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沛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5,27(7):1039-1042
该文提出了一种有效抵抗裁剪攻击的小波域盲水印算法,能从小的图像块上检测出水印。首先将图像进行小波变换,选择两个所需要的子带,利用相邻特征平均值和奇偶判决法在两个子带上各自重复内嵌一半水印,在水印检测过程中不需要原始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对各种攻击有较强的鲁棒性,尤其是明显增强了小波域水印在面临裁剪攻击和联合攻击时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波域稳健性盲水印算法.原始图像经小波变换后,对近似子带进行分块,根据子块灰度值的排序情况并结合HVS特性,进行灰度水印的嵌入.实验表明,该算法在PSNR值和主观视觉效果上,含水印图像的不可见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对剪切、加噪、旋转、JPEG压缩等攻击的稳健性高.  相似文献   

3.
一种嵌入可读水印的自适应盲水印算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张冠男  王树勋  温泉 《电子学报》2005,33(2):308-31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WT的嵌入可读水印的自适应盲水印算法,通过分析图像经离散小波变换后细节子带系数的特性,把细节子带系数的均值和方差作为水印信息的一部分来自适应地修改图像小波分解后某些细节子带的系数值,在满足水印不可感知性的条件下自适应地嵌入水印信息,实现了水印不可感知性和鲁棒性之间的折衷.同时,水印的提取无须求助于原图像,很好的实现了水印的盲检测.这里的水印是一幅有实际意义的二值图像.实验结果和攻击测试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对JPEG/JPEG2000压缩、添加噪声、剪切、像素移位等多种攻击有较强的鲁棒性,同时对直方图均衡化、对比度调整和高斯滤波等图像处理操作也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在小波变换域自适应嵌入数字水印的算法。由人眼视觉系统特性,在第三级小波系数子图中嵌入水印信号。水印强度与图像的显著性成正比,使水印对原图像具有自适应性。对水印图像进行各种退化处理的实验表明,提出的数字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吕建平  高新宇 《通信技术》2009,42(9):100-102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系数奇偶量化的图像小波域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水印图像进行置乱处理,载体图像的小波变换系数经奇偶量化后,将置乱后的水印图像嵌入其中。算法对小波系数的奇偶量化性能在鲁棒性和水印的不可见性上进行了很好的折衷,实验表明该算法对载体图像的影响较小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抵抗JPEG压缩、噪声干扰等常见的攻击。  相似文献   

6.
基于视觉特性的灰度级自适应盲水印算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沃焱  韩国强  张波 《通信学报》2003,24(9):132-141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视觉感知特性的灰度级自适应盲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视觉系统的背景亮度、纹理和边界掩盖特性把载体图像的小波系数分为18类;在对256级灰度水印图像压缩后。依据载体图像小波系数的分类,以不同强度嵌入到载体中。该算法在抽取水印时不需要原始载体图像和原始水印。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可有效地隐藏灰度水印图像,并有较好的顽健性,能抵抗裁剪、JPEG压缩、加噪、图像增强、滤波等多种处理。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在小波变换域自适应嵌入数字水印的算法。由人眼视觉系统特性,在第三级小波系数子图中 嵌入水印信号。水印强度与图像的显著性成正比,使水印对原图像具有自适应性。对水印图像进行各种退化处理的 实验表明,提出的数字水印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种向二值图像中嵌入水印的算法。首先对原始二值图像做小波变换,通过分析其小波系数来寻找图像纹理及细节较丰富的区域,作为水印嵌入域。然后在空域中通过改变嵌入点的像素值来嵌入水印。根据图像的纹理丰富程度来自适应地选取嵌入水印的长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强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是一种有效的二值图像的水印嵌入算法。  相似文献   

9.
王珊 《电子设计工程》2013,21(1):177-18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水印技术逐渐成为了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旨在研究临界可见误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JND)模型的小波域图像盲水印算法,并根据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ual System,HVS)的视觉特性,对宿主图像进行了二阶小波变换,并提出了较为新颖的实验算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数字水印不可察觉性的基础上,本算法对于一些常见的水印攻击,都可以保持良好的鲁棒性,是一种有效的盲水印算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的细分曲面数字水印算法是将水印嵌入细分曲面三维模型几何特征不变量中去,以提高水印的鲁棒性.先将原始网格细分迭代3次,模型转换到仿射不变空间,再抽取三维物体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生成一个一维的离散信号,将离散信号进行进行小波变换,改变其高频系数以嵌入水印,然后经过小波逆变换生成带水印的细分曲面.  相似文献   

11.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及版权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字水印技术是近年来关于版权保护方面研究的一个新课题,通常的水印是指嵌入在图像中的隐蔽的信息,作为数字图像的标签。通过复杂的水印嵌入方法可以防止非授权拷贝或对图像的其它攻击性操作。本文提出了基于块的小波变换下水印的嵌入和提取方法,使每一个水印像素隐藏在相应的图像块的中低频小波系数之中。利用本文的水印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版权争议等问题。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混沌加密和HVS的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加密和人类视觉特性(HVS)的数字水印算法。首先将含有版权信息的二值图像水印,利用混沌序列进行加密,使水印嵌入方案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然后根据视觉特性,将一位水印信息自适应地嵌入一棵小波树的重要系数中。通过实验证明:该算法得到的水印图像对噪声和常见的图像处理(尤其是JPEG压缩)有较好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提升方案小波和纹理块的图像鲁棒水印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水印技术是多媒体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对宿主图像小波低频子带进行纹理块检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提升方案小波和纹理块曲图像鲁棒水印算法。该算法可以自适应的确定出二值图像水印在中频子带的嵌入强度,从而保证了所嵌入的水印在不可见性的前提下对常见的一些图像处理操作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试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自适应数字水印嵌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于小波变换域的数字水印的嵌入对策和检测方法,实现了数字水印自适应地嵌入列原始图像离散小波变换域的中频子带图像中。使用该算法嵌入的数字水印具有很好的隐蔽性,视觉上感觉不到对原始图像的影响,嵌入的数字水印具有理想的鲁棒性,常规的图像处理方法对其影响很小,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图像小波变换低频系数的数字水印算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王卫卫  杨波  宋国乡 《信号处理》2001,17(6):554-557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且具有图像自适应性的数字水印算法.通过小波变换将图像分解成不同空间与频率的系数,这些系数之间存在一种树结构关系,利用树结构关系对最低频系数进行分类,对不同类采用不同的嵌入对策,将水印信号嵌入在最低层逼近系数中,而现有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将水印嵌入在各个方向的中频或高频系数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不可见性,对于通常的图像失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说明最低频成分并不是水印的禁区.  相似文献   

17.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WT多分辨率分解的数字水印技术。利用多分辨率分解技术,分别将原始图像与水印图像进行三层离散小波变换,将相同分辨率层次水印嵌入到对应的相同分辨率层次的原始静态图像之中,使水印对原始图像具有自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水印算法经某些图像处理操作和JPEG压缩后仍是鲁棒的。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波变换和视觉掩蔽的自适应水印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已经成为信息技术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小波域透明图像水印算法,该算法的特点是选择一个二值图像作为水印,将其内嵌到原始图像经过小波多分辨率分解后的低频子带上,并利用人眼视觉掩蔽特性对水印的添加强度进行自适应调节,设立标志矩阵记录水印嵌入信息并用作水印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水印是不可察觉的,经过常用的图像处理后仍是鲁棒的。  相似文献   

19.
    
Watermarking is a technique for labeling digital pictures by hiding secret information into images. Watermark embedding is a method to discourage unauthorized copying and identify the owner or distributor of digital data.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he watermark is processed as a visually recognizable pattern-binary image, which includes more information than the traditional symbol or ID number and is \"extracted\" instead of only \"detected\" to characterize the owner. The watermark is hidden in the host image by selectively modifying the middle-frequency part of the host imag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human visual system(HVS) and the imag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survive image cropping and image compression, and get better results, this is also a prospective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