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复合型公共空间是城市职能多样化集中的体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同时,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产物。本文以对城市复合型公共空间的理论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提出了以城市空间形态特点为分类方法的城市复合型公共空间——"点状""线性""面域"的三类空间形态特点,对城市复合型公共空间未来的建设提出一些展望和建议,以期望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兴起,当代城市正朝综合密集型方向发展,复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的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功能组织与布局,交通流线组织,空间组合这3大方面并结合案例分析来埘其设计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立足于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调查、分析了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指出了当代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所面临的问题:公共空间的公共性遭受侵犯;公共空间缺乏活力。结合美国等部分国家城市的案例,提出在城市土地出让过程中建立某种契约,以保障公民享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权利。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集约化发展要求的加强,对于复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缺失是当前我国大型城市交通建筑综合体设计中所亟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在城市交通建筑综合体中营建复合型的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日本京都车站中复合型城市公共空间的营造进行剖析并对交通建筑综合体中复合空间开发的趋势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的相关建设予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公共空间面临总量不足、布局不佳和可持续性差的严峻形式,这与我国城市土地财政现象、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等状况是密切相关的。在复杂的环境中,城市中出现了一种兼有购物消费和公共休闲功能的新型空间——商业公共空间,并成为我国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城市空间类型、经济属性、市民消费行为特征和空间资源配置的角度,结合空间生产和新城市主义功能复合理论,对该类空间的界定、形成和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商业公共空间有助于解决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困境,能够通过空间收益的经济关系提高市民群体的社会地位,使城市空间更好的满足市民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6.
胡明杰  赵静 《华中建筑》2012,(7):140-143
该文指出国内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城市特色消失、城市活力不足、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并以新加坡为例,了解新加坡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过程及其最新的概念规划方案,同时从土地政策、住房建设、历史街区保护、城市捷运系统、花园城市规划五个方面探索新加坡公共空间的影响因素,希望对国内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现代城市广场因融入了公共交通、商业、休闲、娱乐、交往等功能空间而发展成为复合型的公共空间.紧凑城市的理论思想,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空间的高度集约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对济南泉城广场和西安钟鼓楼广场的空间整合分析,阐述了国内两个典型广场案例的整合特征,指出必须通过合理有效地空间整合,才...  相似文献   

8.
韩正梅  叶丰明 《山西建筑》2011,37(22):10-12
对城市公共空间与旧区公共空间更新作了初步叙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旧区用地布局现状,分析了城市旧区公共空间更新和用地布局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旧区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激发旧城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背景城市设计起始于街道设计1,传统街道是承载市民公共生活的主要场所。然而现代城市以机动车为导向的街道设计抹杀了城市街道的公共空间属性,甚至成为割裂城市公共空间和市民生活的元凶。针对这些问题,现代交通基础设施更新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创造高质量、人性化且具有持久活力的复合型交通空间2。道路交叉口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空间,是城市人流和车流的交汇点,也是城市公共生活集中碰撞的空间,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和标志性3。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复合开发的整合规划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强  洪亘伟 《规划师》2012,28(7):72-7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而城市绿地与其他城市功能用地存在着严重矛盾。研究在分析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的各自功能后,提出复合开发的模式;在分析其概念及意义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包括功能有机整合、空间构成立体聚合、渗透互动3个维度的整合规划设计策略。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复合开发的整合规划设计策略实现了绿地与地下空间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实现了城市绿地与地下空间的有机整合,对扩大城市空间容量、缓解土地利用矛盾、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的集约化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炜 《华中建筑》2002,20(5):91-93
城市空间必须集约化建设。有关于此,该文考察了目前存在的住房、交通与环境问题,分析了问题背后的人地、人车、人天矛盾,认为解决 问题的着眼点是空间-复合的建筑空间和柔性的城市空间,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是竖向层叠城市功能,一体化发展城市建筑与交通,立体复合自然要素与人工构筑物,建议在实践中可采取多层化作为突破口,尤其应注意天桥与屋顶组成的平台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城市空间布局关键要素与碳排放关系的入手,进行城市空间布局规划与碳排放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针对城市规划涉及的土地利用、交通组织、设施与建筑布局等方面,提出绿地碳汇网络、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土地混合使用、街区尺度控制、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地下空间利用、结合气候的建筑布局等规划技术,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探索适合特大城市中心区进行碳减排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究作为容器的城市公共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奕  刘泓江 《中外建筑》2011,(11):80-81
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构成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是城市的精髓所在,一个城市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通过城市公共空间来表现的。作为容器的城市公共空间在现代的城市环境、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进行全面的探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基本概念入手,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分析其历史形态演变及现状问题,进而总结出现代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地下综合体公共空间一体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下综合体伴随着城市立体化再开发的进程正在迅速发展,地下综合体内的公共空间设计对城市生态化、集约化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着重阐述了城市地下综合体公共空间的概念以及公共空间一体化的必要性,并从平面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组织、开放空间整合、文化意象协调、室内装修布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系统化、以人为本的设计,从而建立完整的地下空间秩序,优化城市整体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7.
空间容量是城市开发建设运营中增 值产生和分配的主要载体,不同的城市更新 途径指向了不同增值分配方式下的空间容量 增长。在中国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程 中,面对既有的巨大规模的城市空间容量, 如何在实施可行和容量限制的双向约束条件 下,有效提升城市的空间运营,推动城市的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城市更新中面临的关键 问题之一。本文梳理了土地开发运营增值分 配制度中的容量生成路径,分析了城市更新 在宏观层面空间容量的增长限制与中微观层 面空间容量的生成倾向并存的客观现象,并 结合北京的更新案例测算,定量分析不同增 值分配途径下的空间容量生成,指出在空间 增量客观存在的背景下,应积极完善政策制 度以降低更新成本、提高空间运营增值及确 保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共环境的意义不仅在于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通过支持和激发有意义的城市公共活动,城市公共环境可以成为城市整体中更为意义重大的组成部分。从可防卫空间理论的四个主要关注角度探讨了城市公共环境与城市公共活动建立良性关系,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生活是城市特色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城市公共生活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特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以物质空间设计为载体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设计维度问题,从建筑外部空间的优化设计和建筑内部空间的开放性设计两方面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城市公共空间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