感染某些动物,而不涉及人类。  相似文献   

9.
正埃博拉,一种高致死率的病毒,首先于1976年在非洲被确认。体内出血导致人高热发烧的埃博拉出血热,由某一种埃博拉病毒导致发病,而这种病毒只是五种埃博拉病毒中的一种。五种埃博拉病毒中的四种能引起人和动物发生严重的疾病。第五种,称之为Reston的病毒,只感染某些动物,而不涉及人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8):67-68
目的: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炎病毒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感染防控方法。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350例,透析后按照有无感染肝炎病毒分为肝炎组(97例)和正常组(253例),将肝炎组再次分为输血组(58例)和非输血组(39例),分析输血对病毒性肝炎感染的影响。结果:2007年2012年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逐年增高,其中2012年的HBV阳性率、HCV阳性率及HBV+HCV阳性率显著较低(P<0.05);正常组输血次数、输血量显著低于肝炎组(P<0.05)。结论:输血、与肝炎患者亲密接触均是造成血液透析患者院内交叉感染的高危因素,应当将HBV、HCV阳性患者进行隔离,严格消毒透析设备。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1)
目的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眼部病变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和房水、泪液病毒学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治的223例HIV/AIDS患者的眼部并发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其中男性157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39.2±9.7)岁(8.0~78.0岁)。对所有患者的感染方式、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3例HIV/AIDS患者中,有眼部并发症者99例(44.4%),共156只眼,其中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视网膜炎64只眼(40例),HIV视网膜病变54只眼(35例),HIV/梅毒双重感染合并眼底病变20只眼(13例),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immune reconstitution inflammatory syndrome,IRIS)16只眼(10例),慢性泪腺炎2只眼(1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50/mm3的HIV/AIDS患者泪液分泌低于正常人(P=0.008)。在行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治疗有效且血浆HIV检测为阴性的16例HIV/AIDS患者的泪液中发现HIV-1病毒,中位病毒载量为2291(519,6667)拷贝/ml。结论在HIV/AIDS患者眼部病变中,CMV视网膜炎是AIDS晚期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早期发现和及时给予全身及眼部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视力预后。患者血液HIV检测阴性时,房水和泪液HIV仍持续阳性,提示防止HIV病毒播散,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为阐述HCMV感染在胶质瘤发病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以HCMV糖蛋白B(UL55)基因设计引物,对62例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组织和7例外伤脑组织DNA进行巢式PCR检测。结果 62例中58例检测出HCMV基因片段,7例正常脑组织未检测出HCMV基因片段。结论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存在HCMV感染,HCMV感染可能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5,(14):110-112
目的:研究分析温热地区新生儿硬肿症病因。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本院儿科诊室确诊为硬肿症的93例出生于温热地区的患儿,其中男53例,女40例,对所有患儿的入院季节和病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检测患儿的临床相关指标。将患儿分为轻度组76例与重度组17例,对早产儿(包括低体重)与足月儿、感染与非感染、以及其他诱发硬肿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对所有治疗的患儿在不同季节的病情进行统计之后可以看出,在温热地区,新生儿硬肿症轻度组和重度组的发病情况没有受到冬季气温的影响,每个季节轻度和重度的发病人数基本保持持平(轻度组患儿每个季节发病人数平均为19例,重度组患儿平均发病人数为4例)。休克和肺出血症状的患儿相对较多,男患儿16例略高于女患儿14例,共计30例,所以休克和肺出血对硬肿症有一定影响。检查有DIC症状患儿例数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儿的临床反应统计可知,所有轻度患儿例数均显著高于重度患儿,轻度组早产儿58例显著高于重度组早产儿14例,轻度组感染患儿47例也明显高于重度组感染患儿12例。轻度组早产儿和感染患儿均超过半数。在轻度组患儿中,足月儿、非感染患儿、明显窒息症状和非窒息均明显比重度组患儿偏多。所有患儿的临床反映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热地区的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病因可以从患儿感染、休克和肺出血等因素进行关注,无季节性,其中对于早产儿(包括低体重)这一高危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4)
目的探讨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在儿童腺样体肥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1例急、慢性腺样体肥大患儿的血浆标本进行EB病毒DNA定量检测,同时将其根据性别、体重、腺样体肥大症状轻重、是否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分为不同组别,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EB病毒感染情况。结果在51例患有腺样体肥大的患儿中,有31例伴有EB病毒感染。其中男性儿童为60.7%(17/28),女性儿童为60.9%(14/23)。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体重为015 kg的患儿感染率为57.1%(8/14),1515 kg的患儿感染率为57.1%(8/14),1525 kg为62.9%(17/27),2525 kg为62.9%(17/27),2540 kg为60%(6/10),不同体重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性。比较轻、中、重度腺样体肥大儿童的EB病毒DNA拷贝数发现:重度肥大的儿童EB病毒DNA拷贝数明显高于其他2组,3组之间有明显差异性。急性期腺样体肥大多为传单病的一个表现,同时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EB病毒感染率为92.86%(26/28),不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其EB病毒感染率为21.7%(5/23),2组之间有明显差异性。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与EB病毒的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对于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EB病毒的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腺样体肥大患儿EB病毒感染率与患者的体重、性别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8):71-76
目的:了解妇产科门诊就诊者阴道炎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4年1-12月15 860例妇科门诊就诊者的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5 860例就诊者中,检出阴道感染5103例(32.2%),平均年龄(35.16±8.95)岁。其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2793例(17.6%),细菌性阴道病(BV)2018例(12.7%),滴虫性阴道炎(TV)292例(1.8%)。混合感染462例,VVC合并BV感染346例(7.1%);BV合并TV感染102例(4.4%),VVC合并TV感染10例(0.3%),VVC合并BV及TV感染4例(0.1%)。VVC好发于秋季,患者阴道pH值3.8~4.5为主;BV好发于夏季,患者阴道pH值4.5~5.5为主;TV好发于春季,患者pH值4.5~5.5为主;三种阴道炎清洁度均以Ⅲ度为主。无感染就诊者的阴道pH值3.8~5.5,75.4%的无感染就诊者清洁度为Ⅱ~Ⅲ度。结论:VVC是妇科门诊最常见的阴道炎,混合感染以VVC合并BV最多见,阴道炎发病与季节有关,VVC患者阴道pH环境偏酸性,BV及TV患者阴道pH环境偏碱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
<正>每年12月1日都是"世界艾滋病日",这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1983年首次发现,随即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让我们跟随专家的脚步,来重新认识一下这种病毒和疾病。疫苗是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发现的这30年来,研究者一直致力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的研发,但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
EB病毒(EBV)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疱疹病毒,人群中90%以上的个体都曾感染过EBV。其中一部分人群为终身潜伏感染,因潜伏感染时病毒复制受抑制、病毒拷贝数低且存在逃避机制,所以不易被人体免疫系统识别。EBV以各种方式逃避免疫系统的监控并导致免疫失调,引发相关疾病乃至肿瘤的发生。此外,在机体抗病毒免疫监控下,EBV具备的多种免疫逃逸机制也可以促进肿瘤的恶性生长。所以研究EBV的免疫逃逸机制是防治与EBV相关疾病的重要部分。本文以EBV对宿主免疫系统的逃逸为切入点,探讨EBV的感染与逃逸机制、免疫失调所造成的疾病以及相关免疫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3):134-135
目的:探讨急性腹膜炎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腹膜炎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性腹膜炎的发病原因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和处理方法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腹腔内脏器官的内源性感染和其他细菌感染是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要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预防感染,包括无菌操作、保护切口、腹内脓液或内容物引流、充分冲洗等,并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本次研究60例患者其中,53例局部性并发症(切口感染、不全肠梗阻者、腹腔脓肿和切口裂开)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治;7例全身性并发症患者中3例因病势较重死亡。经过治疗,56例患者成功救治,治愈率为93.3%。结论:急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是感染所致,因此在救治过程中需谨慎操作,最大限度的防治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8)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发现了一些新型的病毒病菌,其中商品肉鸡也因为环境的变化感染了一些可以医治或不可以医治的传染疾病,并且越来越常见。肉鸡是食用物品,它们的健康卫生影响着人类的健康问题。本文通过肉鸡的生长发育特点、常见的传染疾病和发病规律的研究,对肉鸡传染疾病的防治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6)
<正>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猪养殖产业健康安全的一种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因为猪群中存在隐性带毒猪,会反复感染猪群,导致治疗效果低下,猪群净化不佳,严重危害猪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意义重大。1流行病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可以感染多种动物,人类也可以感染该种病毒,其中以猪、马为主,马最容易感染,人次之,但以猪数量最多。人、畜、禽类动物感染该种病毒后常呈现隐性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