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度引起的裂缝最为普遍。分析了温度裂缝的特征,温度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温度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强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形成原因及控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权  张平印 《混凝土》2005,(10):56-58
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多,砂率高,产生裂缝的潜在危险大,在工程实践中出现裂缝的情况比较多。文章总结了高强混凝土非结构性裂缝产生的规律,将裂缝分成混凝土塑性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骨料塑性沉落裂缝、温度应力裂缝几类,系统地分析了裂缝的形成原因,提出从优化混凝土设计、加强混凝土生产质量和混凝土施工管理3个方面对裂缝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刚性屋面渗漏的根本原因是混凝土放水层出现裂缝。裂缝因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结构裂缝,温度裂缝及施工裂缝三种。结构裂缝宽度较大、上下贯通.且多发生在屋面板的拼缝处;温度裂缝比较规则,且为通长性的;施工裂缝一般不规则,长度不等,且多为断续性的。  相似文献   

4.
温度引起的裂缝最为普遍。分析了温度裂缝的特征,温度裂缝的成因,并提出了控制温度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宁 《山西建筑》2006,32(11):128-129
分析了过宽的裂缝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介绍了混凝土裂缝的分类,从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三方面,研究了非结构性裂缝的产生与防治,以更好地解决混凝土裂缝的问题,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占住宅小区约90%已竣工的砖混结构住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通过分析发现,砖混结构的裂缝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温度变形造成的裂缝(简称温度裂缝);第二类是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裂缝;第三类是承载能力不足造成的裂缝。其中最常见的温度裂缝,主要产生于顶层墙体、女儿墙、桃檐及屋面板部位。  相似文献   

7.
某住宅楼的裂缝分析及加固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永福 《山西建筑》2002,28(6):22-23
墙体裂缝是砖混结构的通病,温度裂缝是其中较常见的一种裂缝,它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有的造成渗漏甚至削弱结构的强度,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砖混住宅温度裂缝的成因、形状特征,并从施工、设计等方面介绍了裂缝的处理措施。指出了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方面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混凝土的特性,阐述了混凝土裂缝的种类,从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水化热裂缝等方面论述了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提出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有效控制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甘斌 《江西建材》2006,(4):85-86
1裂缝的性质引起砌体结构墙体裂缝的因素很多,既有地基、温度、干缩,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根据工程实践和统计资料这类裂缝几乎占全部可遇裂缝的80%以上。而最为常见的裂缝有两大类,一是温度裂缝,二是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以及由温度和干缩共同产生的裂缝。1·1温度裂缝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材料的热胀、冷缩,当约束条件下温度变形引起的温度应力足够大时,墙体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常见的裂缝是在砼平屋盖房屋顶层两端的墙体上,如在门窗洞边的正八字斜裂缝,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沿砖(块)灰缝的水平裂缝,…  相似文献   

10.
董鸣 《山西建筑》2003,29(8):76-77
介绍了砖混结构住宅温度裂缝的原因,阐述了温度裂缝的种类和成因,提出了预防温度裂缝的措施,指出在设计和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方法,以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upper extremity skin temperatures correlate with overall-body thermal sensation. Skin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of the finger, hand, and forearm might be useful i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ng people's thermal state. Subjective perceptions of overall thermal sensation and comfort were collected by repeated surveys, for subjects in a range of test chamber temperatures. A positive temperature gradient (finger warmer than the forearm) of as much as 2 K was seen when subjects felt warm and hot, while a negative temperature gradient (finger colder than the forearm) as much as 8.5 K was seen for cool and cold subjects. A useful warm/cold boundary of 30 °C was found in finger temperature, for both steady state and transient conditions. When finger temperature was above 30 °C, or finger-forearm skin temperature gradient above 0 K, there was no cool discomfort. When finger temperature was below 30 °C, or the finger-forearm skin temperature gradient less than 0 K, cool discomfort was a possibility. Finger temperature and finger-forearm temperature gradient are very similar in their correlation to overall sensation. We also examine how overall sensation is affected by actively manipulating the hand's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2.
应用自主开发的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结构温度与应力实测系统,对国家体育场钢结构各部位的温度与应力进行长期实测。以全年实测数据为依据,分析结构温度分布规律,并根据结构温度场的非均匀性,将温度作用分为均匀温度场作用与非均匀温度场作用,分别详细研究均匀温度场作用与非均匀温度场作用对结构应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不同部位之间存在明显的温差,且构件的温度与周围的气温并不一致;均匀温度场作用下结构产生显著的应力变化,且构件应力与温度的线性相关性较好;在结构的某些部位,非均匀温度场作用所引起的应力变化超过均匀温度场作用所引起的应力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为了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或把裂缝控制在某个界限内,必须进行温度控制,其内容一般有两类:一是为了防止表面裂缝而控制内外温差和表面温度陡降;二是为防止结构内部出现裂缝或贯穿裂缝而控制内部温差。这些温差的控制涉及到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温升、混凝土表面温度和内部温度等的控制。本文结合工程具体实例及工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作粗浅的分析探讨,希望能对合理解决温度与裂缝的控制问题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尼格隧道属长大深埋隧道,兼有高水温与高岩温,最高水温达63.4 ℃,最高岩温达88.8 ℃,最高气温达56.4 ℃。为了研究隧道地温特征并进行地温预测,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地温测量方案,研究成果表明:灰岩段表现为高水温,水温>气温>岩温,水温与气温随着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出水量及水温在接触带附近达到高值,洞内气温受水温、隧道出水量、积水量影响大;花岗岩段表现为高岩温,无水,岩温与气温随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两者差值约为25~30 ℃;超前钻孔在孔深>2 m时岩温达到稳定;一个完整施工循环的施工环境气温呈现4个阶段:气温下降阶段(打钻施工环节),气温骤升阶段(爆破施工环节),气温快速上升阶段(新爆围岩散热),气温缓降阶段(出渣施工环节),出渣环节由于车辆及挖机等机械作业影响,气温出现多处异常高值;施作二衬后,二衬内外壁温差约3.4 ℃;利用热量传递理论、地热成因理论预测的最高地温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该工程案例颇为典型,本文研究对西南高地热区隧道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空调方式将处于不同温度水平的热源所产生的热量混合入室内空气中,再对室内空气进行降温处理,这种方式忽略了室内温度场分布的不均匀特性,造成了高品位热源与低品位热源的掺混损失。基于热源独立排热和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思想,分析了理想的排热和排湿效率,并通过典型算例计算了不同形式系统的排热和排湿效率。  相似文献   

16.
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理论上讨论了影响混凝土绝热温升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初始入模温度、掺加粉煤灰和减水剂等因素对混凝土绝热温升和温升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混凝土初始入模温度将加速胶凝材料的水化,并缩短水化反应持续时间,这对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所用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影响不大,所以对其绝热温升值影响不显著,但明显降低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所用胶凝材料的水化程度,使其绝热温升值下降.掺加粉煤灰或减水剂来改变混凝土的工作性也会影响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值和温升速率.  相似文献   

17.
环境温度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是不容忽视的.分析温度场、研究温度裂缝以及进行温控设计,是工程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为了明确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采用实测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详细阐述用AN-SYS程序实现大体积混凝土水闸墙温度场仿真的一些具体做法,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得出了一些相关的结论.通过温度场的仿真分析,可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温度场的变化有一定的预见性,对制定温控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平面温度场与温度应力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全过程,结合ANSYS大型软件对温度场与温度应力进行了模拟计算,为实际工程中考虑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对流式电加热器和辐射板式电加热器加热过程中的升温规律、室内温度分布规律以及温控装置的运行效果.自然对流电加热器,室内升温较慢,但温度分布均匀;强制对流电加热器,室内升温快,但温度波动较明显;辐射板式电加热器室内升温情况与安装位置无关,但室内温度分布与安装位置关系密切.三种电加热器温控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主要包括拌合温度和压实温度,其制约着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和路面质量控制,直接影响路用性能。因此,选择合理的改性沥青施工温度在路面施工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沥青的黏性温度特性研究,讨论了沥青流变特性及温度对粘度的影响,确定了沥青的粘性温度曲线。通过易性试验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并确定了改性沥青的施工温度。设计实验对沥青成型温度进行研究,得出温度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为今后改性沥青施工温度的确定以及路用性能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