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为了解混煤掺烧对机组煤耗特性影响,优化机组配煤,以某电厂2台机组为研究对象,基于最优回归法分析了负荷、不同煤种混配对机组煤耗影响,得到了机组最优运行工况和最优配煤比例,可合理优化电厂配煤,降低机组煤耗。研究表明:此分析方法在电站混煤数据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电厂锅炉混煤掺烧技术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综述了湖南省在应用和发展电厂锅炉混煤掺烧技术上进行的探索和成果.通过对传统混煤掺烧技术特点、应用经验及技术上局限性的分析总结,在理论研究及现场试验基础上进行了以"分磨制粉"为核心的技术探索,根据湖南省电厂锅炉实际燃煤性质特征、炉型及制粉系统形式等,提出了混煤掺烧方式选取的6条基本原则,全面推广了各自适宜的混煤掺烧技术.在电厂锅炉混煤掺烧,尤其是掺烧劣质无烟煤方面取得的理论成果、掺烧方法、工业应用经验等对各种炉型、多煤种混煤掺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严峻的煤炭市场行情,降低综合入炉煤价,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电厂三期烟煤锅炉采用了混合燃烧低挥发分煤种方案。在对混煤掺烧经济性评估研究中,提出了混煤掺烧边界理论的概念,进而可以直接判定当前煤价下混煤掺烧是否具有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炉内混煤掺烧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电力市场煤炭资源紧缺,为保证机组正常的商业化营运并降低燃料采购成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混煤掺烧工作。针对混煤掺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和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以煤作为主要添加剂进行现场工业环境试验,研究生物质直燃锅炉掺烧不同品种、不同比例煤后污染物排放特性及对锅炉腐蚀性的影响,以确定掺烧煤的品种和最佳比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纯燃生物质,在掺烧煤后飞灰中的Cl元素含量降低、灰熔点升高,进而可以消除高温受热面飞灰的沉积问题,有效解决固相碱金属氯化物造成的高温腐蚀;同时随着掺煤比例的提高,NOx和SO2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电厂640 MW机组锅炉长期在非设计煤种下运行,严重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问题,对该电厂的常用煤种进行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并进行了分类,确定了参与混煤掺烧研究的煤种。选取3个具有代表性的负荷点,通过掺烧不同比例煤种、不同上煤方式进行热态试验,获得不同负荷下的最佳混煤掺烧方案和锅炉上煤方式,有效提高了该机组锅炉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案例机组热经济性,以单位燃煤成本为目标函数,入炉煤质特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配煤后电站整体热力性能的变化模型,求得最佳配煤比;对配煤后煤质变化对锅炉效率及主要辅机电耗的影响进行分析计算;最终获得了配煤掺烧的供电燃料成本。结果表明:案例机组配煤掺烧各单煤的最佳配比为0:2:5:3,单位质量配煤价格较设计煤种低43元/t;燃用配煤后,锅炉效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辅机设备电耗增加了1 123.8 kW,厂用电率增加了0.2个百分点,最终机组供电标煤煤耗率增加了2.4 g/(kW·h);综合来看,配煤掺烧电站单位供电燃料成本降低了约3%,每年可节约燃料成本约1 800万元。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为配煤掺烧电站热经济性综合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锅炉积灰问题是困扰火电机组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防止和解决积灰问题是有效提高锅炉效率的方法之一。针对一台燃用低灰熔点、高碱金属煤锅炉的积灰状态,确定声波吹灰器设置方案。在降低机组能耗的同时,为燃烧低灰熔点、高碱金属煤的锅炉提供声波吹灰器的设置思路。  相似文献   

9.
火电机组混煤掺烧全程动态优化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电厂混煤掺烧的实际工作特点,建立了基于燃煤流程的全程动态优化方法。该方法对进厂的每一种煤进行跟踪监视和综合优化调配,将堆煤、配煤、取煤、燃烧各环节耦合起来,结合智能算法,采用多目标协同优化,以使混煤掺烧达到安全、经济和环保的效果。同时,采用数字化方法模拟煤场和原煤仓的动态过程,以直观图形显示存煤情况,从而使全厂的存煤可视化。针对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开发了混煤掺烧全程动态优化决策系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仓储式制粉系统锅炉混煤掺烧方式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某电厂大量燃用无烟煤时灰渣可燃物偏高、锅炉效率偏低的问题,进行了典型适炉贫煤与典型无烟煤不同混煤掺烧方式的优化对比试验,试验均在满负荷下进行。选定一套制粉系统单独磨制无烟煤,严格控制细度,利用输粉库叉管向2个粉仓同时输粉,进行"分磨制粉、仓内掺混、炉内混烧"的锅炉效率及制粉出力测试。按照同样的入炉煤量比例在进入磨煤机前将无烟煤和贫煤预先混合,进行"炉前掺混、炉内混烧"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仓储式制粉系统锅炉在大量燃用无烟煤时,"分磨制粉"方式较传统的"炉前掺混"方式燃烧效率提高约1.5%。  相似文献   

11.
廖志武 《江西电力》2004,28(3):8-10
论述了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稳燃能力及低NOx排放原理,通过实例考察了水平浓淡煤粉燃烧、二次风配风方式、炉内氧量对NOx排放量的影响,以及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低负荷稳定燃烧能力。说明水平浓淡煤粉燃烧技术是低负荷稳燃及降低NOx排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贾宏禄 《发电设备》2008,22(3):198-201
通过对江苏利港电力有限公司3号及4号炉上分别用皮带预混配烧和分仓配烧方式进行神木原煤与其它煤种配煤混烧试验,找到了与神木原煤适配的煤种及配煤比例,使锅炉能燃用价格适宜的低硫煤种,降低SOx排放,并防止锅炉结焦,减轻脱硫系统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3.
污泥和煤混燃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朝芬  孙学信  向军 《华中电力》2005,18(3):9-11,15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的方法对某一煤种、污泥及其两者混合物进行了在升温速率为15℃/min、模拟空气气氛条件下的燃烧情况和红外适时在线跟踪检测情况,分析了其燃烧过程中燃烧特性参数和IR谱图的变化情况。其结果表明:混合试样和煤相比,其着火温度有所上升,综合燃烧性能有所下降;在混燃过程中,煤和污泥基本上保持了各自的特性,而煤的燃烧表现得更为明显;IR谱图与TG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14.
锅炉稳定燃烧技术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阐述了锅炉稳定燃烧的方法,采用先进的燃烧方式,使锅炉燃烧稳定且燃烧完全.通过提高二次风与炉膛差压,使燃烧更加充分。合理关小燃烧器上郝二次风挡板开度,增加主燃烧区域二次风量,使得着火充分燃烧稳定,燃烧完全。本技术对同类型机组有着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煤粉燃烧一维热态实验炉上进行了不同煤种和不同细度的煤粉分级燃烧实验,通过改变分级风送入的位置、一次风过量空气系数、煤粉细度和富燃区燃烧温度等实验工况,以分析分级燃烧时各种因素对煤燃烧过程中NOx生成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朱建忠  吕当振  姚洪 《发电设备》2007,21(6):421-425
近年来,混煤燃烧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针对这种情况,选定4种单一煤种及其9种混合比例的混煤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着火温度、可燃性指数Wmax/Ti2和综合燃尽指数SN等数据,确定了几种燃烧特性较好的混合比例的混煤。  相似文献   

17.
煤燃烧与污染控制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炭重要的一次能源 ,煤燃烧引发的技术和环境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煤燃烧机理、煤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形成、迁徙、排放和抑制规律、新型煤燃烧技术和低费用的污染控制技术等是煤燃烧领域重点研究的内容。文章介绍了其发展动态和新成果 ,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均匀磁场中分别对东胜、大同和徐州烟煤燃烧产生的3种飞灰细微粒子进行了聚并实验,研究了粒径、外磁场强度、粒子在磁场中停留时间以及粒子质量浓度对聚并脱除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东胜烟煤飞灰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最高,大同烟煤次之,徐州烟煤最小;在0.098~9.314mm粒径范围内,0.576~3.758mm粒径的3种飞灰粒子聚并脱除效率最高;聚并总脱除效率随磁感应强度、粒子在磁场中停留时间以及粒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粒子饱和磁化时,聚并总脱除效率达到最大值,不再随外磁场的增强而变化。采用二元碰撞聚并模型计算了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聚并系数,在此基础上求解了粒子聚并动力学方程,预测了粒子的聚并脱除效率。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在粒子质量浓度为40g×m-3时,东胜烟煤、大同烟煤和徐州烟煤燃烧产生的3种飞灰粒子聚并总脱除效率分别为52.6%、43.1%、14.4%。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煤粉燃烧新技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樊泉桂 《电力设备》2006,7(2):23-25
分析了我国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采用的新型煤粉燃烧技术。其主要特点体现在采用了不同的综合性技术构思实现煤粉着火初期低氧燃烧和采用多级配风及NOx还原技术实现低污染排放;在燃烧器内采用煤粉浓缩技术和在喷口附近加强热烟气回流以实现快速着火和低负荷不投油稳定燃烧;采用小功率燃烧器和均衡的火焰温度以降低水冷壁的热负荷,采用旋流式燃烧器对冲布置或直流式燃烧器反向双切圆辐射对流互补的方法减小热偏差;适当增加炉膛容积和设置燃烬风,进一步提高炉内脱氮效果和燃烧效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燃煤过程中二氧化硫的释放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煤在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二氧化硫的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