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急倾斜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时 ,矿压显现对采掘影响很大 ,表现不仅在走向方向 ,也在倾向方向 ,影响巷道的布置和开采顺序。从理论和实践中分析矿压显现的一般规律 ,总结不同状况下 ,开采时相互之间的矿压显现和互相影响程序 ,提出同采 (掘 )时巷道布置和开采顺序关系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近距离煤层开采时矿压显现规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侯多茂 《煤矿开采》2007,12(6):71-74
通过对河东井田9,10号煤层顶板结构分析,探讨了9号煤层开采后对10号煤层的影响以及9号,10号煤层开采时合理错距。  相似文献   

3.
《煤炭技术》2017,(4):78-80
以南阳坡矿极近距离煤层下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针对下层煤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围岩破碎剧烈、顶板冒落严重、煤壁片帮多发、巷道稳定性差等问题,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上层煤开采对下层煤工作面覆岩的稳定性特征的影响,对其矿压特征、工作面围岩稳定性状况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下煤层工作面覆岩破坏的规律和下煤层工作面顺槽稳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实测山西省某矿区某煤矿的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煤层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理论研究了了上煤层采空区与遗留煤柱对下煤层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并对下煤层回采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步距及工作面液压支架随工作面推进过程的变化进行了实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滑移场理论和极限平衡理论推导得到的采动底板破坏公式,能够较好的结合具体的煤层及底板岩层条件进行底板破坏深度及范围的计算,另外相比较覆岩中无采空区下测区,采空区下测区周期来压较混乱,强度不同的周期来压交替出现,强度较大的周期来压时压力增加过程短,来压较突然,且强度较大的周期来压对应的来压步距较短。该研究有利于为了进一步认识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回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5.
《煤炭技术》2015,(11):15-17
为了掌握极近距离联合开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了灵石煤矿极近距离9#煤与10#煤联合开采工作面的支架工作阻力,分析了进行联合开采回采工作面顶板的矿压显现规律。研究表明:进行联合开采的090105和100105回采工作面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来压现象,工作面周期来压步距分别为13.4 m和10.6 m;下煤层工作面比上煤层工作面动压影响大,矿压显现更明显,下煤层工作面来压时间持续更短。为极近距离煤层联合开采矿压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研究急倾斜近距离煤层开采矿压显现规律,可以充分了解煤层在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应力分布特征、预防采场冒顶、片帮、压架等事故的发生。以贵州某矿14602采煤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运用数值模拟软件模拟急倾斜近距离煤层开采过程中顶底板岩层围岩应力的分布,分析得出开采过程中采煤工作面前后应力分布特征;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底板超前支承压力形成"类椭圆应力区"。结合14602采煤工作面实际开采背景,分析得出采煤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工作面下部"三角封闭"结构强于上部,导致工作面下部巷道围岩应力、变形量较大。因此,在后期采场及巷道支护中应提高工作面下部巷道支护强度。  相似文献   

7.
闫小卫 《中国矿业》2020,29(12):129-133
丁家梁煤矿Ⅲ-2与Ⅳ-2两层煤之间平均距离为35m,建井初期为满足经济效益优先开采了下方Ⅳ-2煤层,随着Ⅳ-2煤层开采接近尾声,需对采空区上方Ⅲ-2煤层进行上行开采。本文使用理论分析Ⅲ-2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和工作面矿压规律,数值模拟分析Ⅳ-2煤层与Ⅲ-2煤层开采时围岩破坏状态,现场观测Ⅲ-2煤层开采时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Ⅳ-2煤层回采后工作面垮落带高7.20~11.60m,裂隙带高度为31.05~42.05m;Ⅲ-2煤层开采后,下部采空区留设煤柱缓慢发生破坏,Ⅲ-2煤层与Ⅳ-2煤层间岩层裂隙带贯通,但是层间围岩整体稳定,缓慢下层,无大面积垮落现象,验证Ⅲ-2煤层在一定的安全措施下上行开采可行;在封闭下部采空区,缩短工作面长度至100m,加快回采速度等措施下,Ⅲ-2煤层实际开采过程中,初次来压步距49m,周期来压步距19.9m,动载系数约为1.3,矿压显现规律明显。  相似文献   

8.
当上方煤层采用留煤柱形式开采时,在采煤柱下方的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会明显不同于全部垮落法开采的矿压显现。为分析某矿过煤柱时的矿压显现特征,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下方工作面在过上方煤柱时应力最大值7.2 MPa,应力集中系数为1.18;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受到上方煤柱影响出现应力集中的范围是14 m,进入煤柱前1m开始受到影响,出煤柱后1 m影响开始消失。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21,52(10):217-223
以湘桥煤矿10~#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对上覆采空区的底板破坏情况以及下伏煤层开采的顶板变形进行了理论分析,采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比分析了单一煤层开采与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煤层开采,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支承压力应力集中程度更高,其超前支承压力强度更大;同时,由于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属于重复采动,下煤层顶板岩层破坏较单一煤层开采更为严重,采场支护强度设计必须考虑上部采空区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时必须采取加强下伏煤层开采超前支护、提高采场液压支架支护强度等措施,以保证近距离采空区下煤层开采顶板的有效管理和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近距离煤层同采时上煤层对下煤层的影响,以芦沟煤矿平均间距5.32 m的10号和11号两近距离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错距理论和采场岩层断裂运移规律,建立了底板受力模型,对上煤层回采后地板应力分布、破坏范围和合理的布置方式、错距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煤层工作面采场的稳压区内顶板稳定,没有冲击动压作用,安全性好,是合理的布置位置。在上煤层开采超前支撑压力和支架支撑作用下,下层煤工作面前方产生集中应力,使得煤层和顶板发生裂隙的扩展和联合,最终发生破坏。10号煤开采时,对底板的扰动破坏长度为40.95 m,破坏最大深度为10.97 m,即工作面布置错距应该大于40.95 m。现场工程应用,两工作面错距为42 m,实测得到液压支架载荷均衡,矿压显现缓和,说明布置合理。  相似文献   

11.
提出挖金湾矿近距离煤层联合布置开采方案,并对开采方案的技术难点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杜儿坪矿北三盘区68304底抽巷掘进工作面概况,对巷道围岩结构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特别是对巷道掘进期间的围岩变形特征进行了观测和分析,提出了影响巷道稳定性的各种因素,为底抽巷的布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李家壕近距离煤层群同采时上煤层开采对下煤层开采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和地质雷达实测得出上煤层开采对底板的破坏深度约为20m,利用U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对煤层间距变化时下煤层矿压影响做出了分析,并现场对下煤层12108工作面的矿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煤层间距在25~30m时,上煤层开采会对下煤层的矿压产生影响,造成下煤层顶板下沉量变大,来压步距减小等。  相似文献   

14.
胡殿科  康侯应  王鹏举  王超 《煤炭技术》2014,33(11):316-319
毛家庄煤矿5#煤赋存条件特殊,距离4#煤层房柱式采空区仅4m左右,地表为凹凸不平的冲沟地貌,在5#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异常,多次出现来压剧烈、顶板整体切落,裂缝贯穿至地表,频繁造成支架等设备被压死现象,严重影响了回采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为解决上述难题,首先初步分析矿压形成机理,认为矿压受采空区煤柱及地表冲沟的双重影响,然后利用相似物理模拟试验进行验证,给出相应解决对策,经现场工业性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湾煤矿近距离煤层工作面过煤柱安全开采问题,综合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工程实践的方法,就上湾煤矿12302工作面出煤柱矿压显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煤层工作面切眼深孔强制放顶诱发的基本顶结构提前切落有利于下煤层工作面安全平稳推过;此时模拟预计浅埋近距离下煤层工作面推出煤柱时支架活柱下缩量仅为133mm,工作面支架所需的工作阻力约11000k N;12302工作面过煤柱开采实践矿压显现缓和,未发生动载矿压现象。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测纳林庙煤矿1号井近距离煤层开采时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了下层煤采煤工作面顶板的覆岩活动规律,基本掌握了采煤工作面两顺槽、工作面推采过程中的覆岩压力变化规律,及下层煤采煤工作面顺槽内错、外错布置方式的优缺点,为制定采煤工作面推采过程中的支护措施、保障开采安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浅埋近距离煤层煤柱下开采异常矿压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补连塔煤矿22307工作面过边界煤柱阶段发生的强动压灾害问题,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浅埋近距离煤层大采高工作面边界煤柱下开采异常矿压显现发生机理。结果表明:浅埋近距离厚煤层开采时,下煤层工作面推进至进煤柱阶段发生强动压灾害,支架活柱下缩量达到1 000 mm;下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两层煤之间的关键层结构也不断的变化,重复采动阶段,两层煤之间存在一组亚关键层结构,进煤柱阶段,两层煤之间存在一组主关键层结构;进煤柱阶段,煤柱上方关键块的铰接结构发生反向回转运动,导致主关键层关键块上覆载荷增加,发生滑落失稳,引发强动压灾害,同时造成地表出现大的台阶下沉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钱家营矿1692工作面为背景,采用比值判别法、“三带”判别法、围岩平衡法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9煤层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9煤层1692工作面位于12煤层冒落带上方的裂隙带之中,受采动影响较小,煤层间距也满足了上行开采的要求。通过将上行开采和下行开采2种开采模式对比分析,得出上行开采相对下行开采而言,工作面以及巷道处于低应力区域,有利于巷道的布置和采场矿压管理。研究表明对9煤层进行上行开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岳城矿1308工作面遗留煤柱影响大、巷道支护设计依据不充分等问题,对工作面和超前支护段进行了矿压观测,得出上层遗留煤柱的确切位置位于切眼80~130m、170~240m处,超前支护段应力集中区域位于13082巷超前支护9m处,并建议通过超前注浆来提高围岩整体塑性。  相似文献   

20.
杜儿坪矿8~#、9~#煤层属于近距离煤层,煤层间距小,开采难度大。通过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8~#、9~#煤层联合开采可行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9~#煤层开采时的冒落高度小于层间岩层厚度,顶板并未冒通至上煤层采空区;8~#煤层开采时的底板破坏深度大于煤层间距,9~#煤层开采前顶板便已经受到损伤破坏;利用稳压区理论和数值模拟可知,联合开采的工作面合理错距应为30~35 m.结合相邻近矿井成功经验,认为8~#、9~#煤层在制定完善安全措施后,具备联合开采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